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杨酸钠(Na-Sal对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的部分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非甾体抗炎药Na-Sal对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的部分逆转作用。结果:Na-Sal对HL-60/VCR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1mmol/L的非细胞毒剂量的Na-Sal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多种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逆转倍数为1.01-3.26,相对逆转效率为0.52%-73.62%。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发现,Na-Sal并不增加HL-60/VCR细胞内DNR浓度。结论:Na-Sal能有效地部分逆转HL-60/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K562/ADM、HL60/ADM的耐药性及CsA对其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细胞耐药性及CsA对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gp、MRP的表达及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的浓度。结果:K562/ADM、HL60/ADM对DNR、ADM、VCR、Har、VP16、MIT交叉耐药,对Acla和Ara—C基本不耐药。K562/ADM细胞Pgp过度表达,HL60/ADM细胞的MRP过度表达。CsA使K562/ADM、HL60/ADM细胞内药物浓度增加,逆转了K562/ADM、HL60/ADM的耐药性,而对K562、HL60的耐药性基本无影响。结论:两种不同耐药机制的细胞株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耐药谱相似,对Acla基本不产生耐药性,故在防止和克服多药耐药的基础上,Acla可能取代DNR、ADM。环孢菌素A(CsA)对两种不同耐药机制的细胞株的耐药性均有逆转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胞内药物浓度来达到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适合临床实际需要的逆转多药耐药的方法。方法 :用 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技术研究环孢菌素 A(Cs A)、他莫西芬 (TAM)及α-干扰素 (IFN-α)单独应用和半量联合应用逆转裸鼠高致瘤性多药耐药人白血病细胞系 K5 6 2 - n/ VCR的作用。结果 :Cs A、TAM、IFN -α 3种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对 K 5 6 2 - n/ VCR细胞系的多药耐药均有逆转作用 ,Cs A单用逆转效果远远强于TAM及 IFN -α,Cs A>IFN -α>TAM;两两半量联合效果视不同组合而不同 ,三者半量联合应用比两两半量联合逆转效果强 ,而两两半量联合及三者半量联合应用的逆转效果与单独应用 Cs A相似 ,优于单独应用 TAM和 IFN-α。 Cs A使多药耐药细胞系 K 5 6 2 - n/ VCR细胞内 DNR含量增加 ,TAM及IFN-α不改变 K5 6 2 - n/ VCR细胞内 DNR含量。结论 :Cs A、TAM及 IFN -α 3种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对 K5 6 2 - n/ VCR细胞的多药耐药均有逆转作用 ,联合应用逆转作用比单独作用强 ,将 Cs A+TAM两药联合或 Cs A+TAM+IFN-α三药联合与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可能更有利于提高 MDR白血病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传统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药物由于不良反应大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一步研究白血病多药耐药产生机制和有效逆转靶点成为攻克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关键.为此,本研究探讨LY294002[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Akt)通路抑制剂]对人类白血病K56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锥虫蓝拒染法测定细胞生长增殖.Western印迹榆测K562/S和K562/D细胞中P-gp及p-Akt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积聚.结果: K562/D细胞对柔红霉素(DNR)、多柔比星(ADR)、长春新碱(VCR)、依托泊苷(VP16)交叉耐药,相对其亲本细胞的耐药倍数分别为65、52、134和50.DNR诱导了K562/D细胞的P-gp、p-Akt过度表达.LY294002使K562/D细胞内药物积聚增加,部分逆转了K562/D细胞对DNR、ADR、VCR、VP16的耐药性(相对耐药倍数降至23、21、63和29),而对敏感细胞K562/S的耐药性无影响. 结论:LY294002部分逆转K562/D细胞的多药耐药,可能于DNR诱导K562/D细胞的P-gp、p-Akt过度表达而LY294002抑SU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逆转剂半量联合逆转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效果.[方法]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环孢菌素A(CsA)、他莫昔芬(TAM)及α-干扰素(IFN-α)逆转小鼠白血病细胞系P388/VCR的作用.[结果]CsA、TAM、IFN-α三种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对P388/VCR细胞系的多药耐药均有逆转作用,单用逆转效果依次为CsA>IFN-α>TAM;三者半量联合比两两半量联合逆转效果强,接近单独应用CsA,优于单独应用TAM和IFN-α.CsA可使多药耐药细胞系P388/VCR细胞内DNR含量增加.[结论] CsA、TAM及IFN-α三种药物对P388/VCR细胞的多药耐药均有逆转作用,将CsA和TAM半量联合或CsA、TAM及IFN-α三药半量联合与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可能更有利于白血病患者MDR的逆转.  相似文献   

6.
