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意饮食起居、营养保健。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补药有着特殊的偏爱,认为吃补药不仅可以强身壮体,而且还能延长寿命。孰不知,补药也是“药”,同样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因此有必要向这些老人进一言:不要迷信补药。看过本丈,您就会感到除了补药,还有更好的办法使您长寿。  相似文献   

2.
李方玲 《健康》2012,(1):50-50
很多老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比如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等,因此,每天都要吃很多种药。但由于老年人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吃药时常常吃了上顿忘了下顿,或者吃了这种药忘了那种药,或是吃完药又忘了而重复用药,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如何避免重复服药或者忘记服药呢?在这里给患者和家属提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3.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老慢支病人或家属兴冲冲地跑来医院挂个号就为买一些抗菌药,药开少了他还会跟你急,并理直气壮地说:我(或我家谁谁)是老慢支,家里一定要备药的,一旦伤风感冒,或是痰一多就要吃的。碰到这样的病人或家属,解释往往是徒劳的,因为  相似文献   

4.
日前随手翻阅报纸,突然从某部级大报上发现一篇报道,题目是“市民乐逛大药店”,大概内容说的是北京金象大药店搞开放式售药,把药店办成“超市”,任顾客自由挑选。一位赵大爷还乐呵呵的说:“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去医院挂号了,也不用非要吃医生指定的药,我自己想吃什么药就可以来买什么药。” 看到这里,不禁为这位敬爱的赵大爷捏一把冷汗,您老人家学过医吗?您懂药理学吗?您对自己的病了解多少?您知道您的感冒属于什么型?该吃什么药?有什么配伍禁忌?如果您的答案是“是”,那算我没说;如  相似文献   

5.
吃药最多的人是谁?按年龄来说,小孩儿和老人。就说老人吧,特别是城市老人,大多数每天都在吃这样那样的药物;除了非治病不可不吃的以外,就是名目繁多的营养药,包括维生素类药物,还有补药;后者,在我国南方挺盛行。药物该吃得吃。这其中有个“该”字,必须是不吃不可,大夫叫非吃不可的。否则,别忘了“是药三分毒”这句老话呀!所以哈伯由药补转向食补,转得有理,转得有趣,连老伴都看出来了:这不是药铺掌柜用戥子吗?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寻医问药热线接到患者家属的来电,说一位老人在家整理物品时,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胸椎压缩性骨折。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们不止一次接到患者求助。主要是询问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应该如何处理?是否一定需要手术治疗?今天,我们就给您说说老年人骨折的特点和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当您漫步街头,放眼一望,身边匆匆而过的都市人几乎全是BB机一族,不过,老年人似乎除外。最近,令人惊讶的是不少老人的身上也会传出BB机那清脆的“滴滴”声。难道老人们壮志不减当年,下海了?或者为了方便老友聚会故而紧随潮流?其实这些老人只是为自己配备了一部指示健康的心电“BB”机。  相似文献   

8.
笑话四则     
疼不疼有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到医院拔牙,回家途中问她牙齿还疼不疼?女儿答:我不知道啊!牙齿留在牙医师那儿了。并非同行护士为患者注射完毕,问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患者回答说:“和你一样。”护士感到十分惊喜:“噢,那么说咱们是同行了。”“不!”患者赶忙解释,“咱们是同工种不同行。”“为什么?”护士疑惑不解。“我是钉鞋的。”胡萝卜“医生,我多吃胡萝卜,视力真的会有改善吗?”“当然,您什么时候看到过兔子有戴眼镜的?”聪明药病人问道:“大夫,你能给我些可以变得聪明的药吗?”医生开了一些药,要他下个星再来。一星期后,病人又来问:大…  相似文献   

9.
“看来您的睡眠确实是不太好,以前服过什么药没有?”我询问着面前的这位患者。“哦,我去了药店。人家给我推荐了这个药。”这位女士拿出了一个“药”瓶,我接过来一看,是一瓶“XX胶囊”。可转过来一看,却发现瓶子的标签上赫然印着蓝色的“保健食品”标志和“卫食健字……”的批号。这哪是药啊?“我已经吃了一个多月了,没见什么效果,人家说得吃三个月才能见效呢。这不,我想让您再给看看……”  相似文献   

