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三联损伤(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4年6月,对21例膝关节三联损伤患者采用一期关节镜下手术,取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止点重建或缝合修复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一期缝合或修整损伤的内侧半月板。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0.4±15.8)术后末次随访为(84.5±12.8),有显著改善。患者在0°和20°应力测试时稳定性均完全恢复。结论膝关节三联损伤可以一期在关节镜下完成重建及修复,早期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姜楠  李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32-173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项新兴的、难度较大且精细微创的骨科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韧带重建时能保持膝关节囊的完整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6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实施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手术32例。现将有关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髌腱-骨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骨-髌腱-骨静力重建。结果随访2~38个月,24例膝关节不稳症状消失,伸屈度0°~107°,平均(96.8±2.11)°。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髌前疼痛,1例术后半年关节反复肿痛,关节镜下证实重建肌腱股骨端断裂,1例并发膝关节伸直型僵直,经关节镜下松解后有效改善。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患膝评分由术前(45.45±1.18)分提高到术后(80.77±1.42)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取材方便,肌腱强度符合重建材料要求,患膝不稳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及腘绳肌腱对陈旧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自觉症状、关节功能等,用Lysholm中的八项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14例患者重建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1例差,优良率93.3%。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陈旧性前交叉韧带的可靠术式,能够近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前交叉韧带是维护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受损伤后,如未及时修复,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可采用韧带重建的方法。我们于1999年4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骨-髌腱-骨(B-P-B)方法治疗12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庆  徐兵  殷铭  汪志炯 《江苏医药》2012,38(18):2193-219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骨-髌腱-骨(B-PT-B)和腘绳肌腱(HT)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自体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15例(A组),HT重建前交叉韧带28例(B组),随访12-24个月,应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提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8±3.2)分vs.(84.3±3.4)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B-PT-B或HT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治疗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73例患者的资料。73例患者中男49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岁。根据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恢复评估。结果 73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前抽屉实验(-)3例,其他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69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4例膝关节伸直缺失10°。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35.7±4.8)分;术后末次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3.13±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重建治疗前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满意,保留残存纤维束修复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和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四股半腱肌或半腱肌 股薄肌,在关节镜下应用单束或双束的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26例,采用扣板系统或骨栓等方法固定肌腱,随访6个月~3年,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得到恢复,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恢复了跑跳等功能活动,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58.4±6.6提高到92.7±3.8。结论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关节镜下行韧带修复重建术,手术前后均行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主观评价量表(IKDC)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及Lachman实验,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73.91%患膝功能恢复至手术前,21.74%明显改善;Lysholm评分亚型、IKDC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活动范围为(129.87±10.68)°较治疗前(82.16±9.5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achman实验阴性率为78.26%较治疗前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受损伤的关节。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断裂,如不及时修复,将会引起膝关节不稳定,关节长期的不稳定将导致关节内半月板损伤以及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加速。因此重建损伤的交叉韧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稳定及运动功能,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目前公认的最佳方法是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随着关节镜设备和操作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对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生物学特性、伤后自然转归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在关节镜下重建膝交叉韧带(cruciateligment,CL)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断裂的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及修复膝关节内部结构,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创伤性膝关节脱位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3.8岁。按照膝关节脱位的Schenck分型标准:KD-Ⅰ型5例,KD-Ⅱ型4例,KD-Ⅲ型5例,KD-Ⅳ型1例,KD-Ⅴ型1例,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7例,右膝9例,采用关节镜下重建ACL和PCL,修复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其他膝关节损伤结构。结果依据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入院时平均为D级,术后均为B级。结论膝关节脱位后关节镜下重建ACL、PCL和修复其他膝关节结构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疗效确实,具有手术创口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对4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不同的微创治疗。男28例,女21例;年龄18~55岁,平均37.6岁;受伤至来诊时间2h~2周,平均2.7d。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3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1例同时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结果本组47例获得8个月~3年的随访(平均13.6个月)。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按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等五个项目进行综合平分,优18例,良25例,可4例,优良率91.5%。结论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理念不断更新,但也应认识到各种微创技术的局限性,科学评价其优越性,只有采用个体化微创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肌腱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的患者,切取健侧腘绳肌肌腱及双侧腓骨短肌肌腱分别对折成四股。关节镜下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 19例均获随访,平均27.6个月(966个月)。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其中新鲜伤11例,陈旧性损伤8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9例,予以修复。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4例。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lom评分(90.6±3.5)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一期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5例。手术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入路进入后行膝关节清理术,并植入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IKDC(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IKDC、Lysholm、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重建交叉韧带创伤小,疗效优良,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早期系统训练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MRI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108例急性膝关节韧带外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判断有无急性ACL断裂。结果急性ACL断裂患者具有ACL形态、信号异常等明显直接征象与关节内半月板损伤、骨挫伤等间接征象。参照关节镜检查,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敏感度100%,特异度93.3%,准确度94.4%;外侧束断裂敏感度100%,特异度97.9%,准确度98.1%;完全断裂敏感度94.6%,特异度100%,准确度96.3%。结论 MRI诊断急性ACL断裂具有很高的准确性,MR是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临床首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9年4月,对诊断明确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年龄29.8岁(21~49岁)。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后随访平均30个月(10~46个月)。术前平均(54.7±4.5)分,术后平均(90.8±3.2)分,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术后的MRI与正常膝关节MRI比较,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能否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手术组),行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 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观察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术前及术后常规检查MRI(3.0TGE,4 mm层厚),前叉韧带信号评定及进行Blumensaat角、矢状位ACL角、PCL角、PCL指数测定、胫骨前移测定与30例正常膝关节(正常组) MRI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伸屈活动度正常,前抽屉试验均阴性。 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3例。术后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前交叉韧带信号按Rak's方法评定:其中1级为27例(优),2级为3例(中)。 ACL角手术组术前、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与正常组Blumensaat角、PCL指数、胫骨前移均较术前降低( P<0.05),手术组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组术后、正常组PCL夹角均较术前增大(P<0.05),手术组术后PCL夹角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解剖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前、术后MRI与正常MRI比较,说明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很好恢复膝关节前后向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后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006年8月~2008年5月,应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同时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57岁,平均38.5岁。右膝7例,左膝4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7~27个月),应用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3例,可0例。膝关节功能Lysholm术前评分平均为(49.3±3.5)分,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96.8±3.3)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121.3±8.6)°,与与术前(83.6±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前后交叉韧带是一种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瑞  徐斌  徐洪港 《安徽医药》2013,17(1):55-57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腘绳肌及同种异体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及跟腱辅以endo-button系统及生物型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5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5年,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术前患者术前平均56.4分(Ly-sholm),3.0分(Tegner),术后80.3分(Lysholm),6.2分(Tegner)。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强度好,植入后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