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之一,它不仅造成临床治疗失败,甚至导致接受输血患的死亡及医疗纠纷,因此,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微生物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输血或注射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有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其中以病毒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3.
张天仁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8,(5)
输注污染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可传播AIDS。目前公认的预防措施是:(1)对供血者和血液进行HIV抗体筛检;(2)生产血液制品的工艺应能灭活HIV。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Cohn低温乙醇工艺、热处理、有机溶剂/界面活性剂处理和β丙内酯紫外照射处理,都能有效地灭活HIV。 相似文献
4.
鉴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可能对血液供应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FDA)对当前评估献血员合格性和血液制品安全性作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血液制品是生物制品的一类,是用人或动物的血液经分离、提取、加工制成的作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定疾病的药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冻干人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及胎盘血液制品等。由于血液制品取之于医疗用血(多数为人血),因此可能混入人的病毒而引起疾病传播。本文对血液制品的病毒污染及安全性管理进行综述。1血液制品污染病毒的现状在世界范围内,血液制品污染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播屡有发生,最严重的感染继发扩散是病毒性肝炎乙型(HBV)、丙型(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美国在1989年实行供血检测HIV以前,有多… 相似文献
6.
鉴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可能对血液供应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FDA)对当前评估献血员合格性和血液制品安全性作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与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硕曾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2):111-113
血液制品是特殊的药品。应用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值得关注。本文介绍了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不同的血液制品感染和危险性以及血液制品输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毕勤荪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85,(2)
<正> 近年来,在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AIDS病,(Acquired Immunity Di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后天性免疫缺损综合征”,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具有高度毒力的新的疾病,主要系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完全破坏的传染性疾病。本病首先从海地传入美国。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本病自1981年6月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每年增加惊人。1983年初发病人数为1300多人,死亡500多人。到1984 相似文献
9.
孙映令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6,(2)
百日咳是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一种疾病.尽管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处重要地位,但是对宿主与病原菌之间的关系至今不甚了解,尤其对百日咳杆菌结构及在免疫和发病机理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胞外产物了解甚少.虽然由于研究的结果,已分离和鉴定了百日咳杆菌的某些组分,然而单个或多个组分在发病机理或作为保护性抗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丽珍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5,(2)
理想的诊断试验要求灵敏、特异、可重复(测定准确)、费用少、快速和简易。另一方面能区别急性感染和过去感染,还能显示治疗效果,检测抗原可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边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6)
WHO于10月20日-21日在日内瓦召开SARS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首次会议,30多位一流的SARS研究人员出席,共同确定SARS近期研究课题,并为防止SARS可能再度暴发作好准备。急待考虑的问题涉及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疫情处理,病例管理等领域,包括治疗结果、传染控制及其社会影响。与会专家对确定一些最经济、有效的防控策略表现极大关注,一旦SARS反复,做到及早发现,并能作出迅速反应,不致扰乱社会正常生活。会议着重讨论了下列几个主要问题。全球SARS预警系统:目前的预警系统能很好地监测重症SARS聚集性发病,而对散发病例很难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2.
高敏新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4,(3)
1976年以来,在识别能诱发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疟疾抗原方面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保护性免疫力主要针对细胞外原虫,即与免疫系统直接接触的子孢子、裂殖子和配子体, 相似文献
13.
陈锦荣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8,(3)
对志贺菌病的免疫力以往感染引起的保护作用志贺菌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在1所痴呆儿童收容所,曾经发生宋氏志贺菌和2a型福氏志贺菌感染流行,由此表明,在收容头12~24个月时,个人卫生极差的儿童临床志贺菌病的发病率很高。以后虽然与受感染或患病儿童频繁接触,但发病率急剧下降,保持在低水平上。看来经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8,(2)
1997年12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了有关血液安全性的地区咨询会议。会议重申了1997年3月召开的WHO关于医药制品与人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关系咨询会议的发现,此会议是由生物制品处(BLG)、血液安全处(BLS)及新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处(EMC)联合组织的。 相似文献
15.
血液制品安全性及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及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广泛,滥用现象也较普遍,存在诸多误区。结论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值得关注,应规范应用指征,避免医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张本越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7,(5)
对献血员的第一代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筛检法只能检出抗重组HCV抗原c100-3的抗体;第二代筛检试验可检出抗重组HCV抗原c100-3、c22-3和c33C的抗体;而第三代抗体检测试验则采用了HCV重组抗原NS5和经某些生化修饰的c33c抗原.为了调查抗-HCV筛检对血液制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徐大麟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5,(6)
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5年4月15~17日在亚特兰大市主办了一次有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国际会议。来自50个国家的3000多名人员参加了会议。18~19日,WHO咨询 相似文献
18.
陈敏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26(2):73-75
当前的血液供应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安全 ,与其他卫生保健措施相关的不良反应相比 ,输血相关的危险性极小。目前的高水平安全性是不断改进血液采集、检测、加工和输注方法的结果 ;但是血液和血浆制品仍易受新发现或再现感染的侵袭。近年来已确认了许多传染因子〔包括几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SE)因子、蜱传病原体〕对血液和血浆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继续保持警惕以保护血液供应不受已知病原体的侵袭并监测新发现的传染因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3,26(2):73-75
当前的血液供应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安全,与其他卫生保健措施相关的不良反应相比,输血相关的危险性极小,目前的高水平安全是不断改进血液采集,检测,加工和输注方法的结果;但是血液和血浆制品仍易受 新发现或再现感染的侵袭,近年来已确认了许多传染因子(包括几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蜱传病原体)对血液和血浆的安全怀具有潜在的威胁,继续保持警惕以保护血液供应不受已知病原体的侵袭并监测新发现的传染因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溶剂/去污剂处理增强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浩麒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22(6):256-258
本文简述了血液制品的病毒性安全性问题,并介绍了溶剂/去污剂(SD)处理作为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