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片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多潘立酮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多潘立酮片和参比制剂多潘立酮片,剂量为20mg,用LC—MS法检测多潘立酮的血药浓度。利用DAS Ver2.0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6±8)和(38±9)μg/L,tmax分别为(0.6±0.2)和(0.7±0.3)h,t1/2分别为(10±8)和(9±3)h,AUC0-24分别为(138±34)和(144±31)μg·L^-1·h,AUC0-∞分别为(168±68)和(166±37)μg·L^-1·h.多潘立酮片试验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24作为评价依据)为:(97±20)%。结论:两种多潘立酮片剂在健康人体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时数值。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1±0.8)h和(3.1±2.2)h;Cmax分别为(433.5±138.1)μg/L和(425、7±184.3)μg/L;AUC0-120h分别为(4231±1198)μg·L^-1·h^-1和(3881±1154)μg·L^-1·h^-1;AUC0~∞分别为(460911207)μg·L^-1·h^-1和(4287±1268)μg·L^-1·h^-1。以AUC0-120h计算,受试阿奇霉素分散片和参比阿奇霉素分散片比较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9.6±52.9)%。结论两种不同厂家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愈创甘油醚片在健康中国人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愈创甘油醚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0.2g,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愈创甘油醚经时血药浓度,用DAS Ver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愈创甘油醚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909.3±314.7)和(874.1±301.5)μg·L^-1;tmax分别为(0.50±0.28)和(0.56±0.25)h;t1/2,分别为(1.54±0.92)和(1.53±1.08)h;AUC0→1分别为(1441-8±411.2)和(1486.9±482.8)μg·h·L^-1,AUC0→∞分别为(1456.5±418.2)和(1505.1±490.1)μg·h·L^-1;试验制剂的AUC0→1、AUC0→∞、ρ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91%-118%、91%-118%和94%-116%。以AUC0→t计算试验制剂中愈创甘油醚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9.7±15.1)%。结论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茜  张旭  赵辉  杜红文  刘洋  邵馨  杨司南 《中南药学》2010,8(4):276-280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氟桂利嗪的浓度,研究其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对照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含20mg氟桂利嗪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用HPLG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并利用DAS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和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43±0.75)和(2.40±0.77)h,Cmax分别为(56.9±18.5)和(54.8±18.9)μg·L^-1,t1/2分别为(6.68±1.74)和(5.99±1.77)h,采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382±134)和(405±151)μg·h·L^-1,AUC0-∞分别为(417±149)和(436±167)μg·h·L^-1,以AUG0-t计算,氟桂利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96.9±16.9)%。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测得的数据可靠,2种制剂在体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估其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以尼莫地平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血中药物浓度。以BAPP 2.2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2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1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非洛地平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3.09±1.03)μg·L^-1和(2.68±0.88)μg·L^-1;tmax分别为(3.8±1.0)h和(3.5±1.4)h;t1/2分别为(14.49±2.72)h和(13.74±3.42)h;MRT为(19.87±2.62)h和(19.08±4.73)h;AUC0→48为(30.83±6.04)μg·h·L^-1和(31.42±5.78)μg·h·L^-1;AUG0→∞为(34.00±5.76)μg·h·L^-1和(34.93±6.54)μg·h·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5±11.0)%。结论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其参比制剂之间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种盐酸奥洛他定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24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试验制剂(盐酸奥洛他定分散片)或参比制剂(盐酸奥洛他定片)10mg,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计算两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奥洛他定血药浓度在0.25-500μ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最低定量浓度为0.25μg·L^-1,日内及日间RSD〈15%;服用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后血浆中奥洛他定的%。分别为(129.56±31.74)和(125.91±37.01)μg·L^-1;tmax分别为(0.68±0.29)和(0.88±0.72)h;t1/2分别为(7.46±3.62)和(6.82±3.33)h;AUC0-∞分别为(451.84±78.47)和(434.28±92.77)μg·L^-1;AUC0-∞分别(449.69±77.84)和(430.68±92.81)μg·h·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R0-tn、R0-∞分别为(107.51±27.34)%和(107.06±27.10)%。