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获取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数码图像,观察患儿的双眼水平、垂直眼位,对眼球运动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垂直肌功能异常的类型。采用特殊电脑软件,分析得出水平斜视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结果:6例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歪头实验( )。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24-43度,合并单眼或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全部病人在手术后,4例病人水平斜视与垂直斜视获得矫正。2例病人术后残留内外斜。结论:引入数码影像分析手段,有助于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诊断。先天性内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病人,早期手术时,垂直斜视与水平斜视可以一并进行。  相似文献   

2.
下斜肌减弱术在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在不同类型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效果及手术选择的基本原则。方法分析近2年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患者65例(82眼),根据垂直斜视的度数分别行下斜肌截腱术,下斜肌后徙转位前徙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前徙联合上下直肌徙后术。结果垂直斜视的治愈好转率达89.1%,行断腱术者60眼,平均矫正8.33±4.25°;转位术18眼平均矫正13.45±5.91°;联合术4眼,平均矫正22.00±9.79°。术后46例代偿头位改善或消失,66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改善或消失;术后出现同时视者22例,建立融合功能者5例,获得立体视觉者3例。结论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先天性麻痹性垂直斜视的首选术式,该术式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术后早期疗效明显,有一定促进双眼单视恢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双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下斜肌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双眼垂直偏斜角为15△~30△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治疗,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期手术矫正,观察手术前后其原在位垂直斜视度、头位变化、下斜肌亢进程度。结果:患者26例垂直偏斜角为15△~25△的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术,全部治愈,代偿头位消失。1例双眼垂直偏斜角为>25△的患者行双下斜肌前转位术后,残余部分双下斜肌功能亢进,欠矫度为7.8△,行二期双下直肌后徙术后,垂直斜视好转,代偿头位明显改善。1例伴外斜视患者同时行水平肌手术后出现眼球外展轻度受限,能过中线。结论:对伴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原在位垂直斜视度较大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双眼下斜肌前转位手术矫正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且适用于双眼不等量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下斜肌肌腹转位(IOBT)术在单眼下斜肌轻度亢进伴小度数垂直斜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9/2021-08在我院行IOBT术的患者,纳入标准为单眼下斜肌轻度亢进(2+及以下),并伴有轻度非共同性垂直斜视(4~9PD)。水平斜视按照常规手术量和方式设计,同期单侧下斜肌亢进眼行单眼IOBT术。观察手术前后水平斜视度、垂直斜视度、侧方注视位垂直斜视度、黄斑视盘夹角及下斜肌亢进程度等。

结果:纳入病例共16例16眼,年龄4~39岁。1例为先天性内斜视术后5a,单眼上斜肌轻度麻痹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余15例均为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伴水平斜视。随访时间为3~6mo。术前和术后平均下斜肌亢进程度分级分别为+2.00(2.00,2.00)级和0.00(0.00,0.00)级(Z=-3.704,P<0.001),平均改善2.00(1.25,2.00)级; 水平斜视度从术前69.13±25.86PD减少到术后2.75±2.59PD(t=9.929,P<0.001); 第一眼位垂直斜视从术前7.44±1.32PD减少到术后1.00±1.21PD(t=22.335,P<0.001),平均矫正上斜视为6.44±1.15PD; 侧方注视垂直斜视从术前12.44±2.73PD减少到术后3.00±2.13PD,平均矫正9.44±2.73PD(t=13.819,P<0.001)。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DA)术前为-8.85°±6.53°,术后为-6.49°±7.01°(t=-2.384,P<0.001),平均减少2.36°。未见术后过矫及下斜肌功能不足等并发症。

结论:IOBT术对矫正单侧轻度下斜肌亢进伴小度数垂直斜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V型斜视中往往伴有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 ,其常规手术方法是通过减弱和 /或加强内外直肌矫正水平斜视 ,同时行双眼下斜肌减弱术以改善或消除 V型斜视。临床上 ,部分病人为非对称性斜肌功能异常 ,采用何种手术消除这种不对称 ,有效的解决术后代偿头位和原在位的垂直斜视 ,我们对 2 4例非对称性斜肌异常 V征组和 2 0例对称性斜肌异常 V征组进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自 1996年 12月~ 2 0 0 0年 2月我科住院手术病人 ,年龄 2~ 37岁 ,平均年龄 9岁 ;非对称性斜肌异常 V征组 :外斜 V征 15例 ,内斜 V征 9例 ;女性 12例 ,男性 12例 ,共 2 4例…  相似文献   

6.
