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行新法接生后,发达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已完全绝迹,但在贫困的山村,此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较高.为了探讨有效方法,我院于1994年l月~1996年2月试用了灭滴灵佐治本病23例,并随机选择1992年1月~1994年1月未用灭滴灵佐治的25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8例均系1992年1月~1996年2月住院患儿,全部病例均来自边远的山村,均系土法接生儿,具有典型牙关紧闭,苦笑脸、肌张力增高,四肢抽动或呈阵发性强直性痉挛,一经刺激即引起痉挛发作.严重病例可出现角弓反张.阵发性发绀.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7.25±1.50天,  相似文献   

2.
重型新生儿破伤风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海碧 《右江医学》2009,37(4):459-460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不洁分娩造成了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疾病中的重症、危症,其病发症多,死亡率高。随着我国城乡推广新生儿新法接生及预防注射,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边远农村及山区、外来打工人员经济拮据及违法生育情况下,私自接生者发病仍不罕见。我科2005~2008年收治重型新生儿破伤风15例,现将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探讨降低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泉州市2005年~2009年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泉州市2005年~2009年176例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均是旧法接生,93.75%为计划外妊娠。结论:不安全接生是导致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以及健康宣教,普及住院分娩、新方法接生是目前预防和消除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破伤风8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南生 《广西医学》2007,29(5):756-757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预后差,死因大多为喉痉挛窒息、严重肺部感染及全身衰竭.我院1996年2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86例,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儿均符合1990年8月卫生部颁布的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标准,男59例,女27例,均为足月顺产儿,大多数来自农村,旧法不洁接生.潜伏期3 ~23 d,大多数为7 d,均在起病后48 h内入院.全部病例出生时均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黄丽芬 《广西医学》2001,23(6):1532-1533
新生儿破伤风现仍是对新生儿威胁较大的疾病 ,至 90年代 ,国内外报告病死率 6 0 % 〔1、2〕。大多数在痉挛期死亡 ,主要是频繁抽搐导致窒息及衰竭致死。我院 1995~ 2 0 0 0年收治重型新生儿破伤风5 6例 ,诊断标准根据新生儿破伤风防治方案〔3〕。治愈率 91 1% ,病死率 8 9%。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病例来自农村 ,4 8例 (85 7% )为旧法接生 ,7例 (12 5 % )为农村卫生员接生 ,1例 (1 8% )在医院接生。临床表现均有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及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伴发绀。住院期间发热 4 9例(87% ) ,其中 2 4例 39℃以上 ,体温过…  相似文献   

6.
谢超  陈长  李放军 《当代医学》2007,(10):103-104
目的 了解湖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1996~2006 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1999年以来湖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我省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湘西、湘南地区.目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较低,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病例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分别为2.32:1和2.57:1.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中,在家不洁分娩和无TT免疫史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湖南省经过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工作,有效降低了发病率,但实现消除的目标还有距离.  相似文献   