Chen XS  Bao MH  Mei XD 《癌症》2007,26(8):846-850
背景与目的: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从中草药粉防已的根块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逆转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作用.本研究探讨粉防己碱对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1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粉防己碱对KB-3-1细胞和KB-MRP1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MTT法检测顺铂(cisplatin,DDP)、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阿霉素(adriamycin,ADM)、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对KB-3-1、KB-MR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加用粉防己碱时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ADM蓄积程度以及细胞凋亡.结果:1.5μg/ml及更低浓度的粉防己碱对KB-3-1和KB-MRP1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KB-MRP1对VCR、ADM、VP-16和DDP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1.23、38.39、12.47和1.31.加入1 μg/ml粉防己碱后,KB-MRP1对VCR、ADM、VP-16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4.96、5.85和4.27倍.加入1.5 μg/ml粉防己碱后,KB-MRP1对上述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提高更明显.1.5 μg/ml浓度的粉防己碱可明显提高ADM在KB-MRP1细胞内的蓄积,增强VCR诱导的KB-MRP1细胞凋亡.结论:粉防己碱可以逆转KB-MRP1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效果与药物浓度有关,逆转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蓄积和增强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恶性淋巴瘤细胞Raji长春新碱(VCR)耐药株Raji/VCR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大剂量VCR间歇诱导法建立耐药株Raji/VCR。MTT法测定其对VCR、足叶乙甙(VP-16)和阿霉素(ADM)的药物敏感度,Real-time RT-PCR法测定细胞DMR1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结果:历时近8月建成人恶性淋巴瘤多药耐药株Raji/VCR,其对VCR、ADM、VP-16的耐药倍数分别为8、5和3。Raji/VCR的DMR1mRNA及P-gp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而细胞内DNR浓度明显下降。结论:耐药株Raji/VCR具有多药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可用于肿瘤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探讨鞣酸(Tannic acid,TA)对LLC/cMOAT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LLC/CMV和LLC/cMOAT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在不同浓度的TA处理下细胞的存活状态;确定TA的非细胞毒性浓度以及在该浓度下各梯度浓度处理时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使用非细胞毒性浓度的TA处理前后LLC/cMOAT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变化、细胞周期阻滞及对凋亡的影响。结果LLC/cMOAT细胞对羟基喜树碱(CPT-11),阿霉素(ADM),顺铂(DDP)和长春新碱(VCR)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耐药倍数分别是2.08、3.02、4.01和9.31,对依托泊苷(VP-16)、紫衫醇(TAX)无明显耐药,10.0μmol/L浓度以下的TA对LLC/CMV和LLC/cMOAT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2.5、5.0、10.0μmol/L浓度的TA能显著降低LLC/cMOAT细胞的IC50(P<0.05),其逆转倍数分别为5.09、6.33、7.76倍;细胞内DNR荧光强度随着TA浓度的增高而明显增强;TA作用细胞12h可使G1期细胞数百分比由(46.35±3.74) %增至(66. 43 ±5. 87) % , 阻滞细胞于G1期; TA 与VCR 联合处理细胞24 h 和48 h 时凋亡率分别为12. 1 %和19. 0 % ,与处理前(1. 65 %) 相比提高明显;使用2. 5μmol/ L 、5.0μmol/ L 和10. 0μmol/ L 浓度的TA 与VCR 共同处理细胞24 h 后,凋亡率由处理前的4. 96 %分别提高到11. 2 %、17. 9 %和25. 1 %。结论 TA能部分逆转LLC/ cMOAT 细胞的多药耐药,显著提高耐药细胞内DNR 荧光强度并呈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于G1 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化疗药物外排、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以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韩晓红  盖晓东  薛延军  陈淼 《肿瘤》2006,26(4):314-317
目的:测定中药柴胡(BupleurumChineseDC,BCDC)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浓度的影响,探索柴胡提取物逆转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以Fura2/AM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指示剂,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的BEL7402细胞内[Ca2 ]i。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CDC作用于BEL-7402后细胞内VCR蓄积情况的变化。结果:柴胡提取物可使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P<0.001),可使细胞内VCR浓度升高(P<0.01)。结论:柴胡提取物可以增加VCR在BEL7402细胞内的积聚浓度,部分逆转BEL7402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可能为柴胡提取物逆转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耐药逆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对细胞株KB-MRP的抑制率,确定其非细胞毒性浓度。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ADM)、依立替康(CPT-11)、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对细胞株KB-3-1、KB-MRP以及使用槲皮素处理后的KB-MR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KB-3-1、加入槲皮素前后KB-MRP细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荧光强度以及加入槲皮素前后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MRP1蛋白表达。结果:终浓度为0~40μmol/L的槲皮素对KB-MRP无明显细胞毒作用。KB-MRP对ADM、VCR、CPT-11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CTX不耐药。