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典型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 ,重点是增强CT和动态增强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了 92例手术、穿刺抽吸或临床证实的肝脓肿病例的CT资料 ,92例均行CT平扫 ,65例行增强扫描 ,其中不典型CT表现的肝脓肿 2 6例。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多见于细菌性肝脓肿的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形成初期 ,CT平扫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 :(1)肿块缩小征 ;(2 )周围充血征 ;(3 )“簇状征” ;(4 )“花瓣征” ;(5 )延时强化征。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 ,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和延时扫描有一定特征性 ,可提高不典型肝脓肿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刘贵喜  刘小兵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35-83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脓肿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2 7例肝内胆管脓肿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均可见肝脓肿及胆源性病变表现。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单发圆形(8例 )、多房或簇状 (9例 )或不规则多发 (10例 ) ,增强扫描示脓肿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呈“肿块缩小征”6例 ,“周围充血征”8例 ,“簇状征”9例 ,“环靶征”仅 4例。胆源性病变CT表现包括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并明显强化 ,胆道积气及胆道结石等。结论 :CT扫描可发现肝脓肿及胆道病变 ,是临床诊断肝内胆管脓肿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早期肝脓肿在病变发展过程中的CT表现 ,提高早期肝脓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早期肝脓肿的CT表现 ,并与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等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肝脓肿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CT表现因肝脓肿病变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可出现斑片状强化、细网格征、蜂窝征、簇型征、持续强化征 ,病灶范围缩小。结论 :增强及延时CT扫描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3期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典型肝脓肿,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1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结果:12例中3例为多发病灶,9例为单发病灶,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3期增强扫描可见:①肝段短暂强化征;②蜂窝征、簇形征;③晕征;④边缘逐渐强化征。结论:上述4个征象是不典型肝脓肿3期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区,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模糊或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小环状、蜂窝状、花瓣状、网格状、簇状表现,夹杂不明显强化的低密度区,延时期病灶仍有强化表现。其多样的CT征象与肝脓肿所处时期密切相关。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对判断脓肿的病理过程和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脓肿的CT分析(附78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着重讨论其与肝癌(HCC)的鉴别诊断.方法将78例已证实的肝脓肿CT图像与手术病理所见及同期证实的一组肝癌C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25例无病灶周边"双靶征”或"牛眼征”及病灶内均匀液化坏死和积气等典型肝脓肿CT表现.53例有中央均匀液化坏死、病灶周边"双靶征”及病灶内积气等特征性CT表现.不典型肝脓肿多为早期肝脓肿,CT平扫表现无特征性,增强扫描可见周边多囊征,边缘锐利征,蜘蛛征,持续强化征.结论肝脓肿特征性和非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典型肝脓肿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其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不典型肝脓肿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不典型肝脓肿多见于肝脓肿的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形成初期,肝脓肿病变发展具有个体化差异,平扫呈片状低密度病灶,或多房性低密度肿块,边界多不清晰,增强后可见相对典型征象。结论不典型肝脓肿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后可显示特征性表现,大大提高了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CT增强扫描诊断早期细菌性肝脓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特点,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治疗、CT随访或穿刺病理证实为细菌性肝脓肿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结果:早期细菌性肝脓肿CT平扫时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肝内低密度块影;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明显增强,且持续时间可达3~7min,其中,肿块缩小征12例,双环征5例,“簇状征”4例,“花瓣征”4例和一过性增强征3例。结论:CT增强扫描对早期细菌性肝脓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患者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肝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患者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CT平扫图像上发现31处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病灶,包括15处肝内胆管细胞癌和16处肝脓肿。病灶位于肝右叶者12处,位于肝左叶者19处,其中10例患者肝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位于同一肝段或肝叶,5例患者肝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位于不同肝段或肝叶。15处肝胆管细胞癌中,肿块型5处,表现为肝实质内轻~中度环形强化结节,常不伴有周围胆管扩张;管周浸润型4例,表现为沿胆管纵轴生长的树枝状肿块,伴有周围胆管扩张;肿块并管周浸润型6例,表现为肝实质内轻~中度延迟强化结节,常伴周围胆管扩张。