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分散片与瑞格列奈片在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瑞格列奈分散片和参比制剂瑞格列奈片4mg,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瑞格列奈的血药浓度。利用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及90%置信区间法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瑞格列奈的Cmax分别为(110.8±59.9)、(101.5±48.8)μg·L^-1;tmax分别为(0.54±0.20)和(0.65±0.34)h;AUC0~8分别为(112.5±38.4)和(110.8±42.O)μg·h·L^-1;AUC0-∞分别为(114.1±38.8)和(112.7±41.8)μg·h·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8作为评价依据)为(105.0±25.0)%。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炬  裴奇  彭向东  黄晓亮 《中南药学》2008,6(5):531-533
目的研究利福喷丁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利福喷丁浓度,1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0mg利福喷丁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采用DAS2.0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1±3.4)和(13.2±4.0)mg·L^-1;tmax分别为(7.0±5.2)和(5.5±2.3)h;t1/2分别为(18.7±3.7)和(17.3±4.9)h;AUC0~72分别为(402.5±141.0)和(402.7±128.6)mg·h·L^-1,AUC0-∞分别为(445.5±169.2)和(438.4±148.0)mg·h·L^-1。Cmax、AUC0~72、AUC0~∞的90%可信区间为(95.2%~115.2%)、(88.0%~100.5%)、(85.9%~99.3%)。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2%±15.5%),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2例,随机2×2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拉米夫定片100mg,洗脱期为1周。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并用DAS药动学软件进行参数计算及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拉米夫定的主要药动学参数:pmax分别为(881.44-236.8)和(985.0±292.4)μg·L-1,tmax分别为(O.989±0.323)和(1.0344-0.651)h,t1/2分别为(2.889±0.622)和(2.820±0.368)h,AUc-t分别为(3435±627.7)和(3504±506.7)μg·h·L-1,AUC0→∞分别为(3529±630.9)和(3592±519.4)μg·h·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F)是(98.45±13.50)%。结论拉米夫定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阿德福韦酯干混悬剂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阿德福韦酯干混悬剂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10 mg,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48和AUC0-∞分别为:(36.2±28.7)和(34.5±17.4)μg·L^-1;(1.4±0.8)和(1.0±0.9)h;(415.2±294.4)和(409.2±207.4)μg·h·L^-1;(443.2±329.2)和(453.0±229.0)μg·h·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48作为评价依据)为(100±13)%(71%~125%)。结论 2种阿德福韦酯干混悬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氨溴索血药浓度,研究口服氨溴特罗颗粒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中氨溴索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氨溴特罗颗粒(受试制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参比制剂)的药动学。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氨溴索的浓度。评价两制剂中氨溴索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单次给予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含盐酸氨溴索60nag)后氨溴索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G。为(183.86±108.22)、(216.68±198.50)μg·L^-1;tmax为(2.1±0.8)、(2.2±1.0)h;AUC0-96为(2274.13±1159.02)、(2016.97±928.48)μg·L^-1;AUC0-∞为(2307.42±1203.33)、(2056.64±961.25)μg·h·L^-1;t1/2为(14.4±4.6)、(17.2±6.9)h。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3±18.0)%。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氨溴索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非参数检验未发现两制剂的tmax有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种多潘立酮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2名,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mg,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LC-MS/MS)法测定各受试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应用BAPP2.0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0.55±0.15)、(0.57±0.11)h,t1/(210.22±1.29)、(10.90±1.44)h,cma(x12.721±5.567)、(13.265±5.787)μg·L-1,AUC0~36(h42.550±11.724)、(44.259±8.813)mg·h·L-1,AUC0~∞(45.539±12.327)、(47.900±9.446)mg·h·L-1。