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孤立性纤维瘤(SFT)CT、MR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病例,11例SFT患者行CT平时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另2例仅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3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全部为单发病灶,位于胸部10例,发生在肾脏、前列腺、下肢各1例。肿瘤直径2.8~22.0cm,直径 ≤ 7cm 6例,> 7cm 7例,平均9.6cm。11例行CT检查的病例,6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密度相对均匀或略不均匀,5例巨大病灶多呈分叶状,内可见不规则坏死区,坏死面积相对较小,1例出现中央斑点状钙化。CT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或地图样强化。3例行MR检查的病例,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2例呈低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检查病灶显著强化。结论 胸膜外SFT与胸膜SFT表现类似,CT、MR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显示肿瘤在T2WI上有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时,可提示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本病认识不足是术前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炜  黄祖平  郑虹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94-1295
例1女,49岁。因间断性头晕6个月于2012年3月11日入院。体查:神消,双侧眼球运动自如,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影像学检查:MRI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右侧颞枕交界部不规则异常信号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巨大胸膜肿瘤手术治疗方式的认识.方法 分析总结23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为巨大胸膜肿瘤.1例复发性巨大肿瘤因严重侵犯周围器官,为完整彻底切除肿瘤而采用了正中切口+侧胸后外侧切口,术中出血量大,约达8000 mL.其余22例均采取肿瘤所在侧胸腔侧胸后外侧切口.结果 23例胸膜肿瘤均予手术完整切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6天.术后随访3个月~3年,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类较罕见的肿瘤,主要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根治性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手段.对巨大胸膜肿瘤手术时需高度关注切口选择、出血量及循环变化,术中及术后需麻醉科、ICU及血库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颌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DF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均行CT扫描,3例病变均表现为轻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肿块侵犯邻近结构.其中1例复发病变行MRI扫描,与肌肉信号比较,病灶T1WI呈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及病理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脑胶质瘤病患者的影像学所见.结果 手术部分切除8例,立体定向穿刺活检18例.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平扫及增强,12例行1H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检查.所有患者病变都至少累及2个脑叶,其中22例CT和MRI表现为脑内大片状对称性低密度影和略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20例无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4例表现为大片状病灶不对称,增强扫描无强化.12例行1H MRS检查,表现为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升高,NAA/Cr不同程度降低,8例出现乳酸峰.结论 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1H MRS 对该病的诊断及病理分级有重要帮助;MRI和活检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11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均行X线检查,其中10例行CT检查,11例均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长骨干骺端,呈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区,其内密度均匀,与惠骨长轴一致,内有骨嵴,周围有硬化骨,CT值为27Hu左右。病理组织学为分叶状,灰白色,略透明似软骨,小叶中心黏液丰富,有星形细胞,周边区为增生带,有多核巨细胞、软骨母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结论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学检查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畸形性骨炎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复习文献探讨畸形性骨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长骨的4例畸形性骨炎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中:病变发生在肱骨上段2例,股骨上段1例,胫腓骨下段1例;3例单发,1例病变位于右侧胫骨、腓骨下端及左侧胫骨内侧髁。(2)X线表现:海绵型见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及消失,局部可见边缘清晰的倒“V”形分界线;硬化和}昆合型可见病变骨增粗、密度增高,骨髓腔狭窄,骨皮质松化;内见大小不等透亮区及密度增高区,部分高密度影呈絮状改变,无骨膜反应;病骨弯曲变形。(3)CT及MRI表现:1例海绵型及1例混合型,病骨骨质改变同X线变现,病骨内部细微结构显示更加清晰,病灶由残存的粗大骨小梁与大小不等之囊状改变交织成蜂窝样结构,囊内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被清晰显示;病骨周围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畸形性骨炎特征性的放射学和病理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NOF)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NOF14例,所有病例均作X线平片检查,3例同时作CT检查。结果:临床症状轻,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区或骨干;股骨5例,胫骨8例,胫腓骨同时发生1例。皮质型12例,表现为皮质内或紧贴皮质下的单房或多房透亮区,病变向骨内发展突入髓腔,周围有致密的硬化带环绕,以髓腔侧明显;髓质型2例,病灶在骨内呈中央性发展,显示为单房或多房透亮区,边缘有硬化,骨皮质变薄,轻微向周围膨隆。9例准确诊断,准确率64.3%,3例未定性,误诊2例。结论:NOF术前大部分能够正确诊断;典型病例X线平片即可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进一步CT检查,更好地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及向髓腔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化性纤维瘤中的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肋骨骨化性纤维瘤的11例患者资料,这些患者均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原始图像传输至GE AD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11例患者均为青年人,女性7例,男性4例。其中单发9例,多发2例。肿瘤位于右侧8例,左侧3例。肿瘤形态为卵圆形,肿瘤边缘均有硬化边,中心为软组织密度。肿瘤周边无软组织肿块伴随。结论:肋骨骨化性纤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CT检查13例,MRI检查15例。结果X线显示14例椎体边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形成骨桥,3例椎体骨质破坏。CT能清晰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小的死骨、椎间盘密度减低、椎旁软组织肿胀增厚。MRI示15例33个椎体表现为相邻椎体终板下局限或全椎体弥漫性长T。、长T2信号改变,受累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也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2例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CT与MRI对化脓性脊柱炎均可做出正确诊断。MRI对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显示椎管内累及范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CT检查13例,MRI检查15例.结果 X线显示14例椎体边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形成骨桥,3例椎体骨质破坏.CT能清晰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小的死骨、椎间盘密度减低、椎旁软组织肿胀增厚.MRI示15例33个椎体表现为相邻椎体终板下局限或全椎体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受累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也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2例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 CT与MRI对化脓性脊柱炎均可做出正确诊断.MRI对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显示椎管内累及范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2岁,因无明显诱因的反复头痛5月、头晕伴恶心、呕吐,四肢麻木1月,于2006年5月收入本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影像学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6例RPL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行MRI及CT检查,4例双侧对称性枕叶白质受累,4例双侧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广泛受累,1例同时累及中脑和丘脑,1例累及尾状核头部;病灶形态不规则,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脑回样异常信号,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磁共振静脉造影显示未发现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控制癫痫发作、脱水减轻脑水肿及对症支持治疗.5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1例遗留右侧肢体轻偏瘫.无一例死亡.结论 只要结合临床病史,特别是具有高血压、子痫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四联征,影像学为后部脑白质损害为主的表现,RPLS的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核瘤CT动态增强与病理表现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旭 《中国医师杂志》2006,8(9):1251-1252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核瘤CT动态增强与其病理的关系。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孤立性结核瘤动态增强的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结核瘤内肉芽组织的厚薄及血管多少与其强化程度和强化类型相关。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核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CT、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与组织病理对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孤立性纤维瘤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病灶位于头颈部、胸背部、盆腹腔、小腿的例数分别为13、19、6、2例;良性、间变性、恶性例数分别为31、7、2例;CT、MRI征象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瘤体实性、密度不均及高信号,并伴有持续渐进的强化结节。结论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征象具有特征性,有一定的术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9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脑内影像表现改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肝豆状核变性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和头颅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头颅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见肝硬化影像改变,7例表现为弥漫结节性肝硬化;2例cT扫描患者发现双侧基底节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灶;MRI检查其中4例脑内有异常信号,2例表现为基底节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累及丘脑、双侧大脑脚和双侧额叶伴局部脑萎缩,另外2例为基底节斑片状短T1短1、2信号。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节性肝硬化伴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是其的典型影像表现,可提示该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