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房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自身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源性传播病原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特殊病原体,因致病力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当前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学方面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患有血源性疾病的病人,感染的机会较大,而产房医务人员更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做好自身防护不仅可避免疾病的侵蚀,同时也关系到所接触其他产妇的健康。作为一名产房的监控护士,对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感染的体会很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广大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热点。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安全意识,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报告内镜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表现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知识缺乏;医疗单位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可采取如下措施保证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改善医疗环境,改革并使用安全医疗器具,使用防护屏障。规范污染锐器的处理,普遍接种乙肝疫苗,意外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做好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4.
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艾滋病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现探讨医护人员面临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强调职业暴露重在预防,提出了安全防护对策,采取相关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确保医护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产房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使护理人员全面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探讨自我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孙念梅  熊颖  周敏 《吉林医学》2011,(21):4501-4501
目的:通过分析产房人员职业感染危害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平产分娩产妇的一般资料,了解造成产房人员职业感染危害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比较采取措施前后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针对危险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整改措施,制订和严格实施各项预防产房人员职业感染危害的规章制度,大大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比较采取措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房人员职业感染危害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方面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改措施,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提高产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融洽护患的关系,使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障,赢得了医疗市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提高对口腔专业各种风险因素的思想认识,根据医院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专业医护人员防护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发生,树立双向保障医患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正确实施医疗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的120名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防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占比为59.2%,未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占比为40.8%;职业暴露心理状态多表现为稍有不舒服;在被污染锐器损伤后,多采取简单处理。结论:为了提升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可以从医学院校、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等方面提升对职业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98名(麻醉医生34名、手术室护士64名)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认知与行为调查.结果:98名医护人员中有78.6%的人员不知道标准预防的内容.还有部分人员不知道特殊感染的防护及处理原则、不知道医疗垃圾的分类与处置等.有20%~89%防护行为缺失或不当.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防护知识缺乏,防护行为缺失或不当,应加强职业防护强化教育,制订并切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为卫生行政监督提出对策。方法:对60名血液透析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前、培训后各进行1次"血液透析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情况"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培训前、培训后对预防的概念、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职业暴露与规范操作等方面的认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随时戴手套的习惯、被刺伤后立即清洗伤口、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方面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各项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诊疗和护理艾滋病患者过程中,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HIV机会。方法:对医院内可能引起HIV感染的环节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学习,督促各级医护人员严格操作规程,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是预防HIV感染的关键。结论:严格控制HIV感染的环节,遵守操作规程,就可有效预防医护人员HI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内镜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内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由内镜导致的医源性感染和伤害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内镜室工作人员,除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和伤害外,还应注重自身保护,防止来自病人和医疗器械方面的感染和伤害.本就内镜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医疗活动中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方法:抽取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情况调查。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者经及时处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染,及时有效的评估和有效的用药是避免职业暴露发生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职业安全和防护是近年来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病人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同样,医护人员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旨在提高助产人员对职业暴露危险性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减少助产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助产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钟颖  殷勤  王鸿健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32-2033
目的:探究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通过对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对比分析,探讨其防护措施。结果:精神科医护人员较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具有更广泛的职业危害(P〈0.05)及多种防护措施。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所面对的众多的职业危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应积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防护,从而使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付远兰 《大家健康》2013,(21):192-193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无菌达到要求与否,关系到母子两条生命的安全,因此产房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确保母子健康,有效预防新生儿破伤风、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助产士是医院易受感染的高危群体,经常接触到多种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危害着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关注并降低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势在必行.方法 探讨医院助产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职业性劳损、社会心理因素等,从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化学消毒剂的防护、物理因素、个人防护、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结论 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以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感染杂志》2006,6(6):558-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