16处肝脓肿病灶动态强化CT图像上,表现为中央完全强化者3处;中央不完全强化者6处,其中表现为伴中央小范围不强化者2处,表现为花簇状、多间隔强化者4处;表现为中央不强化者7例,称为肝脓肿的典型表现,即周围环形强化而中央不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有着不同的强化特征,因此动态增强CT对同时患有肝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的患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脓肿的 CT 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肿块型 ICC 21例和肝脓肿20例影像资料,其中10例肿块型 ICC 术前影像误诊为肝脓肿,41例均行 CT 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边缘强化环不规则、延迟不规则斑片状或片絮状强化、动脉血管穿行或环绕病灶、肝被膜凹陷征、合并肝内胆管软组织结节、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门静脉受侵狭窄或闭塞提示肿块型 ICC 可能性大。形态规则、环壁光滑完整、环壁周围环状水肿征、延迟分隔状或多环状强化、肿块缩小征、环内低密度类似液性提示肝脓肿可能性大。异常灌注肝脓肿出现几率高且明显。结论肿块型 ICC 与肝脓肿的影像特征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征性表现,结合多个征象综合分析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的影像表现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DCT平扫显示巨大不规则肿物,累及肝左叶及部分右前叶,肿物呈分叶状,内部密度不均,邻近血管无受侵、肝包膜无凹陷征;增强CT检查动脉期显示肿物呈多结节融合状,病灶边缘及内部各结节呈明显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肿物强化仍较明显。肝脏MRI平扫肿物呈不规则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于DWI序列上显示不均匀较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类似于增强CT表现,另于MRI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可见肿物内局部区域呈分房状表现,增强程度更明显。结论? 不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兼具两种病变的影像表现。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超声表现并注重影像表现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2.
肝段MRI异常信号对肝脓肿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MRI表现,特别是肝段MRI异常信号,探讨其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肝脓肿的41个病灶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4例肝脓肿,单发13例,其中单房7例,多房6例;多发脓肿11例。肝段性异常信号灶29个,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其中4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其余T1WI无异常信号;22个表现为楔形,7个为圆形,范围、大小不一。8例行增强MRI者中,5例平扫表现肝段性异常信号的病灶均呈肝段性强化。另有2例MRI平扫呈肝段性T2WI高信号灶,CT增强检查见动脉期一过性肝段性强化。无论MRI增强还是CT增强其强化形态和范围与平扫MRI肝段性异常信号一致。结论 肝段MRI异常信号是炎症导致门静脉分支狭窄、血流减少,肝动脉血流代偿性增加所致,对肝脓肿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在肝脓肿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之平  林海勇 《放射学实践》2003,18(10):726-728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8例肝脓肿的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其中5例经薄层重建后在工作站行表面遮盖重建(SSD),并经切割处理,显示其冠、矢状位图像。结果:28例中,平扫表现为类圆形边缘不清楚的低密度灶17例,多房或簇状9例,不规则形1例,脓腔内积气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28例均表现为病灶边缘极轻或轻度环状强化,其中有15例(53.5%)出现灶周楔形或片状一过性强化;门脉期显示簇状征9例,边缘强化10例,环靶征8例;另1例平扫为不规则形,增强扫描动脉期灶周出现明显楔形一过性强化,门脉期病灶内呈不规则强化,为较特殊表现。5例三维图像直观地显示了脓肿的立体形态和位置。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脓肿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动脉期的灶周楔形或片状一过性强化是肝脓肿又一重要CT表现,对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的诊断方法对肝脓肿炎症期患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经多重方法确诊为肝脓肿炎症期的患者1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治疗组79例。给予对照组的肝脓肿炎症期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给予治疗组肝脓肿炎症期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结果使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对照组79例患者中诊断准确有48例患者,误诊有31例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增强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的治疗组79例患者中诊断准确有72例患者,误诊7例患者。治疗组的准确率(91.1%)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准确率(60.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对肝脓肿炎症期患者进行诊断分析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降低误诊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检查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典型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8/40)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7例,囊实性病灶19例,单纯囊性病灶4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可能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可能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 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场MRI在肝转移瘤(HMs)中的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影像证实的HMs 4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高场MRI平扫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其中23例尚做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分析记录HMs螺旋CT、高场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特征。结果:共计174枚瘤灶在MRI平扫上呈长T2长T1信号,动脉期122枚瘤灶不强化,门脉期174枚瘤灶均呈环状强化,延迟期108枚瘤灶呈向心性充填;23例79枚瘤灶螺旋CT平扫均呈低密度,动脉期49枚瘤灶不强化,30枚呈环状强化,门脉期73枚呈环状强化,4枚呈向心性充填;43例HMs高场MRI均准确诊断,螺旋CT漏检2例,误诊7例。结论:高场MRI对HMs的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具重要价值,可作为HMs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