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137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ml,待液体输完后缓慢推人静脉留置针延长管内,边推注边退针正压封管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封管方法的基础上从留置针双翼根部反折延长管方法封管.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运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时,采用正压同时反折留置针延长管法封管,可延长置管时间,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9年4月-2001年6月收治的40例6/12-10岁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小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和四肢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小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可从套管针内直接抽取血标本,不影响患儿活动,易于被患儿接受,效果明显优于四肢浅静脉置管。对赢得抢救时机,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推广留置针的使用具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137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ml,待液体输完后缓慢推入静脉留置针延长管内,边推注边退针正压封管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封管方法的基础上从留置针双翼根部反折延长管方法封管。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等方面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在运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时,采用正压同时反折留置针延长管法封管,可延长置管时间,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我院在临床中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经验体会内容对小儿留置针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护理的详细阐述体会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通肝素钠正压封静脉留置针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留置静脉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儿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2 ml进行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对照组:44例患儿用生理盐水3 ml进行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结果 88例留置静脉针的患儿中,观察组使用普通肝素钠正压封管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为3~4 d .留置期间无血回流堵塞,患儿无任何不适主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进行正压封管可减少静脉留置针堵塞,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潘秀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90-190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和护理。正确选择留置针的大小和穿刺部位,使用可来福接头正压封管,使用耐乐固自粘绷带固定,采取有效的护理,防止静脉留置针脱落和阻塞。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但应注意套管的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7.
静脉套管针临床应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 ,方便用药及抢救 ,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 ,即可保护血管 ,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又可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通过随机采用 INTEMA型静脉套管针 6 0个 ,INTIMA- L L 型头皮静脉套管针 5 0个 ,对 110人次临床应用的观察 ,在置管、封管及运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INTIMA- L L型无论从操作及使用方面均优于 INTEMA型。同时 ,阐述了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防止静脉炎、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用具的不断改进,一次性静脉留置套管针(以下简称套管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静脉输液中应用套管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每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我科2010年以来,对63例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侧管试通法并使用了新型材料腹贴,提高了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了材料,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也可保护穿刺的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可为抢救病人开放了静脉通道,可以按时给药,不增加液体量。封管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从2005年开始对生理盐水封管的治疗应用、方法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近年来,小儿留置针以套管柔软,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保护管广泛应用于临床。自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不仅减少患儿对反复穿刺的痛苦恐惧心理,同时也减轻护理工作量,已越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配合肝素钠封管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每日采用钢针穿刺给药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入院时穿刺静脉留置针每日使用留置针给药,除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并使用微量肝素钠封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疗程。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9~12 d,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7~10 d。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配合肝素钠封管等可有效地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华增秀 《河北医学》2003,9(8):750-750
液体疗法及静脉给药 ,是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静脉给药是迅速、高效的好方法 ,在抢救危重患儿时更是重要措施 ,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十分重要。为了避免反复穿刺 ,保护静脉 ,减轻患儿痛苦 ,我院儿科病房于 1 999年 1月至 1 999年 4月对5 1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套针进行了观察 ,报告如下。1 资 料对 5 1例连续输液的患儿进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观察。其中 ,男性 37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5~ 1 3岁 ,材料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syre -W2 4G型留置套管针。套管针为钢制针头外裹以一个柔软的塑料外套 ,穿刺后将钢针头取出 ,软…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套管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在手术室已常规使用。套管针具有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输液快,可保留等优点。然而在穿刺过程当中会出现虽见回血,套管却置到血管外,从而导致穿刺失败。我们就套管针的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经多年的实践,对套管针穿刺置管方法作了改进,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的静脉,所以在儿科应用广泛。减少了患儿哭闹次数,同时减少了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使用静脉留置针普遍,但留置针方法却有待改进。常用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汪维平 《安徽医学》2007,28(1):76-76
我科自2002年以来,对使用高渗性药物的患儿、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以及意识障碍难以配合治疗的患儿采用了颈外静脉留置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由于留置针外套管柔韧、刺激性小,延长了留置时间,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可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保护静脉,而且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效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减少留置套管针所致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总结188例患者使用静脉套管针的护理,包括使用静脉套管针的宣教,套管针的选择、血管选择、穿刺方法、置管时间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注意事项,及静脉炎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高原营养不良婴幼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9例高原营养不良患儿采用腋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注。结果:经腋静脉留置时间长,有效地解决了营养不良选血管困难,留置时间过短易出现并发症的难题,29例患儿成功渡过了感染期并康复出院。结论: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不仅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了输液局部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且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危重新生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延长平均置管时间.方法:对250例危重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正常拔管145例,非正常拔管105例,其中静脉炎52例(20.8 %),套管针脱落25例(10.0 %),套管堵塞23例(9.2 %),体液渗漏或组织坏死5例(2.0 %).结论: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成功后加强固定,正确使用留置针是延长平均置管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相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基于患儿的易哭闹,不配合,不宜穿刺等特点,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年来,小儿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