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中,接近原因疗法的术式可称为Jannetta 氏手术。其步骤为枕骨下开颅,暴露出三叉神经,在入桥脑前1.0cm 处(亦称入根区roor entry zone)于手术显微镜下,剥离开压迫在三叉神经上之小动脉和静脉,以解除对三叉神经的压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早在1890年,自Rose 手术以来曾逐渐认为颅内的半月神经节是本病的病灶部位,但今日的Jannetta 氏手术,则是以Dandy 氏观点为基础的。Dandy 是美国脑外科医生,1925年确立了经颅后窝入路在半月节近侧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1934年Dandy 报告了枕下开颅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15例,在三叉神经入根区,意外发现了肿瘤12例(5.6%),动脉瘤6例(2.8%),血管瘤5例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和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论。1967年Jannetta 根据Dandy1934年提出的后颅窝血管的变异可能是三叉神经痛性抽搐原因的观点,提出应用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作者于1976~1981年间应用此法治疗了45例,其中37例一直保持着联系。现将此37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本组病例均为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其中23例为首次应用血管减压术〈Ⅰ组〉;其余14例在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前做过三叉神经破坏性手术〈Ⅱ组〉。绝大部分病人采取平卧  相似文献   

3.
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25例,对临床所见,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对听力及前庭功能影响比桥小脑角其它肿瘤少见,对诊断有参考价值。青年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多有三叉神经痛发作,客观检查甚至可以没有感觉障碍。作者主张枕下入路Dandy手术,常能发现表皮样囊肿。如囊壁与脑干或大血管粘连时,不要勉强切除,以防意外。事实上,这种肿瘤比其它良性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分析5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比较了几种手术方法的化袭点,介绍作者改进的Frazier氏法之操作步骤,认为技术简易,可选择性较大,减少术后功能障碍,适用于高龄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早在1934年Dandy首先注意到,小脑桥脑角解剖和病理组织结构压迫三叉神经可引起疼痛.本文作者从临床角度探讨了5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小脑桥脑角的手术所见.手术取侧卧位,经乳突后颅骨小范围切除行小脑桥脑角探查.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手术所见:动脉袢压迫三叉神经并使之移位者37例占71%.有2例动脉袢与神经接近但未接触.压迫神经最常见的动脉是小脑上动脉,本组有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较多,一般在药物治疗及酒精注射疗法无效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1)颞部硬脑膜外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Frazier),2)同上入路半月节及感觉根减压术(Taarnhφj),3)同上入路半月节及感觉根按摩术(Sheldon等),4)枕下入路感觉神经根切断术(Dandy),5)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Sjo-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侧卧位,头稍前倾,取乳突后枕下人路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渐进暴露桥脑人口处的三叉神经感觉根,了解局部解剖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手术中均见到血管襻压迫神经根,且均为动脉血管.术后疼痛症状消失者14例,症状减轻者7例.2例出现听力减退.未发生术后出血和脑脊液漏,无死亡.经6个月~3年门诊随访,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因其治疗有效率高、合并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附238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3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后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或显微手术肿瘤切除治疗。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继发性病因肿瘤15例占6.3%。2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磁共振体层血管成像(MRTA)显示压迫责任血管181例,阳性率81.2%。202例(84.9%)患者术后疼痛消失,23例(9.6%)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94.5%。治疗有效的161例获随访3-118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4年内复发11例,复发率6.8%。结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并非少见。特殊序列的磁共振不仅有助于发现继发性病因,而且能够显示压迫责任血管,对指导手术和病人筛选都有重要价值。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术者的经验和熟练操作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搜集、整理9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布人群及发病规律;对于单纯第Ⅰ支三叉神经痛采用眶上孔入路射频热凝术,单纯第Ⅱ支三叉神经痛采用眶下孔或卵圆孔入路,单纯第Ⅲ支三叉神经痛采用下颌孔入路;对于第Ⅱ、Ⅲ支合并的三叉神经痛采用卵圆孔入路行射频热凝术。结果手术顺利,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效果:优良78例,良好15,无效4例。1a后随访93例,复发10例,复发率10.75%;2a后随访91例,复发19例,复发率20.88%。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60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160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21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PSR)治疗;术后随访1~6年(平均42个月)。结果随访期末,行MVD者15例(9.4%)三叉神经痛复发,行PSR者6例(28.6%)复发;两者复发率相差显著(P〈0.05)。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P〈0.05);老年组(〉60岁)和年轻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与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没有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策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可能在三叉神经痛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显微外科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采用显微外科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50例。总有效率98.7%,复发率4%。