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主要以上斜视和代偿头位为特征,其治疗方法为早期手术矫正,手术设计以原在位垂直斜角≤15△行患眼下斜肌减弱手术,垂直斜角≥25△行患眼下斜肌减弱和健眼的下直肌后徙术[1].本文总结原在位垂直斜角在15△~25△之间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12例12眼行下斜肌转位术,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arada—Ito手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的效果。方法对10例(先天性9例,外伤性1例)头位倾斜严重(向麻痹眼对侧肩倾斜≥20°)的上斜肌麻痹患者施行Harada—Ito手术。双马氏杆检查原在位≥10°外旋斜视5例;不能很好配合主观检查,用三棱镜中和垂直斜视后代偿头位无明显改善者5例,术中以移位后的前部上斜肌纤维有一定张力为准。结果代偿头位消失6例,改善4例,外伤性1例视物倾斜及复视消失。结论Hara-da—Ito手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表现的外旋斜视和严重代偿头位效果确切良好,不能配合主观旋转斜视检查、三棱镜中和垂直斜视后代偿头位无改善者可以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斜肌后固定术在下斜肌亢进合并小角度上斜视以及V型斜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 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下斜肌后固定手术的患者 资料16例(22眼),8例为单眼上斜肌麻痹合并下斜肌亢进,2例为水平斜视合并原发单眼下斜肌亢进 +,6例为V型斜视(3例外斜V征,3例内斜V征)合并原发双眼下斜肌亢进(+~++)。10例患者原在 位轻度上斜视(≤5 PD)。合并水平斜视者均同期予以矫正。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 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V征程度以及眼底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例上斜视患者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4.9△±1.0△,术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0.1△±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P<0.001)。V征合并双眼下斜肌亢进组术前上转25º和下转25º斜视度 差值为18.3△±3.2△,术后上转25º和下转25º斜视度差值为1.7△±2.3△,减小了16.6△±2.1△;6例V 征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DA)为13.1°±4.3°,术后FDA为5.4°±3.4°,减小了 7.7°±0.9°。上斜肌麻痹组术前FDA为10.6°±4.2°,术后FDA为4.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 P<0.001)。术前下斜肌亢进程度为1.5(+)±0.5(+),术后下斜肌亢进程度为0.1(+)±0.4(+)。结论: 单眼下斜肌后固定术可以减弱下斜肌亢进并矫正小度数上斜视,双眼下斜肌后固定术可以矫正轻中 度下斜肌亢进并改善V征。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患眼上斜视和代偿头位为特征,常合并DVD,手术设计以减弱患眼亢进的下斜肌为主,如垂直斜视在10△~15△选用下斜肌后徙术,15△~25△选用下斜肌前转位术,大于25△,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本文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4年间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斜视度在15△~25△的患者,采取下斜肌前转位术的资料齐全的51例患者,随访发现,有10例出现抗上转综合征(发生率19%),经随访观察6个月,症状无好转,7例行下斜肌探查+断腱+部分切除术,术后眼位满意,达到改善外观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合并斜视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设计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合并斜视的先天性眼球震颤19例.分别应用Anderson法,Parks法,并添加斜视手术量.手术设计既要考虑到其静止眼位的位置、方向和度数,又考虑到斜视的性质、和斜视度,在主导眼上矫正代偿头位,在非主导眼上矫正斜视.结果 代偿头位治愈17例,好转2例.斜视矫正:正位18例,外斜欠矫1例.视力提高19例.前方眼球震颤消失9例,好转10例.部分双眼视功能有所好转.结论 合并斜视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在主导眼上矫正代偿头位,在非主导眼上矫正斜视.采用合理的手术设计,可获得较好地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Yu XP  Mai GH  Yu HY  Chen JC  Deng DM  Lin XM  Wu HP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7):585-589
