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蓉 《中原医刊》2006,33(4):22-23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管理对BP、HR、SpO2及围手术期清醒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32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32例)。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SpO2,术毕记录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发生恶心呕吐例数及异丙酚的平均用量。结果①气腹时A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P<0.05);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②两组SpO2变化均不明显;③B组病人较A组病人术后清醒更快,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少,异丙酚的平均用量低。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LC时能减轻手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稳定血液动力学,清醒质量高,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 C )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LC的高血压老年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除血氧饱和度外,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拔管前即刻(T3)的SBP、DBP和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1、T2和T3时生长激素、催乳素和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苏醒期烦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LC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激素应激反应较轻,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0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Ⅰ组)和硬膜外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Ⅱ组),每组50例。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min、置入喉罩后5min、CO2气腹后5min和30min的MAP、HR、RPP及SpO2,以及两组病人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和麻醉清醒时间。结果:Ⅰ组芬太尼用量(7.23±5.32)μg/kg高于Ⅱ组(5.12±4.83)μg/kg(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CO2气腹后5min和30min HR、MAP和RPP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CO2气腹后5min和30min HR、MAP和RP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可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功能稳定,镇痛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T1、T2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T3、T4、T5血流力学指标SBP、DBP、HR、麻醉清醒时间15.5±3.5分钟、拔管时间8.8±1.3分钟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组VAS评分为(15.3±4.2)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患者清醒。  相似文献   

5.
张波 《吉林医学》2013,34(14):2670-2671
目的:对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用药量以及血糖浓度进行比较。方法:选择5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对单纯全身麻醉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以及异氟醚吸入;对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导管间断的给予利多卡因,并辅助丙泊酚和异氟醚吸入。结果:在手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单纯全身麻醉组吸入异氟醚和丙泊酚、维库溴铵的用药量要大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的血糖浓度比诱导前都显著的升高(P<0.01),子宫切除及拔管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血糖浓度都要低于单纯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和改善糖代谢,使全身麻醉用药量减少,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缩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腹腔镜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两种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浩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01-202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治疗)组和硬膜外(对照)组,每组40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min、气腹后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1、2、T3时MAP降低,HPT2时升高,T3时降低(P〈0.05);治疗组T1、2时HP、MAP降低,T3时HR、MAP升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都比较低。结论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存在明显心血管应激反应,但全麻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理想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显著性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糖、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指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复合全麻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90.38%比对照组42.31%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反应有效降低,使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5月于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145例,依据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75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单一组(70例,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谭凤翠 《中原医刊》2014,(2):101-102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张家界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纽(A组)25例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25例,其中A纽采用单纯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阻滞方法,分别观察麻醉前10rain(T1)、二氧化碳气腹后30min(T2)以及术后10min(T3)患者的心率、气道压、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气道压T1和T2、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患者间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各时间段A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用药量、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质量等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应激反应、且用药量相对较少,清醒时间及清醒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单纯全身麻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10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40min(T2)和术后10min(T3)4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BG)、儿茶酚胺(CA)、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浓度,并观察PETCO2、SpO2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T0相比,A组T1时MAP、HR显著下降(P〈0.05),B组T1、T2时MAP、HR、BG和CA明显升高(P〈0.05),C组各时点MAP、HR、BG和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3组CRP和IL-6显著升高(P〈0.05);组间相比,C组各时点MAP、HR、BG、CA、CRP和IL-6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比较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护理人员掌握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特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患者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宫颈残端两种处理方式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51例,其中套扎法处理宫颈残端27例(A组),缝合法处理宫颈残端24例(B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1例发生盆腔脓肿,2例术后1个月出现盆腔包裹性积液,2例术后腹腔内大出血;B组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中采用缝合法处理宫颈残端术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对子宫增大为12~17周需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改良组(58例)采用改良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常规组(50例)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常规组中转开腹率为16%(8/50),并发症发生率为8%(4/50),其中术后输尿管瘘1例,晚期阴道残端出血3例,两组术后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向芸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062-4065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120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QG组),各60例。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对G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QG组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入室后(T_0)、麻醉诱导时(T_1)、气腹建立后10 min(T_2)、关闭气腹后(T_3)及拔管后(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及气道压(Paw)。比较两组术后4 h认知功能评分以及苏醒时、术后4 h、术后24 h警觉与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_0、T_1时刻,QG组与G组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T_3、T_4时刻,QG组HR和MAP均低于G组(均P<0.05)。T_1时刻,QG组Paw与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刻,QG组Paw低于G组(均P<0.05)。两组术中P_(ET)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G组术后4 h认知功能评分高于G组(P<0.05)。QG组苏醒时和术后4 h警觉与镇静评分均高于G组(均P<0.05)。与G组相比,QG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麻醉满意度较高(均P<0.05)。术后2、12、24 h,Q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G组(均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连续缝合和赵氏法缝合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缝合方法不同分实验组(赵氏法缝合,51例)和对照组(常规缝合,51例).对比观察两组基本治疗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54.1±11.5)min,术中出血量(39.3±12.2)mL,术后引流时间(28.7±3.1)h,Hb下降幅度(4.9±2.0)g/L,术后住院时间(3.4±0.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赵氏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连续缝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出血,预防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PK系统开腹钳(PK)阴式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50例借助PK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组),5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单个肌瘤最大径、留置导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腹部瘢痕、住院费用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腹部瘢痕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单个肌瘤最大径、留置导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样的技术条件和同样的手术适应证下,借助PK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是最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人围术期的治疗与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外科手术病人中高血压病人有增多趋势,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0%。围术期高血压治疗与合理麻醉可降低心肌氧耗和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1围术期高血压的原因及特点1.1围术期高血压的原因1.1.1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以上,其主要原因有: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②钠摄入过多及遗传排钠障碍;③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衡等。1.1.2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约占10%,主要见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等)、妊娠…  相似文献   

19.
帅建刚  颜莹  董巨浪  郑迅凤 《中外医疗》2010,29(19):19-19,2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对163例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7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LA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LAVH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良性子宫疾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结果:通过个体化整体护理,所有患者消除了焦虑心理,能积极配合治疗,21例患者有17例一次治愈,一次治愈率80.95%,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总治愈率100%。结论:输尿管阴道瘘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整体护理在输尿管阴道瘘的治疗中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