多潘立酮片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5±19.2)%,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苯磺酸左氨氯地平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研究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按照两制剂、双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试验试剂或参比试剂,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的药物质量浓度,使用WinNonlin6.1软件的NCA模块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试剂及参比试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峰浓度(Cmax)分别为(3.37±1.9)、(3.50±1.39)μg·L^-1;峰时间(k)分别为(4.7±2.1)、(5.7±2.8)h;AUC妇(AUC0-t)分别为(146.3±53.5)、(144.1±43.3)μg·L^-1·L^-1;AUCW(AUC0-∞)分另4为(167.9±64.8)、(165.1±52.3)μg·L^-1·L^-1;AUCk;/AUCinf分另4为(87.8±6.1)%、(87.8±6.1)%;MRTlast(MRT0-t)分另4为(40.4±4.4)、(40.0±3.6)h;MRTinf(MRT0-∞)分另4为(57.5±13.6)、(57.1±12.5)h;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38.6±9.4)、(38.8±9.4)h。受试试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lan为(101.3±15.7)%,Finf为(101.2±15.9)%。结论:受试试剂和参比试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后的药动学。方法:10名受试者单剂量(10mg)与多剂量(10mg·d-1,连续7d)口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后,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血药浓度,利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给药后,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53.4±12.9)、(15.4±4.6)h,Cmax(6.7±1.8)、(18.5±4.4)μg·L-1,AUC0~120(298.8±97.1)、(118.3±48.9)μg·h·L-1,AUC0~∞(412.2±131.5)、(120.0±55.1)μg·h·L-1;多剂量给药后,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49.5±10.3)、(14.4±5.3)h,Cmax(8.7±2.5)、(20.3±5.8)μg·L-1,AUC0~120(451.2±127.1)、(136.3±54.9)μg·h·L-1,AUC0~∞(569.3±165.8)、(139.0±61.3)μg·h·L-1,Cav(2.7±0.6)、(8.3±1.3)μg·L-1,峰谷比(R)1.7±0.4、1.1±0.2。结论: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2组分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消除速度不随连续给药变化,但连续给药后苯磺酸氨氯地平在体内有轻微蓄积。  相似文献   

15.
高洁  ;曲素新 《中国药房》2009,(20):1552-1553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验证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1000mg后的经-时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以及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4.9±16.4)、(84.5±13.8)μg.L-1,tmax分别为(0.67±0.07)、(0.77±0.08)h,t1/2ke分别为(1.90±0.17)、(1.79±0.19)h,AUC0~t分别为(161.9±16.8)、(157.2±19.7)μg.h.L-1,AUC0~∞分别为(179.7±18.2)、(173.4±19.2)μg.h.L-1。国产相对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9.0±7.2)%。结论: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次口服低、高剂量复方替米沙坦胶囊(每粒合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8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连续服用7d,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或2粒后替米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30.65±125.97)、(876.22±588.52)μg·L^-1,tmax分别为(1.72±0.96)、(1.03±0.48)h,AUC0-t分别为(1745.22±1634.54)、(4776.26±3703.07)μg·h·L^-1,AUC0-∞。分另1为(1882.11±1704.30)、(5060.78±3955.61)μg·h·L^-1;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或2粒后氢氯噻嗪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70.62±23.05)、(120.42±51.41)μg·L^-1,tmax分别为(1.95±1.01)、(2.30±1.14)h,AUC0-t分别为(498.99±162.45)、(888.83±384.29)μg·h·L^-1,AUC0-∞分别为(511.32±161.02)、(910.67±390.77)μg·h·L^-1.连续7d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1粒后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99.27±133.79)、(53.52±11.54)μg·L^-1,tmax分别为(1.33±1.14)、(2.38±1.03)h,AUC∞分别为(1211.13±774.94)、(405.80±142.41)μg·h·L^-1,Cav分别为(50.46±32.29)、(16.91±5.93)μg·L^-1,DF分别为(3.61±1.61)、(3.18±0.59)。结论:单次口服复方替米沙坦胶囊后,替米沙坦在40,80mg时的AUC和C一的增加比例显著高于剂量增加比例,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氢氯噻嗪在12.5,25mg时的AUC和Cmax的增加与剂量增加成正比,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连续给药与单次给药相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U)测定人血浆中唑吡坦的血药浓度并对其口服制剂人体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18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mg,用HPLC—FLU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唑吡坦浓度,用非房室模型估算唑吡坦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分别为(564.19±139.11)和(451.58±115.94)μg·h·L^-1;AUC0-∞分别为(588.49±139.40)和(474.56±119.43)μg·h·L^-1;Cmax分别为(155.48±39.43)和(125.11±33.33)μg·L^-1;tmax分别为(0.75±0.27)和(1.14±0.31)h;t1/2分别为(1.76±0.69)和(2.12±0.51)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6.0±12.0)%。结论:经统计学分析,两种国产唑吡坦片剂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