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应用简便的玻片自然沉淀脑脊液细胞收集法和瑞-姬染色法进行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脊液"液基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1例"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脑脊液",根据细胞独特的形态学特点,作出初步诊断.结论 "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临床诊断各种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弥补"脑脊液"常规检查方法 易漏诊获取细胞少的缺陷[1].  相似文献   

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实质外肿瘤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研究脑脊液细胞学在诊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表现的脑实质外肿瘤中的作用,提高这类肿瘤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我院22例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最后确诊为脑实质外肿瘤的病例的脑脊液细胞学和其他临床特点.结果22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发现几种不同的异型细胞,根据其特征性的提示追查出各种原发肿瘤.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对诊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表现的脑实质外肿瘤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common cavity畸形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伴有脑脊液耳鼻漏的Common cavity 畸形在临床诊断中的认识水平.方法 对1例伴有脑脊液耳鼻漏的Common cavity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诊疗过程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Common cavity畸形自幼听力下降,可伴有脑脊液耳鼻漏或脑脊液耳漏,自幼常反复发作脑膜炎;常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脑脊液鼻漏、化脓性脑膜炎,因此容易导致漏诊.结论 自幼进行性听力下降或全聋,反复发作不明原因的脑脊液耳鼻漏,伴反复发作脑膜炎者应疑及此病,颞骨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5.
<正>脑脊液细胞学是对脑脊液细胞的形态学研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关于脑脊液细胞学的报道并不少见,但对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诊断价值却鲜见报道,因此我们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神经病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推广脑脊液细胞学的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诊断水平,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拟订于2011年10月17~23日在南京举办脑脊液细胞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常见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表现,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病毒抗体特异性指数对临床诊断的病毒性脑炎进行病原学诊断,获得三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脑炎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EB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设立非病毒性脑炎组为对照组。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EB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进行动态观察,分析比较脑脊液细胞学表现的差异;并且把脑炎组与对照组的脑脊液细胞学的异常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脑脊液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和红细胞吞噬细胞;EB病毒性脑炎和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符合一般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即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象-淋巴样细胞反应。脑炎组与对照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类型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出现红细胞是一个特征性的现象;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神经病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推广脑脊液细胞学的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诊断水平,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拟订于2011年10月17~23日在南京举办脑脊液细胞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9.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附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磁共振特点,血清、脑脊液变化及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脑膜血管型梅毒4例,脊髓痨1例,麻痹性痴呆1例,脑膜梅毒1例。头颅MRI异常6例,脊髓MRI异常1例,但无明显特异性。治疗后脑脊液蛋白、细胞数下降,血清及脑脊液TPPA无明显下降,血清及脑脊液RPR有不同程度下降。经青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6例有效,1例出院2个月后复发。7例均未发生吉-海反应。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极易误诊,脑脊液检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n=20)和非颅内感染患者(n=20)的脑脊液和血液样本,检测脑脊液和血清PCT,脑脊液和血液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感染组脑脊液和血清PCT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和白细胞计数诊断敏感性较高(95%、90%),脑脊液和血清PCT诊断特异性较高(90%、80%).脑脊液PCT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血清PCT呈显著正相关(r=0.729,P=0.000;r=0.679,P=0.000). 结论 脑脊液PCT、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血清PCT在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均有意义,其中脑脊液PCT较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误诊率更低,较血清PCT敏感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导管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共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4—70岁,平均40.6岁。其中颅内感染12例,脑脊液切口漏6例,脑脊液鼻漏3例,脑积水2例。引流治疗前意识清醒21例。治疗前均无明显颅高压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脑膜炎87例临床及脑脊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几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南京脑科医院8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脑脊液(CSF)变化、影像学改变及其转归。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多以头疼、发热及脑膜刺激症为主,缺乏典型结核中毒症状;87例患者头颅CT或MRI资料,其中38例检查有异常发现。87例患者中4例院内死亡,6例转外院。83例患者中,60例随访到,失访率27.7%。随访时间从1到4年,平均2 0.18年,10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并发症,8例死亡,42例临床治愈。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转归和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其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进行动态观察,反复做腰穿脑脊液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非常重要,对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的可做诊断性抗结核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增多,造成了临床诊断结脑的困难。现报道我科收治的2例脑脊液表现为血性的结核性脑膜脑炎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临床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0例不典型SAH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SAH 40例初诊为高血压10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血管性头痛6例,脑出血2例,小脑肿瘤4例,散发性脑炎3例,精神病3例,癫癎3例,急性胃肠炎2例.脑脊液为血性者13例,黄变者15例,无色清亮者6例,分别可见大量红细胞、吞噬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结论开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熟练掌握SAH各期细胞学变化规律,抓住脑脊液各期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才能提高SAH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脑膜癌病的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膜癌病是指脑和脊髓软膜的弥散性癌转移。临床诊断一般较困难,以往多在死后尸检确诊。近年来随着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开展,本病患者生前即可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1985~1990年经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20例脑膜癌病(包括1988年报告的9例)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并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多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量化标准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6例急性细菌性和 3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别比较其临床症状、外周血像 ,血糖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糖的检测结果。结果 从临床症状和外周血像上很难鉴别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 ,但当脑脊液的糖 <1.7mm ol/ L、脑脊液白细胞总数 >2 0 0 0× 10 6/ L、中性粒细胞数 >10 0 0× 10 6/ L、蛋白 >2 .0 g/ L、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 <0 .35时应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上述指标鉴别两者的敏感性依序为 :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脑脊液糖、蛋白和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结论 上述量化标准有助于提高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而脑脊液异常是诊断神经梅毒的必要依据之一.现对我院神经内科于2000-01~2009-12收治的3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如下,并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脊液的检测特点,探讨脑脊液对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效诊断价值,了解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流行性重型乙型脑炎脑脊液特点,流行季节和临床表现.结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脊液压力>200 mmH2O者6例;蛋白轻度增高12例;细胞计数>100×106个/L者6例;血清学、脑脊液抗体检查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22例.13例治愈,5例好转,2例留有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 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特征是压力升高、白细胞数、蛋白轻度升高,持续压力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生化异常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化改变对于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的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结脑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改变与其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结脑患者的脑脊液糖降低率为 73 3 % ,氯化物降低率为 72 1% ,蛋白质升高率为89 5 % ;脑脊液生化异常项目越多 ,其临床症状越严重 ,但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脊液生化改变对于结脑的诊断、病情评估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膜癌病68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68例确证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仅15例患者的头部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脑脊液压力均增高,细胞数增多45例,常呈中-重度增加,并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增加为主,68例患者在脑脊液中均发现肿瘤细胞。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检查尤其是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而进行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