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易于操作,不易误伤动脉造成血胸、气胸、不需额外器材、穿刺的盲目性小和中心静脉血栓量少等优势,而且置管的时间长,病人活动不受影响,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静脉高营养等,在临床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1],现国内国外已经逐步在推广应用。但国内外有文献[2]显示,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成功率偏低已成为阻碍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对201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股静穿刺采血的130例患儿,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患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采血所用时间及局部血肿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能有效增强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降低患儿痛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应用于静脉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肿瘤科2014年3月~2015月3月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5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行常规静脉注射护理,研究组实行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化疗患者中实行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发生症并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镜筋膜下穿通静脉切除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对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SEPS治疗35例(42条肢体)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42条肢体中CEAP分级,C4级8条,C5级15条,C6级19条,溃疡均位于小腿中下段,2条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果:19条活动性溃疡肢体术后1~3个月溃疡愈合,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复发。结论:SEPS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具有创伤小、安全、临床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一项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护理活动,其不仅在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起效快,效果显著的优点被临床广泛运用。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静脉输液治疗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新的拓展,包括现在对输液血管通路工具的创新,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对输液微粒污染及输液并发症的重视等,从而不断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降低静脉输液风险,保障患者输液安全。当前,许多医院都成立了静疗小组,培养静疗专科护士,开设了静疗门诊。这些都体现出静脉输液治疗的创新与特色,其越来越成为护理行业里的一门专业化的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癌改良根治术中经腋静脉主干植入静脉输液港的应用安全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拟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并有术后化疗适应证的患者18例,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经腋静脉主干植入静脉输液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输液港,其中术后血栓形成1例,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术后输液不畅1例,无病例发生术后感染、导管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中经腋静脉主干植入静脉输液港安全有效,提高治疗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股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各自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95例股静脉置管与3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结果:两种方法均是方便实用的深静脉输液形式,在置管方法、护理方式以及压力表现上不同。结论:两种深静脉置管在护理上要采取不同的护理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导管留置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2950.76±308.8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36±336.27)元(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舒适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5%(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提高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导管留置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治疗马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马蜂蜇伤并发MODS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B组53例给予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IHD)治疗,A组54例给予HP联合CVVH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一般情况、肾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B组(81.13%)(P<0.05)。A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B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肝肾功能、炎症因子各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A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B组(P<0.05)。结论:HP联合CVVHD治疗马蜂蜇伤并发MODS患者,可加快肝肾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住院一般情况,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5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号数从1号到85号,将号数打乱排序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CVVH治疗,观察组给予HP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及炎症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观察组TG、AM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HP联合CVVH治疗,能明显降低血脂,减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诊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75.35%,病死率为15.24%;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为35.36%,病死率为35.24%。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静脉溶栓在治疗进行心肌梗塞上,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12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的不合理医嘱,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别,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分析不合理医嘱353份,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用药浓度、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等。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为药师提供了一个很好地与临床沟通的平台。安全合理用药需要医、药、护、的密切配合、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3.
杨霞 《医药前沿》2011,(16):63-64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种.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的可产生严重后果.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输液过程中尽量避免导致外渗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外渗原因及临床表现,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颈外静脉穿刺的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实施颈外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穿刺的注意事项。结果本组患者共计穿刺169次,其中有162次为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86%,平均穿刺时间为(1.42±0.34)min。结论危重患者颈外静脉穿刺过程中需从患者的体位、穿刺时机、穿刺点等各个方面入手,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引起并发症的因素,采用针对性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我院急诊门诊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将被纳入的96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常规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将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对策实验组,观察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在输液后,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分别为4.1%、20.8%,P0.05,具有统计意义,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要高。分别为95.8%、79.2%,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因各种因素在急诊静脉输液中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若在输液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将输液过程中并发症降到最低,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解剖成人下肢,并观察下肢静脉,为下肢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挑取成人下肢140侧,解剖观察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走行、长度、属支并测量分析其特别点外径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长度分别为(70.98±0.84)cm、(28.94±0.6)cm、(13.57±2.36)cm;大隐静脉内踝尖平面、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隐股点外径分别为(1.09±0.37)cm,(1.58±0.75)cm,(2.06±0.49)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73±0.86)cm,(1.74±0.56)cm,(2.05±0.97)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3±0.49)cm,(1.58±0.92)cm,(1.63±0.81)cm。结论通过对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解剖观测,为这些静脉的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交通支静脉腔镜离断(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泡沫硬化剂注射(foam sclerotherapy,FS)和手术结扎三种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SEPS组、FS组和手术结扎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术后1周,超声显示三组患者交通支静脉均完全闭合,溃疡面均改善;FS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皮肤麻木的发生率最低,皮下硬结发生率最高(均P <0.05),三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FS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均P <0.05),术后SF-36量表生理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均P <0.05)。结论 SEPS、FS和手术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FS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静脉留置针就被欧美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九十年代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广泛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的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减少静脉损伤、留置时间长、液体流量大、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病患的痛苦,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虽然在临床上运用已久,但仍有它的缺点。我院是2006年开始使用的。2009年2月24日,我给一位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术后患者做第三次化疗时,发现患者的右侧前臂及手背的静脉血管发生严重硬化萎缩。据了解,患者在第1次化疗和第2次化疗时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输液。第3次化疗我用了普通输液器,结果静脉血管没有发生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方法对比,提高固定效率。方法将110例静脉输液使用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固定法,观察组:采用U型固定方法。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U型固定方法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常规固定法明显延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静脉留置针U型固定法使留置针保留时间延长,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患者重新穿刺的次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儿科静脉输液20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输液患儿临床各项指标。结果组间静脉输液患儿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问题、穿刺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