7.
谢超  陈长  李放军 《当代医学》2007,(19):103-104
目的 了解湖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1996~2006 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1999年以来湖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我省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湘西、湘南地区.目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较低,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病例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分别为2.32:1和2.57:1.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中,在家不洁分娩和无TT免疫史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湖南省经过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工作,有效降低了发病率,但实现消除的目标还有距离.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自普及新法接生及施行孕妇疫苗接种以来,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旧法接生在边远农村中仍时有发生,以致新生儿破伤风仍偶有发生.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3例重型破伤风,均合并肺炎、呼吸衰竭,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均痊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波市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0—2003年新生儿玻伤风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35‰—0.65‰。在家中出生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5.2%。由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及孕妇自己接生的病例占总病例的96.5%。结论应重点监测流动人群,尽可能动员孕妇住院接生或采用科学的消毒接生方法,及时发现育龄期妇女并给予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2月收治新生儿破伤风 2 2例 ,均系旧法接生和接生用具消毒不严而引起感染。其中死 4例 ,病死率 18.2 % ,治愈 15例 ,占 6 8.2 %。通过对 2 2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认为做好呼吸道管理 ,同时采取综合护理疗法 :即控制痉挛 ,抗感染 ,加强支持疗法和基础护理 ,及时正确使用镇静药 ,对降低死亡率 ,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接生时被破伤风杆菌污染或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断脐感染,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普及,科学接生已成为普遍现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逐渐下降.但由于接生包消毒不彻底、没有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新生儿脐部感染等,也有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出现.我院近2年收治8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旧法接生致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红英 《右江医学》2008,36(6):777-778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七日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但我市农村无计划生育及旧法接生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因此新生儿破伤风仍较常见。发病原因主要是在接生时,应用被破伤风杆菌污染而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断脐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本病常有吞咽、张口困难,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甚至死亡。控制痉挛、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13.
陆建南 《广西医学》2001,23(3):675-676
窒息和呼吸衰竭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原因的60 %以上(1) ,积极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的关键。 1 998~ 2 0 0 0年我院对重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在其它治疗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及时行气管插管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新生儿破伤风 2 2例均按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的分型标准(2 ) 进行诊断 ,其中男婴 1 5例 ,女婴 7例 ,足月儿 2 1例 ,早产儿 1例。生后 4~ 7天发病 1 6例 ,8~ 1 2天发病 6例。全部病例均为旧法接生 ,有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频繁严重的痉挛等临床表现。合并喉痉…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1999~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原因和病例的流行学特征,为调整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与急性弛缓性麻病例监测系统运行同时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按国标GB诊断病例,所有监测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所有资料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EPLlinfor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南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报告病例共403例,其中发病主要集中在历年发病率≥1‰的陵水、东方、保亭、三亚、琼中、五指山、屯昌等少数民族地区。本地居民产妇在家不洁分娩,经未接受培训的人员接生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占89.8%,流动人口发病占18.36%。所有母亲几乎均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TT)。结论海南省经过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有效降低了发病率,但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妇对生育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破伤风五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福英 《右江医学》2001,29(4):316-316
我院 1993~ 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 5例 ,治愈 3例 ,自动出院 2例 (其中 1例出院 1天后死亡 )。现将有关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7天 ,父母均为外地在本地打工的农民。感染途径均为旧法接生脐部感染 ,潜伏期 4~ 6天。发病 2 4小时出现痉挛者 4例 ,另 1例发病后立即入院治疗 ,当时尚无抽搐。病程中合并肺炎 4例 ,硬肿 3例 ,高胆红素血症 1例。2 .治疗措施 ①控制痉挛 :根据病情选用鲁米那 10mg/kg·次 ,达负荷量时改维持量。冬眠灵 0 .5~ 1mg/kg·次 ,安定 0 .3~ 0 .5m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为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1~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6.00‰,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0.74‰,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28.60,P〈0.005)。结论 如何管理好流动人口的计划外生育,加强优生优育和新法接生的宣传教育,打击非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控制和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兴宁市1999~ 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东省兴宁市1999~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NNT)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9~2003年兴宁市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报告NNT10例,其中本地人口病例4例,流动人口4例,外地前来就医2例,病死率20%。本地发生病例8例分布于本市7个镇。7月病例最多,占40%。发病日龄集中在出生后5~7d。结论 今后应继续推广住院分娩,普及新法接生,加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妇幼保健工作,宣传新生儿破伤风防治知识,革除产妇野外分娩的陋俗,有计划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工作,继续做好NNT疫情监测工作,巩固兴宁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流市新生儿破伤风(NNT)流行特征,为消除NNT提供防治策略依据。方法对北流市1999-2006年NNT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6年共报告NNT146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67-1.39‰活产儿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无明显的发病季节高峰。男婴远多于女婴,产妇住院分娩的占5.48%,在家分娩的占94.52%,患儿由未经培训人员接生的占86.98%,所有母亲均无明确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结论旧法接生和产前未注射TT是NNT发病的主要因素。推广住院分娩率,加强新法接生培训,对育龄妇女接种TT和加强NNT监测,是消除NNT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蔡日东  陈夏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66-1267,1269
目的 分析深圳市松岗街道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情况,为松岗街道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用回顾性和PPS方法调查,分析1999~2006年松岗街道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流动人口住院分娩率情况.结果 8年中,共有孕产妇16 248人,其中流动孕产妇占74.07%;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P<0.05);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逐年下降(P<0.05);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占总分娩比例逐年上升(P<0.05).结论 1999~2006年松岗街道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逐年下降,地下接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因素,仍需加大对流动孕产妇健康教育力度和黑诊所的监管力度,坚决执行贫困孕产妇救助计划.  相似文献   

20.
23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斯楠  杨媛媛 《医学文选》2003,22(6):970-971
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在出生时由于不注意无菌操作 ,脐带处理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不及时抢救 ,护理不当 ,其死亡率较高。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 2 3例。其中男 2 0例 ,女 3例。患儿均来自农村 ,全部旧法接生 ,发病年龄 5~ 1 2 d,其中 5~ 7d发病 1 7例 ,治愈 1 2例 ,未愈自动出院 2例 ,死亡 3例 ;8~ 1 2 d发病 6例 ,全部治愈。1 .2 临床表现 主要为拒乳、哭闹 ,随之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四肢抽搐或强直性痉挛 ,喉肌和呼吸痉挛可引起窒息、青紫。全部病例均有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