使用20μmol/L槲皮素处理后KB-MRP对上述ADM、CPT-11、VCR的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荧光强度增强。槲皮素的浓度提高至40μmol/L时,KB-MRP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程度提高更明显。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槲皮素处理后KB-MRP细胞MRP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槲皮素可以逆转KB-MRP的多药耐药,逆转效果与剂量相关,逆转机制可能与MRP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P388/VCR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P388,通过长期、单一、逐步提高浓度的方法建立多药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P388/VCR。采用悬浮细胞培养和半固体培养观察该细胞系的生长规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柔红霉素在细胞内的积聚量;RT-PCR方法检测mdrLa基因表达;四氮甲基唑蓝(MTT)法研究P388/VCR细胞系的耐药谱。结果:经过6个月单一、小剂量及间歇给药的方法诱导P388细胞成为多药耐药细胞系P388/VCR。与亲本细胞系P388比较,细胞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率及大集落形成率差异不显著。细胞周期分析P388/VCR细胞S期比例降低。P388/VCR细胞除对原诱导药物具有耐药性外,对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如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米托蒽醌、足叶乙苷等也具有交叉耐药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含量P388/VCR细胞平均荧光值为3.72,明显低于P388细胞的17.31。RT-PCR检测mdrla基因的表达结果为:P388细胞阴性,P388/VCR细胞阳性。结论:多药耐药细胞系P388/VCR具有mdrla基因表达阳性及对多种抗肿瘤药物耐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P13-K抑制剂LY294002逆转P-gP介导的白血病和胃癌细胞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13-K)/proteinkinaseB(Akt),P13-K/Aktl通路是调控细胞生存的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P13-K抑制剂LY294002对P-gP过表达的人类白血病K562/DNR和胃癌SGC7901/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单纯药物组和LY294002预处理组,单纯药物组分别以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阿霉素(adriamycin,ADR)、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和依托泊甙(etoposide,VP-16)处理,LY294002预处理组在加药前以LY294002进行预处理。用台盼蓝拒染法及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及LY294002对细胞耐药性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K562/DNR和SGC7901/ADR细胞中P.gP及p-Akt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2.5μmol/LLY294002预处理显著降低DNR、ADR、VCR和VP-16对K562/DNR细胞的IC50,相对逆转效率分别为72.4%、64.9%、60.4%和52.8%。此外,LY294002部分逆转SGC7901/ADR对ADR的耐药性,相对逆转效率为31.0%。LY294002预处理可部分抑制p-Akt和P-gP的表达。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K562/DNR、SGC7901/ADR细胞内DNR、ADR的蓄积效应有增强的趋势。结论:LY294002通过抑制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部分逆转P-gp介导的白血病和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细胞系HFCL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唑氮蓝(MTT)法进行HL-60/VCR细胞药物敏感实验.建立HL-60/VCR细胞和HFCL细胞共培养体系,苔盼蓝拒染法测定生长曲线;硝基四氮唑蓝(NBT)确定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CD11b、CD13、CD14、CD33细胞表面抗原进一步鉴定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结果HL-60/VCR细胞对多种药物耐药.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HL-60/VCR细胞生长受抑,且与HFCL细胞直接接触组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组.同时发现HL-60/VCR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CD11b和CD14表达增高,CD13和CD33变化不大;且NBT阳性细胞轻度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CNA表达下调,以直接接触组为甚.但是P-gp表达无变化.结论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细胞HFCL能抑制白血病MDR细胞HL-60/VCR的增殖,抑制PCNA的表达,出现G1期阻滞,并部分向单核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HL-60/VCR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u XH  Li JY  Xia XM  Zhu MQ  Geng MJ  Chen L  Zhang JQ 《癌症》2002,21(12):1310-1313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是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药耐药细胞株为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为探讨药物诱导产生多药耐药机制,我们对HL-60/VCR细胞的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一组抗体,对药物敏感细胞株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细胞的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BCRP、GST-π,以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bcl-x、bad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HL-60/VCR细胞株中,耐药相关蛋白P-gp、MRP、BCRP、GST-π分别是其在HL-60细胞株中的18.62、1.19、1.50、1.32倍,而LRP无变化。凋亡抑制蛋白bcl-2、bcl-x分别是其在HL-60细胞株中的2.48、1.25倍,凋亡调节蛋白bad是HL-60细胞株中的1.08倍;而凋亡诱导蛋白bax反而降低,是HL-60细胞株中的0.88倍。结论:多种机制参与HL-60/VCR的多药耐药,涉及耐药蛋白P-gp、MRP、BCRP和GST-π的表达增强,而且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bcl-x、bad均可能参与其耐药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测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Celecoxib)对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多药耐药(MDR)的逆转及P-糖蛋白(P-gp)的调变作用,探讨COX-2对胃癌细胞MDR调节作用。