根据术中镜下所见,作者提出三叉神经与附近血管多接触现象是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蛛网膜增厚、粘连促使二者间接触变为固定压迫,这种蛛网膜的炎性改变是其病因学基础;在治疗上,作者强调减压不局限在神经和血管之间垫入Teflon棉,应对神经和压迫血管行广泛松解,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孔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男35例,女77例,年龄27~79岁,病程1~10年,其中三叉神经痛62例,面肌痉挛48例,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1例,舌咽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和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后,在全麻下行锁孔微血管减压手术。结果 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58例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手术有效率为93.55%,48例面肌痉挛患者中44例术后痉挛停止或显著减轻,手术有效率为91.67%,1例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术后疼痛及痉挛均消失,1例舌咽神经痛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本组术后出现听力下降10例,口唇疱疹5例,迟发性面瘫2例,一过性头晕、耳鸣2例,脑脊液耳漏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幕上双侧硬膜下血肿1例,均经对症处理好转。随访发现5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为4.46%。结论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正确识别责任血管以及充分的减压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症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14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磁共振检查确诊病因后,分别实施纤维手术肿瘤切除治疗或微血管手术治疗,评价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继发性病因9例,13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磁共振体层血管成像显示压迫责任血管106例,阳性率80.9%。术后疼痛立刻消失119例,症状有所改善13例,有效率为94.3%(132/140),有效患者均获8个月的随访,疾病复发率为1.4%。结论采用磁共振方法可有效明确三叉神经痛继发性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者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及熟练的操作技巧,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锁孔手术治疗脑神经疾病274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观察锁孔手术治疗各类脑神经疾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锁孔手术治疗各类颅神经疾病274例.其中26例继发于颅内肿瘤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肿瘤切除,248例原发性脑神经疾病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良。结果26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1例疼痛停止,3例减轻,2例无效: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早期疗效为95.7%,远期疗效为94.5%;面肌痉挛的早期疗效为94.2%,远期疗效为92.8%;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锁孔手术对减少手术创伤有重要意义;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各类原发性脑神经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在各类脑神经疾病的发生中,异位血管压迫脑神经起重要作用,手术方式的改良有益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附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磁共振检查后行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MRI及术中均见面神经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例,椎动脉1例;三叉神经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3例。行微血管减压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立即消失;面肌痉挛术后立即消失5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结论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微血管减压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巨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病例资料。结果患者曾误诊为三叉神经痛,术前行CT及MRA扫描,术中完全切除巨大动脉瘤,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巨大动脉瘤易误诊或漏诊,应尽量完善影像资料,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手术方案。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997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94例中,22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占11.3%。其中胆脂瘤17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脑膜瘤2例,乳头状瘤1例,经手术全切。除1例有轻度面瘫(经3个月治疗恢复),经6个月至8年随访无复发。本文就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Dandy于1936年成功地切除了松果腺瘤,而Kra use1926年使用了不同于Dandy的手术入路,切除了松果腺区的肿瘤.此后,对于松果腺区的手术曾提出多种治疗方案,最近,由于显微技术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松果腺瘤的手术已逐渐安全.松果腺瘤的外科暴露:1921年Dandy首次提出松果腺瘤手术,鉴于其手术死亡率较高,作者认为,损害了复杂的深静脉网不仅引起严重的、难以控制的出血,而且易致血栓、间脑水肿和昏迷.故在许多病例,暴露肿瘤时应避开,保留这种静脉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VD和PBC手术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分别采用MVD和PBC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P0.05);B组治疗痊愈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术后三叉神经抑制反应和面部麻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口角疱疹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VD手术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有效提高总体疗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预防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而PBC手术治疗则具有医源性创伤小、操作难度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人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7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743例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无手术死亡.随访6-180个月.46例复发,其中9例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中创伤小,复发率低,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