目的探讨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3例因V征斜视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斜肌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状态。平均随访时间为8.2个月。结果62例(98.4%)患者合并双眼或单眼下斜肌功能亢进(+2或+3),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1例患者合并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仅行水平直肌后退缩短术。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为25.6△,随访末期为4.5△。48例外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外斜)37.2△,随访末期为(内斜)3.4△,其中38例(79.2%)患者的斜视度数<±10△;15例内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50.6△,随访末期为(内斜)2.4△,其中11例(73.3%)患者的斜视度数<10△。术后21例(33.3%)患者恢复立体视功能。结论V征斜视患者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V征斜视,常规斜视矫正方法可有效矫正水平斜视;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垂直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垂直斜视病例43例,其中麻痹性斜视33例,垂直性分离性偏斜(DVD)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例。检查双眼和单眼运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遮盖试验及同视机检查垂直和水平斜视角,垂直斜视角3△~60△,水平斜视角10△~70△,作牵拉试验和Bielschowsky头位倾斜试验。手术一期完成31例,二期手术12例。手术选择在高位眼,麻痹眼及非注视眼。上斜肌麻痹26例行单侧或双侧下斜肌减弱术,5例行下斜肌和垂直直肌手术。1例上直肌麻痹行对侧眼下斜肌后退术,另1例行同侧眼下直肌后退术。8例DVD均采用一眼或双眼上直肌等量或不等量后退,后退量为6~9mm,合并下斜肌亢进的同时作下斜肌减弱术,其中1例行下斜肌转位术。2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行下直肌后退术。结果40例病人第一眼位正位,复视消失。2例DVD患者术后明显改善,1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术后垂直斜视8△。结论垂直斜视的手术起点是垂直斜度大于10△,在斜度最大视野内起作用的肌肉上手术,垂直斜视矫正应保证正前方及前下方注视野,手术宜选择在高位眼,麻痹眼及非注视眼上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 IOOA)的水平斜视合并V征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8例伴有IOOA的水平斜视合并V征的病例,对手术前后的斜视度,向上、下25°注视眼位的斜视度差,斜肌功能进行了总结。结果 57例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同时行下斜肌减弱术;1例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仅行水平直肌后退缩短术。术前向上、下25°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为24.5△,随访末期为5.4△。58例患者中,外斜44例(75.9%),术前原在位外斜度45.8△,内斜14例(24.1%),术前原在位内斜度40.5△,术后水平斜视度平均为6.8△,术后IOOA减弱或消失,手术矫正效果满意。结论 V型斜视患者多合并原发性或继发性的IOOA,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V型斜视,常规斜视矫正方法能有效矫正水平斜视。  相似文献   

14.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简称DVD)合并水平斜视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DVD合并水平斜视手术治疗的病人。结果16例病人中9例行分期手术。合并内斜视10例:水平正位9例、1例欠矫5°,垂直眼位9例正位、1例欠矫5°;合并外斜视6例,水平正位5例、1例过矫5°,垂直眼位正位。有代偿头位者消失。结论分期手术是DVD合并水平偏斜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35例A型斜视患者,依据是否有上斜肌亢进、亢进程度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行上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原在位水平斜视行常规水平肌手术矫正.观察手术前后眼位、上斜肌功能及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结果 35例A型斜视患者中,13例行上斜肌减弱术,22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上斜肌亢进为A型斜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斜肌减弱术及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是矫正A型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在上斜肌亢进明显时,前者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斜肌劈开延长术治疗A型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例病例研究。收集A型斜视患者7例,均行双眼上斜肌劈开延长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随访4~10个月。