方法 以长春新碱(VCR)诱导的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MT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对P-gp的调变作用。结果 MTT显示塞莱昔布明显抑制SGC7901、SGC7901/VCR细胞的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经非细胞毒剂量(2.5 μmol/L)的塞莱昔布作用后,SGC7901/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得到部分逆转,表现为靶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增加,逆转倍数为1.09 ~ 6.28;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塞莱昔布介导的SGC7901/VC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伴有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升高;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经塞莱昔布作用后耐药株SGC7901/VCR表达P-gp强度下降。结论 塞莱昔布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部分逆转SGC7901/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可能主要通过影响P-gp的药物泵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逆转白血病细胞株HL-60/ADM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在膜转运蛋白方面的机制。方法通过四唑蓝体外药敏法,检测Que对柔红霉素(DNR)的增敏作用,并以不同浓度作用于HL-60/ADM耐药株及相应敏感株HL-60;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ADM和HL-60细胞株多药耐药相关基因1(MRP1)及其膜蛋白产物MRP1蛋白的表达情况;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NR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变化。结果20~40μmol/L终浓度的Que在体外能明显提高DNR对HL-60/ADM耐药株的敏感性,并能下凋MRP1基因及其膜蛋白产物MRP1的表达,使DNR回归于细胞核内,从而逆转多药耐药,而且对细胞本身无明显毒性作用。结论Que有可能成为蒽环类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有效且低毒的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耐药性较为均一的 K5 6 2 / VCR多药耐药 (MDR)亚细胞系 ,为更好研究多药耐药性的产生以及逆转机制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有限稀释法对 K5 6 2 / VCR MDR细胞系进行亚克隆培养 ,并用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 p170的表达情况。结果 加用培养上清或滋养细胞存在的条件下 ,亚克隆效率明显高于无条件培养液 (P<0 .0 5 ,P<0 .0 1)。建立的单克隆 MDR亚细胞系 6株 ,FCM分析证实 p170呈不同程度的表达 ,其中表达最高者为 31.4 % (K5 6 2 / VCR A5 - A1)。结论  (1)耐药细胞系的亚克隆培养需要条件培养液或滋养细胞的支持 ,后者较前者更为有效。 (2 )成功建立了 6株 K5 6 2 / VCR单克隆多药耐药亚细胞系  相似文献   

18.
Cai X  Chen FY  Han JY  Gu CH  Zhong H  Ouyang RR 《癌症》2004,23(12):1611-1615
背景与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中药成分,儿有多种生理活性,最近发现其有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槲皮素恢复柔红霉素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分布从而达到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通过MTT体外药敏法检测槲皮素对柔红霉素的增敏作用并确定逆转的浓度范围,作用于K562/ADM、HL-60/ADM细胞及相应敏感株K562和HL-60,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槲皮素怍用前后柔红霉素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变化:结果:20~40μmol/L槲皮素在体外能日月显提高柔红霉素对K562/ADM和HL-60/ADM的敏感性,恢复柔红霉素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使其回归细胞核内,从而逆转多药耐药。结论:黄酬类中药槲皮素能够成为蒽环类药物治疗白血病中有效的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19.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lines from a murine T-cell leukemia were selected in increasing vincristine (VCR) or doxorubicin (DOX) concentrations. Daunorubicin (DNR) efflux was evidenced after 25 additional passages with constant 160 ng ml(-1) of either VCR or DOX, an effect that was inhibited by verapamil, cyclosporin-A (CsA) and PSC 833. The expression of Pgp was not evidenced in the resistant cell lines using anti-human Pgp antibodies.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showed that cell lines resistant to VCR (LBR-V160) or DOX (LBR-D160) required higher doses of either drug to produce GI50 compared with control cell line obtained after culture in the absence of VCR or DOX. When resistant cell lines were maintained during 60 days in the absence of either VCR or DOX, MDR phenotype reversal was obtained in LBR-D160 while LBR-V160 remained resistant to the drug, as shown by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s and by drug efflux pump functionality. When VCR or DOX were used together with either CsA or PSC 833, the latter was more effective to produce reversal of resistance than the former, whereas CsA presented greater cytotoxic effect than PSC 833 for sensitive and resistant cells. Cross-resistance was found between VCR, DOX and other antineoplasic agents on murine leukemic cell line. VCR was more effective to induce MDR since the resistant cell lines were more stable to the MDR pheno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