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朴鹤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03-103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6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6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护理结果。结果:56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急诊治疗和护理后,45例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4例因伤情严重,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7例急诊留观治疗后出院。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多,致死率高,需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老年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术后48小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重点做好预防误吸、腹泻及密切护理监测等工作.结果62例患者,死亡9例,误吸1例,腹泻1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应做好重点环节的护理监测,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60例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整理,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PICC置管术治疗后,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关注力度,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合理、科学、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本文总结了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糖,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与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患者卧位的安置,病情监护,药物使用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康复护理。结果: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均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5例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严重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早期进行失血性休克,膀胱和尿道损伤及会阴部和直肠损伤的护理,腹膜后血肿、腹腔内脏损伤的观察,估计皮肤伤口出血量等相应的措施。结果:45例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严密的观察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和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死亡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一简要对照。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能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鼻空肠早期肠内营养的营养护理。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加强营养护理,同时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结果早期实施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通过加强营养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的加强营养支持,通过加强营养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严重颅外并发症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各种不同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肺部感染64例,占65%,死亡8例:严重营养不良衰竭9例,占9%,死亡3例;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19例,占20%,死亡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占5%,死亡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占1%,死亡1例。结论:应早期重视严重颅外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刘亚利  于春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18-15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的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护理肺部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相关预防和护理后,76例患者中,16例出现肺部感染,且6例死于肺部感染,同时还有2例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1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很多,预防和控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应注意肺部感染早期预防及合理治疗,以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本院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本院急诊中心出车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对照组:由边远基层卫生院转入路途1h以上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院前急救成功6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4.2%;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院前急救成功28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χ2=5.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41+43-41,43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病程分为Ⅰ、Ⅱ和Ⅲ组,Ⅰ组22例,Ⅱ组21例,Ⅲ组17例,Ⅰ组的病程为≤2个月,Ⅱ组的病程为2~3个月,Ⅲ组病程为≥3个月,3组均进行术后的综合治疗,在人院时和出院后进行GCS评分和昏迷评定(GO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出院后与刚入院时的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3组患者的GCS与GO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前2个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结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随访半年,治愈8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死、病残率极高,尽早确诊并进行及时的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亡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100例单纯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死亡原因主要取决于脑干损伤的程度和范围,脑干横断性损伤或范围较广的损伤,为早期死亡的原因,严重并发症为中晚期死亡原因。死亡与体征的关系分析表明,伤后双侧瞳孔散大,血压下降的患者中,死亡率均在90%以上,伤后出现肢体强直痉挛的患者死亡率为70%。死亡与年龄段分布表明随着年龄增大,死亡率随之增高。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后果严重,对于年轻人要重视并发症的防治,这也是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在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在3-8分之间,入院后均行开颅手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患者(Ⅰ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另外30例患者(Ⅱ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第10天开始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30天。结果:高压氧治疗满30天后,观察到Ⅱ组患者预后恢复情况(GCS评分以及动态脑电图监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Ⅰ组,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恢复的程度和速度,联合高压氧治疗组中患者预后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监护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8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17%;术后仅1例出现肺部感染,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因此临床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道佩  林小华 《中国药房》2010,(22):2031-2033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疾病负担,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AAC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剂量、种类的关系。结果:抗菌药物超量应用与AAC发生密切相关(P<0.01),以应用头孢菌素类为最高;而发生了AAC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为(24.6±5.0)d,未发生AAC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为(11.4±7.8)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短与AAC发生密切相关(P<0.0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发生率与AAC发生密切相关(P<0.01);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为(73541±46724)元,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为(38579±28572)元,其中药费观察组为(17824±21324)元,对照组为(9856±9547)元,2组的住院总费用、药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AAC有较大的疾病负担。预防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AAC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疗,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5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种类、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15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得出高热98例,ARDS43例,病死率35%;消化道出血3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7,病死率60%;外伤性癫痫34例;尿崩症18例。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会产生高热、ARDS、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应及时做好原因分析,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减少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以及并发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本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本科收治76例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对其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病因、治疗、全身损伤、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平均年龄33岁;交通意外44例;下颌骨骨折29例;并发颅脑损伤患者62例。经治疗后61例患者治愈,咬颌关系已恢复正常并且骨折愈合较好;12例患者咬颌紊乱并且张口受限,后经治疗逐渐恢复正常;3例患者有面部畸形,以及咬颌紊乱,尚需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青壮年患者居多,最主要的病因为交通意外,治疗时首先应处理患者颅脑损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待患者病情较为平稳之后,再及早治疗患者颌面部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20.
82例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相关问题,以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结果分级:Ⅰ级38例,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Ⅴ级12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规范的急救方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