10.
邵明 《家庭医生》2008,(19):22-23
“患上帕金森病,大概就是死不了活不好了。不吃药。越来越严重;吃了药。也不见得就能好;药吃多了。还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许多病人如此推测后,便只有沮丧。在跟病人解释“为什么”的时候。医生会让他们反问自己。因为。答案通常就在病人的“扪心自问”中。“遵医嘱”。简单三个字,能做到的不多。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话没错,没有人会把药当零食吃,也不会有人无聊时抓一把药放到嘴里当口香糖那样嚼。大家都知识,药物是治病用的,有病的时候吃药能救命,没病的时候乱吃药,对身体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您一定听过这句“经典”的广告词吧?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便秘成了困扰上至老人下至小孩的大事,而“清肠”就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于是,各种排毒胶囊、清肠茶、清肠药等也备受青睐。那么,肠子应该经常清理吗,清肠药可以经常吃吗?是药三分毒。虽然市面上的大部分清肠药号称纯天然,  相似文献   

13.
很多老年人都把药物作为自己晚年另一个“老伴”,无论是补药还是疾病治疗药,一日三顿,绝不能断,甚至好多老年人还用药来预防疾病。“是药三分毒”,只有对症用药才能治病,不对症只能“致病”了。  相似文献   

14.
因为牙痛到口腔科看医生的病人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牙龈肿痛无法治先回家吃点药吧。”医生说,随后便给他开了一种药——灭滴灵。病人看了后就嚷开了:“嗨,您当医生的不会是给我开玩笑吧,我听说灭滴灵是治疗妇女阴道滴虫的,您却用来治我的牙周炎,不会是搞错了吧?”医生一听,笑了,耐泌也给病人讲解了一番,病人才满意地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姬慧 《药物与人》2007,20(5):68-69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的家里有人生病了,您会给病人做些什么食物呢?做点鸡汤、排骨、鱼虾之类的给病人补补?我们一直以为这些“好”东西是病人最需要的,最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很少有人会想到要给病人多吃点青菜、萝卜。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一种误解。由于很少深入了解自己身体真正需要什么,我们总自以为是地给身体补充一些很“累”的东西,结果反而使身体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16.
蝎子、斑蝥、蛤蟆皮、砒霜、天龙、天葵子、黄药子、芥子素…… 以毒玫毒 生搬硬套 问:前不久,一个朋友被查出了肿瘤,等去医院开回药来一看,其中有蝎子、斑蝥、蛤蟆皮等等,几乎都是毒药。他和我抱怨,这些药太恶心了,不用说吃,就是光看着都想吐了,估计没病死,先被毒死了。但医生当时告诉他,这叫对症下药,“以毒攻毒”。何教授,您是...  相似文献   

17.
恃倚老汉自从老伴去世以后被女儿接回家中赡养。女儿虽百般尽孝,可老汉还是郁郁寡欢,整日里愁眉不展,健康每况愈下。起初,女儿以为这是丧偶悲哀所致;认为只要老人度过悲哀期,通过自己细心照料和加倍体贴,老人的健康状况会有好转。殊不知,半年过去了,老人还长吁短叹,情绪更加低落、颓丧。 一天,恃倚老汉对女儿说:“孩子,我还想回自己的家。”女儿十分惊愕:“是我对您不好,还是您女婿嫌弃了您?”老人摇摇头。“那么,这也是您的家呀!”老人苦  相似文献   

18.
《健康指南》2020,(1):63-65
药品具有两重性,既能治病救人,又可能对约病人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药学素养”,使药品发挥治病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1.如何正确看待药物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诱因十分复杂,且难以预测。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病人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①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应关注药物不良反应;②老年人、孕妇、婴儿和儿童,以及罹患肝脏、肾脏疾病者,用药时须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9.
刘英君 《长寿》2006,(12):6-6
正如我们多次说过的,补药并非人人相宜,老年人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来确定是否需用滋补药,在需要进补的前提下对症用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将补药或补品——律拿来,饕餮服下,不但不能起到进补的作用,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给健康带来危害。如燥热内盛、肝阳上克的老人,如果服用了人参等大补的药品后会使内热更盛,容易引起黏膜微血管出血、咽喉肿痛、肠燥便秘、头痛目赤等病症;体质过虚的人也切忌随意大补,否则补的脏器不对或时间不对,反而会补出乱子来。另外,最重要的一点,补药也是药,而“是药三分毒”,岂可乱补。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老年科医生,服务对象的平均年龄是87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见证了形形色色的死亡过程,也陪伴了众多老人的“最后一刻”。老人们跟我说得最多的是“我不怕死,怕的是临死前受罪”“怕给儿女添麻烦”“怕没有尊严,死得没有人样”……而家属对我的要求常常是:“您能告诉我,我家老人还能活多久?一定让他没有痛苦地走。”抛开病情复杂性、医疗决策、伦理、法律等问题,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似乎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