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第一眼位水平斜视度、A征程度、眼底旋转程度。上斜肌亢进分级为+1~+4。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矫正至正位,水平斜视度在±10△之内。A征均治愈。上斜肌亢进程度由术前平均+2改善至术后平均0;眼底照相结果显示,由术前平均内旋2.5°,改善至术后平均外旋2.0°,没有患者表现为主观外旋。2例术前有代偿头位的患者,术后代偿头位消失。患者术前均无垂直斜视,术后亦未出现垂直斜视。结论上斜肌劈开延长术可有效改善A型斜视和上斜肌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上斜肌减弱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外展过强型外斜视行双眼外直肌后退 ;辐辏不足型外斜视行双眼外直肌后退 ,单眼内直肌缩短 ;对伴下斜肌或上斜肌亢进者行部分切除或鞘内断腱 ;对伴DVD者 ,外斜矫正术后 3个月再次矫正 ;若垂直斜度≥ 2 0 △ 伴下斜肌亢进者 ,可同时行下斜肌转位手术。结果 随访 1 4例 ,时间平均 2 5年。眼位正位、眼球运动正常者 9例 ;残存外斜者 4例 ,外斜度 1 5 △ ~ 3 0 △ ,再次行手术矫正 ;DVD 1例未再手术。 6例有同时视 ,其中 2例有融合知觉 ,1例有 60 0″立体视。结论 先天性外斜视的临床特征为 :发病早 ,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即有 ;可为基本型、辐辏不足型或分开过强型 ;可伴下斜肌或上斜肌功能亢进、DVD ;多数病例外斜程度≥ 3 0 △ ;除有先天性近视、远视及弱视外 ,视力较好 ;双眼视觉的建立和完善较差。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外斜视的最佳方法 ,手术时机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V型斜视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998年3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对777例水平斜视手术中48例V型斜视的治疗结果。48例V型斜视年龄最小5岁,最大26岁,5-14岁25 例,15-26岁23例,男29例,所有病例均用三棱镜或同视机检查九个方位斜视角,所有病例均伴有单眼或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43例眼底照像检查除5例7眼未查出外旋外,余均为外旋。同视机检查均无双眼单视功能。均行单眼或双眼下斜肌后徙或前转位术,同时行单眼或双眼内外直肌后徙和/或缩短术矫正内外斜视。术后随访时间 1-24月,平均10月。结果 V型斜视占水平斜视的6.17%。引起V型斜视的常见原因为斜肌功能异常,包括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28例(58%),先天性上斜肌麻痹20例(42%)。手术治疗1例欠矫外,余均正位,98%,获得满意效果。22例(45.8%)获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V型外斜多于V型内斜,斜肌手术是矫正V型斜视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3-01/2007-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V型外斜视患者,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4~27(平均13.2)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mo~4a,V征向上向下注视的斜视度之差最小为15△,最大相差100△,其中15~50△者85例,>50△者8例,第一眼位斜视角在-20~-110△,术前行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者18例。手术根据有无斜肌异常和V征的程度,在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选择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下斜肌部分切除并水平直肌垂直移位三种术式。结果:采用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和水平直肌附着点移位均取得满意效果,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适应于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型,垂直肌移位术适应因无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84例,V征消失者87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达49例。结论: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常合并水平斜视,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可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手术不仅可以矫正眼位,而且有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有斜肌功能亢进的A-V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对54例患者行下斜肌或上斜肌减弱术+水平肌手术,观察手术后眼位及斜肌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A-V征均得到矫正,9例有代偿头位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尚残留轻度水平斜视。结论斜肌减弱术是治疗伴斜肌功能亢进的A-V综合征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