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4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6例,主动脉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平均随访27.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复查心脏彩超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有2例轻-中度反流。结论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治疗方法,修补技术是防止术后窦瘤复发、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主动脉窦瘤破裂26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窦瘤直接线合7例,补片修补19例,其中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和室间隔缺损9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0.5—17年,除1例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外,25例健康状况良好,心功能正常。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注意探查窦瘤情况并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处理合并畸形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5年2月-2005年2月,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5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7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例,行主动脉瓣成形(AVP)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无复发。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确切修补窦瘤和加强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窦瘤破裂21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2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21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0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3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AVP)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无复发。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确切修补窦瘤和加强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VSD)7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5例.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手术.除手术修补窦瘤外,同时修补VSD 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例,主动脉瓣成形(AVP)4例.另行右室流出道(RVOT)疏通2例,二尖瓣成形(MVP)1例,三尖瓣成形(TVP)3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轻度AI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2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被随访5个月~4年,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对心功能影响严重.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同时矫正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探讨其疾病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16例患者(男9例、女7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9例患者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替换术,其他1例。阻断时间(66.12±13.33)min,体外循环时间(101.42±37.49)min。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有效。所有患者治愈出院,随诊无一例复发。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是罕见的心脏疾病,尽早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右心房或主动脉及右心室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和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类型、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右冠窦瘤和无冠窦瘤破裂分别为48例和6例。其中50例破入右心室,4例破入右心房。合并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分别为11例和15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54例手术,术后5d因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死亡1例。随访53例,平均随访时间4.5年,心功能Ⅰ级16例,Ⅱ级17例,Ⅲ级3例。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矫治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窦瘤破裂19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解剖特点,分析其外科治疗要点.方法 我科从1985年2月至今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19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彩超表现、手术方法、术中所见、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7例病人接受修补手术,2例病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本组病人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及时行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术前详细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瘤体形状,突入的心腔部位及窦瘤破口大小,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及主动脉瓣返流程度和主动脉瓣的发育情况,对于术前准备、术式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曹彬  陈广明 《江苏医药》1995,21(9):583-584
报告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60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升主动脉造影确诊.行低温体外循环手术,取右房切口9例、右室切口41例、主动脉加右房(右室)切口10例.合并室缺者与窦瘤一起修补;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行瓣膜成形式替换术。术后死亡1例。随访1~13年,其余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指导.方法研究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9例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转归,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修补合并三尖瓣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成型术后再手术1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以上病例除2例未手术外,余者均予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死亡3例.6例手术成功,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内科治疗效果差,有外科手术指征时,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5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115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病例,其中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96例,膜周型者19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有16例行直接修补,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于主动脉瓣的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92例,5例无法作瓣膜成形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18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作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死亡10例,心功能Ⅰ级72例,Ⅱ级31例,Ⅲ级2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主动脉窦瘤修补15例直接缝合,22例用涤纶片修补内破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主动脉瓣成形术3例;VSD直接缝合4例,补片修补15例。结果全组死亡1例。35例随访6个月~5年,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预后良好。对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或主动脉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26例,直接缝合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结果 全组无死亡,效果满意,无残余瘘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 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应补片修补为主,采用主动脉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 2 6例 ,直接缝合 2例 ,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结果 全组无死亡 ,效果满意 ,无残余瘘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 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应补片修补为主 ,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7年3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所行的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未出现临床手术死亡病例。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0.5~7年的临床随访调查,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患者均获得了随访,术后临床随访率为100%。15例患者心脏状况均有所改善,彩超提示患者均无中、重度瓣膜反流情况,心功能为Ⅰ级、Ⅱ级,手术疗效较为理想。结论手术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可靠治疗措施,无较为明显的临床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病情改善状况良好,预后情况较为理想。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后,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病例采用经肺动脉干切口行修补术的治疗总结。方法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18例。结果死亡1例,存活17例,效果满意,无残余瘘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采用经肺动脉干切口行补片修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合并右室双出口的解剖矫治经验。方法河南省胸科医院从2002年9月至2010年6月行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合并右室双出口解剖矫治4例,3例采用“双片法”、1例采用“3片法”修补房室隔缺损。结果本组无死亡,3例术后早期出现不同程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平均4d脱呼吸机,术后随访1.5~9年,1例2年前失访,心功能均为I~Ⅱ级,左右侧房室瓣随年龄增长有返流增加的趋势。结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双出口行一期解剖矫治可获得良好的近中期手术效果,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根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总结疗效.方法 1995年2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113例;其中合并主动脉夹层59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50例,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9例;根部瘤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1例,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根部瘤直径平均(68±15) mm;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70例,Ⅲ级32例,Ⅳ级11例.本组施行Bentall手术97例,Wheat手术6例,Cabrol手术6例,主动脉替换加升主动脉成形术4例.其中急诊手术40例,择期手术73例.同期施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象鼻术3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2.6%. 102例随访3~157个月,平均(78±49)个月.晚期死亡5例,随访102例,心功能Ⅰ~Ⅱ级98例,Ⅲ级4例.结论 Bentall手术仍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方法,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对有家族史的患者避免形成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破裂,根部直径≥4.5 cm推荐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同种肺动脉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深低温保存同种肺动脉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5例.术前诊断:法洛四联症1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3例,右心窜双出口合并窒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2例.结果 24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手术中死亡,术后院内死亡1例.其余2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无远期死亡,23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示植入的同种肺动脉无明显钙化、衰败.结论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肺动脉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具有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月至1992年9月经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102例。其中合并房缺和卵圆孔未闭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6例,动脉导管未闭25例,佛窦瘤破裂3例,肺动脉瓣狭窄13例,双腔右心室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术后早期死亡7例,占6.8%。74例随访0.5~12年,均恢复工作。对有肺动脉高压者,术前准备要充分,术后继续扩血管治疗,合并畸形应根据病变的性质给予同期纠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