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2.
吴鞠通在治疗湿温病初起阶段,提出了“三禁”之说,即:禁汗、禁下、禁润。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湿温病多发生于夏秋之交,起病较缓,初起可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临床表现,乃湿热之邪郁遏卫气所致。正治当应用芳香宣气化湿之剂。然这些症状,若辨证不清,往往可能把头痛恶  相似文献   

3.
湿温历来有“禁汗、禁下、禁润”之说,从湿温的病机及整个病变过程入手,重申了“三禁”思想的实质是“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腻(温补)”,同时亦强调了合理的饮食起居对于湿温病的治疗和愈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就《金匮要略》对湿病的认识进行归纳:《金匮》中论述湿病病因以外感寒湿,风湿为多,内因以气虚和阳虚为主,病位多在体表肌肉关节之间;治疗以发汗,利小便祛除湿邪,补气湿阳以扶正;治湿禁忌有3:禁大汗、禁火攻,禁下。不足之处是:病因详于寒而略于温,证候多肌表关节少脏腑表现,治疗重于温通发汗,轻于清宣淡渗,湿病用于并非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5.
禁法是配合治法而设立的一种预防措施,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充分地掌握禁法,将有利于治法的正确运用,本文从疾病、六经病、证候三个层次对《伤寒论》中的禁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伤寒论》禁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防伤正气和防邪内传。  相似文献   

6.
《千金方》禁咒内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许慎《说文解字》中释义:“吉凶之忌也。”意指趋吉避凶的话和动作。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为了避害特意说某些话或做某些动作;另一是禁止说某些话或做某些动作以避害。符和咒语也都属于“禁”的范畴,通常以为,符指的是用朱笔或墨笔所画的一种图形和线条,以屈曲笔划为主,点线合用,字画相兼;咒是口中念诵的带有一定节律的口诀[1]。符咒可以各自独立使用,也可以合用。但一般来说,施符时常常要配合咒语进行。禁咒属于上古巫术,在我国传统医学形成的早期就已渗透到医学当中,成为治病方法的一种。从早期医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7.
浅谈《千金要方》收集禁咒方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过孙思邈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渊源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孙氏《千金要方》中收集禁咒方的原因。认为禁咒方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同时也体现了孙氏“博极医源”、治病救人的仁者之心。   相似文献   

8.
《临证指南医案》记述叶天士治湿证医案数十则,论理精切,用药简约轻灵,俨俨大家之风。今取其“湿阻”数案肤析之,从中体会“湿阻”之辨证与治法,为自学之勉,并就同道。  相似文献   

9.
符禁疗法通过仪式、声音、图象,甚至是想法影响患者,以达成治疗的目的。符禁疗法向我们展现了古人认识并试图改变世界的思维过程。本文以隐喻认知为工具,以《圣济总录》所载符禁疗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象征和医药结合的角度,对符禁疗法的仪式、操作过程、符咒及配合方药等进行阐释,以期更加客观地认识符禁疗法。指出符禁疗法可看作是“相似律”的产物,它把隐喻的思想本身当作治疗手段,虽然有时会运用对症药物,但其起效的主要依据是“信念”。  相似文献   

10.
《内经〉营养学成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内经》对营养学的概念、饮食与健康、食性、食疗、食禁等的认识。提出《内经》奠定了中医营养学基础,其营养学思想对保健医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平胃散原载于宋代太医局颁布的成方配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是一首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后世有许多健胃除湿的方剂,都是由它扩展演变而来,因而,古人曾将其誉之为“治脾圣药”。 湿有外湿、内湿之分。湿自外来者,如居处卑湿、淋雨涉水等等,称为外湿。外湿在表,首先伤及肌表经络;湿由内生的称为内湿,如过食生冷、肥甘,恣饮酒浆以及脾虚不能健运等,都可以生成内湿。内湿主要  相似文献   

12.
温病学问答     
问:温病有哪些病名? 答:温病的病名历代医家各有所论,互不统一,可谓琐碎,繁杂,五花八门,为后世医者造成混乱。仅就清代几位著名的温病学家所论来看: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开篇即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共九种。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又增加了若干种:在“仲案湿温篇”中收入“湿家之为病”等条。在《仲景疫病篇》中增加了阳毒,阴毒,百合病,孤惑等病。雷少逸在《时病论》中则按四时六气所伤来列病。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13.
就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1995年版)中所载藿香的“解暑”功效提出质疑。认为藿香辛温之性与暑热证之治则相悖;虽其经配伍后用治暑季诸证(暑湿、湿温、暑月感寒等),但非直接解暑,而是化其湿、解其表,故不能认为它有解暑功效。藿香功效的表述还是以“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散表邪”为佳。  相似文献   

14.
从五脏禁刺、血脉禁刺、部位禁刺、腧穴禁刺、心身禁刺五方面,浅析《素问·刺禁论第五十二》中蕴含的学术思想,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论述了《内经》“治未病”的含义及“治未病”与温病“伏邪”说的关系,并指出了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的缺陷,提出“治未病”应用于温病“伏邪”说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中医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其后《难经》一书更具体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也就是说伤寒有五之“伤寒”,是指广义伤寒 ,它既包括伤寒一类的外感疾病——中风、伤寒 ;也包括了温病一类的外感疾病——湿温、热病、温病。五种之一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是风寒性质的外感疾病 ,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范围 ,但两者性质不同 ,辨治方法有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专书 ,重点论述了外感风寒之邪辨证论治的规律 ,同时又提…  相似文献   

17.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语出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是叶氏论述湿温病证治疗宜忌时提出的。后世对该句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利小便”意在“淡渗利湿,则湿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内经》对营养学的概念、饮食与健康、食性、食疗、食禁等方面的认识。提出《内经》奠定了中医营养学基础,其营养学思想对保健医学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已病的防变,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20.
所谓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内经》将“泄”分为:“完谷不化之飨泄,肠垢污积之溏泄,澄清溺白之鹜溏,身重软弱之濡泄,滑脱不禁之滑泄。”泄泻之病,内外因相合而成。外因主责于“湿”,内因由乎“脾”,肝肾肺三脏也与泄泻关系密切。泄泻治则,《证治汇补》有云:“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次则分利下焦,继以风药燥湿,久则升举元气,滑脱不禁,然后涩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