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肌炎、皮肤炎从脾湿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多发性肌炎(PM)、皮肤炎(DM)。从中医角度定位论治PM/DM。PM/DM证属中医之痹痿,早期为痹,后期为痿,脏腑辨证以脾为主,病因辨证以湿为主。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观察舌象和脉象以及病程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年龄50~70岁以阴虚燥热者为多,70岁以上以阴阳两虚为主。病程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5 a者居多。阴虚燥热组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为主,气阴两虚组以舌红、苔少、脉濡细数为主,阴阳两虚组以舌淡胖、苔白腻、沉迟脉细为主。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舌象脉象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证候的认识。用客观的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 60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频数高低依次为咳嗽、发热、咳痰、乏力、肌肉酸痛、气短、胸闷憋气、咽痛、咽干、口渴、头痛。舌质主要见淡红舌、红舌和黯红舌;舌苔主要见黄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濡脉、浮脉。中医证型频数高低依次为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温邪犯肺证、湿毒血瘀证。男性患者以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为主,女性患者以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常见。20~29岁患者以寒湿犯肺证为主,30~49岁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多,50~59岁以肺脾气虚证为主。发病时间3 d者,以寒湿犯肺证多见,3~7 d者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多见,7 d者以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为主。结论甘肃地区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湿热郁肺证最为常见,其次为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等。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患者中医证候存在差异性,其病机演变为寒湿向热郁夹湿、热毒进展,后期出现肺脾气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制定证候调查表,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296例尿石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统计舌象、脉象、症状体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证候特点。结果:(1)舌象分布中,出现频率在20%以上的单一舌象为白苔、红舌、厚苔、腻苔、黄苔。脉象分布中,出现频率>20%的单一脉象为细脉、弦脉、滑脉、沉脉。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体征共27项,腰腹部疼痛及恶心、尿频、血尿、小便不畅等急性发作期特征症状相对较多,其余以寒热、二便和消化类症状较为常见。(2)14条强关联规则中,5条为阳虚、寒湿类证候表现,4条为阴虚、热证类证候表现,1条为肾虚类证候表现,3条为肾绞痛及伴随症状。(3)因子分析共提取16个公因子,代表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脾肾为主,病性证候要素以阴虚、阳虚、湿、热为主,并常见虚实夹杂。聚类分析共获得6类证候,代表的主要证型分别为肾虚湿瘀、气滞热结、阴虚湿热、脾肾阳虚、脾虚湿热、湿热内蕴。结论:尿石症患者证候表现以寒热、二便、汗出和消化道症状常见,虚证类证候主要为阴虚、阳虚、肾虚、脾虚,实证类证候主要为湿、热,虚实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对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6例PM、DM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型、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归纳分析。结果:PM、DM以四肢无力、肌肉疼痛、肌力下降、纳差、皮肤皮疹、神倦、眠差等脾虚症候多见。辨证分型PM以湿热浸淫,虚实夹杂及脾胃虚弱,痰瘀阻络型为主;DM以气阴两虚,湿热型居多。用药频数健脾益气药最多,但两者侧重不同。PM除健脾益气药外,较多为祛湿药,DM则清热养阴药使用较多。结论:脾气亏虚,湿热内蕴可视作PM的基本证型。刘氏五妙散的组方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雨竹  姜威 《光明中医》2023,(15):2920-2923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采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回顾性临床研究调查表”,收集35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中医症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舌象、脉象特点。结果 35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出现22个中医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关节卒然红肿热痛和拒按。舌象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有舌质红、舌紫暗、苔黄腻、苔薄黄,频率在33.15%~47.19%之间。脉象方面,患者出现滑数脉,缓脉、细数脉、弦细脉的患者较少见。中医证型分为4种,最常见是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和痰浊阻滞证次之,肝肾阴虚证最少见。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湿热蕴结证多见,临床治疗时应注重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105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人口学资料、主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证候要素等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基本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症状分布前10位的依次是:咳嗽、乏力、纳差、痰白、喘憋、胸闷、眠差、气短、胸痛、痰少;舌象与脉象分布前5位的依次是:苔白、舌红、舌暗、脉细、苔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痰湿、血瘀、阴虚、阳虚、痰热、气滞、血虚;聚类分析共聚为6类,其证候之间相似系数均较小.结论 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构成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寒湿困脾、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肝脾不调是其6种基本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特点。方法:依据文献调研结果制订中医证候调查表,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头晕、头胀、不寐、肥胖、口干、目干、心悸等为多见;舌象以暗红舌、红舌多见,薄苔、白苔为常见苔质;弦脉为常见脉象。证候以阴虚阳亢、瘀血阻络最为常见,气阴两虚最为少见;证素以阴虚、血瘀、痰浊、阳虚比例较大。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为虚证以阴阳两虚为主,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且虚证多于实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4月3日北京市小汤山定点医院收治的北京市境外输入轻型及普通型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41例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依次为咳嗽、发热、流涕、咽痛、鼻塞、胸闷、乏力、脘痞、头痛、咳痰。舌质主要见红舌和淡红舌为主;舌苔主要见白腻苔、黄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数脉、濡脉。中医证型依次为疫毒袭肺证、湿邪郁肺证、风热犯卫证、湿阻肺胃证。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疫毒袭肺证最为常见,病邪以湿邪为主体,但易化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我院130例COVID-19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分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130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发热、胸闷、喘气、乏力、咯痰为主,舌象以红舌、白厚苔或黄腻苔多见,脉象以滑数脉、浮数脉多见。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寒邪袭表证、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男、女性患者均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3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36岁~5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56岁~7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较多,≥76岁患者以湿热壅肺证为主。发病时间≤3 d时,以寒邪袭表证为主,在4 d~7 d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在8 d~14 d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发病时间≥15 d时,以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为主,可出现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讨论:我院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以湿热为主要病机,演变规律为湿邪袭肺向湿热壅肺、痰热壅肺传变,若日久失治,则向疫毒闭肺、气营两燔证传变,治疗应及时将病邪阻断在卫气营,避免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传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