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2F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及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3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2F3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分别为0.454±0.053、0.143±0.047、0.124±0.028、0.134±0.040.E2F3蛋白在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三组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组中,E2F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1;P<0.01).而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E2F3蛋白表达上调多见于卵巢癌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病理分级相关.E2F3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H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及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pa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33/45),相对表达水平为0.65±0.3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0.39±0.49/0.31±0.52),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Hpa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在卵巢癌组织中染色以(++)-(+++)为主(44.44%),明显强于卵巢良性肿瘤(13.33%)和正常卵巢组织(0.00%).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Hpa蛋白及mRNA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FIGO分期Ⅲ-IV的癌组织表达高于I-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rank 分析显示Hpa 表达阳性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TMEFF1(tomoregulin-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TMEFF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MEFF1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TMEFF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率(90.24%)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5.45%)、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33.33%)及正常卵巢(26.67%) (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TMEFF1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TMEFF1为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MEFF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5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43.3%)及良性肿瘤组(44.0%)(P<0.05);在浆液性癌(87.5%)和粘液性癌(47.8%)中的阳性差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在有淋巴结转移(39.1%)和无淋巴结转移(92.6%)的中检出率相非常显著(P<0.01),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26.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80.0%)和良性上皮性肿瘤(52.0%)(P<0.01),在晚期肿瘤中的表达率(20.5%)也远低于早期肿瘤(63.6%),而且在高度恶性组织中表达水平(11.1%)与中低度恶性组织的表达水平(43.5%)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m23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p16基因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nm23、p16基因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MYOF(Myoferl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MYOF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分析,选取TCGA和GTEx数据集,分析比较MYOF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卵巢上皮恶性肿瘤、13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19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及1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YOF的表达情况,利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YOF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阳性率为(98.2%),高于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92.3%)、卵巢上皮良性肿瘤(31.6%)及正常卵巢组织(13.2%)(P均<0.05);MYOF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率为(76.4%),也显著高于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23.1%)、卵巢上皮良性肿瘤(5.3%)及正常卵巢组织(0%)(P均<0.05)。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MYOF 的表达随着FIGO分期增加而增加(P均<0.05)。结论:MYOF的表达可用于卵巢癌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MP-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 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上皮性卵巢癌中,MMP-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表达率为50.6%.MMP-2高表达与肿瘤晚期、瘤细胞的低分化、肿瘤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上调.MMP-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分别从蛋白质表达方面比较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ype 1,SIRT1)表达的变化,探讨BRCA1与SIRT1在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防及药物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BRCA1和SIRT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RCA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为66.67%,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为47.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IRT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为50.00%,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为40.00%,正常与恶性、良性与恶性组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与良性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BRCA1在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分组中,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IRT1在不同年龄、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RCA1、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01).结论:BRCA1、SIRT1的低表达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IRT1可能是BRCA1的下游靶分子,未来有可能成为诊断与治疗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Wnt信号途径相关蛋白 Wnt-1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c-myc蛋白在卵巢上皮源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正常卵巢组织、24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及60例卵巢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中Wnt-1、β-catenin以及c-myc的表达.结果:Wnt-1在卵巢癌组织组中表达水平与上皮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卵巢组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卵巢癌组织组中的异位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c-myc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与卵巢癌分化程度相关,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c-myc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Wnt信号可能是卵巢癌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为卵巢癌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Nectin-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卵巢癌、2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ectin-4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ctin-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Nectin-4 mRNA表达水平为0.71±0.12,卵巢良性肿瘤组为0.32±0.09,正常卵巢组为0.30±0.09,卵巢癌组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Nectin-4蛋白表达水平为3.35±0.52,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1.36±0.41,正常卵巢组1.15±0.44,卵巢癌组织的Nectin-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织中Nectin-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手术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ctin-4 mRNA和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仅有微量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其表达程度与病理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其3种受体亚型(LPA1、LPA2、LPA3)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中LPA1、LPA2、LPA3的表达;用生化测定法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0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结果:LPA2与LPA3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P值均〈0.001),而LPA1在这两者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值均〈0.001),后两者间血浆L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PA及其受体LPA2、LPA3可能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D1蛋白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关系,探讨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卵巢上皮性癌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PCR的方法对20例正常卵巢上皮性组织(A组),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B组),3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C组)中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进行检测,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的情况。结果:1)C组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高于B组及A组(P<0.05);2)CyclinD1蛋白在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为:C组>B组>A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3)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表达增高与TGFBI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有关(r=0.505,P<0.05)。结论:TGFBI基因DNA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可能上调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刺激细胞异常增殖。该机制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汝亚  魏力  陈颖  张岩 《现代肿瘤医学》2019,(22):4053-405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域5(high 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 5,HMGN5)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手术切除组织石蜡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标本3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标本15例中HMGN5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MGN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MGN5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N5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有无腹水、是否为浆液性上皮性癌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HMGN5蛋白在中低分化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N5蛋白在手术病理分期为Ⅲ-Ⅳ期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N5蛋白可能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及恶性进展中发挥作用,对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有可能是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固生蛋白Tenascin-C (TNC)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各因素对TNC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交界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内TNC的表达,观察TNC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病理学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N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卵巢癌组织(P<0.05).TNC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期别、网膜和淋巴的转移、术前CA125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TN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与其分化程度低、临床期别晚、网膜转移阳性、淋巴转移阳性及术前CA125值增高成正相关,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KP2(Plakophilin 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KP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7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5例)和正常卵巢(15例)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beta-catenin, APC protein and its implication i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ith SP method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beta-catenin and APC protein in 48 cases of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 Results: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rates of beta-catenin in ovarian malignant and borderline epithelial tumor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benign epithelial tumors. The expression of APC protein in benign epithelial tumor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malignant epithelial tumor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beta-catenin and APC protein i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 Conclusion: Beta-catenin and APC protein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64例,复发后二次手术癌组织17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6例及正常卵巢组织14例中LRP的表达,并进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在上皮性卵巢癌中LRP的阳性率为78.1%,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后癌组织中LRP的强阳性表达率与初治卵巢癌组织中相应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较恒定表达,化疗可以增加癌组织中LRP的表达。检测LRP表达水平可以预测卵巢癌对铂类联合化疗疗效,也是判断其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ilms tumor gene,WT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中WT1表达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正常及良恶性上皮性卵巢组织中WT1皆有表达,WT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卵巢组织(P<0.01),正常和良性卵巢组织中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WT1在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率为93%(28/30),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WT1表达率逐渐增高。WT1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比WT1阳性者长。WT1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WT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卵巢组织,在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EGR4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GR4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探讨EGR4与上皮性卵巢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西京医院就诊的有完整病史和临床资料的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8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86例上皮性卵巢癌、17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14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EGR4的表达情况.分析EGR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化疗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R4蛋白表达较良性卵巢肿瘤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三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R4高表达与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腹水及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等指标无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R4表达与患者化疗耐药性无关(P>0.05).结论:EGR4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 EGR4高表达与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腹水及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关,提示EGR4可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R4表达与患者化疗耐药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