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采用Vivid3Pro,Alokaα5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观察左室长轴及短轴切面,四心腔切面。结果:所有4例均可见心室内未致密化的肌小梁及其间深陷的隐窝。4例均为左心室型,均有心功能不全,3例有心律失常。结论:超声是诊断本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民康医学》2018,(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在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室间隔运动幅度(3.6±1.1)mm、左室后壁运动幅度(7.4±2.3)mm、收缩期室间隔增厚率(47.67%)和收缩期左室后壁增厚率(43.33%)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的室间隔运动幅度(6.3±1.4)mm、左室后壁运动幅度(10.7±2.0)mm、收缩期室间隔增厚率(86.67%)和收缩期左室后壁增厚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在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临床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的患者进行多切面的探查,总结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病变区域的分布特点。结果 15例超声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其中14例为左室受累,1例为左右室均受累。采用jenni等提出的诊断标准:①病变区域心室壁为双层结构,外层较薄为致密层,内层较厚为非致密化心肌,非致密化心肌中间可见深隐窝。②心室收缩末期内层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外层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2.0。③彩色多普勒显示深隐窝内有血流与心室腔相通,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受累室壁由丰富的肌小梁和深陷的隐窝构成,隐窝内血流与心室腔相通,室间隔及左室前壁无受累。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具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表现,是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可靠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 cardium,NV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提高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常规使用二维各切面进行扫查,观测各心室壁心肌结构、心室形态、内径及彩色血流显示血流充盈情况.结果 心肌致密化不全声像图显示均有以下特征,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为,病变处心肌内外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层,外层较薄,表现为回声较强的致密层,内层较厚,显示突出的肌小梁及深陷其间的隐窝,呈"蜂窝状",好发于左心室心尖部、侧壁.心室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心功能减低;病变处心室内膜面可见多发性突入心室腔内的肌小梁,小梁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间隙;非致密层心肌与致密层心肌厚度比值(N/C)>2;彩色多普勒显示,肌小梁间隙可见血流充盈与心室腔相通.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在临床上实属罕见。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大家对这种少见心肌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超声表现的认识,以便在用超声诊断这种少见心肌病时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又称为海绵状心肌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Chin等[1]于1990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先天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男性多见,占56%~82%[2],有家族聚集倾向。正常胚胎发育在第1~4周时,心肌主要由肌小梁和小梁间隙组成,第5周左右开始心肌致密化过程,按照从右室至左室、心底至心尖、心外膜至心内膜的顺序进行。与此同时,冠状动脉系统发育逐渐形成,如果心肌致密化过程停滞,导致肌小梁异常粗大,隐窝深陷并持续存在,最终出现心肌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年确诊为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14例累及左心室,2例累及右心室,16例超声心动图均可见心室内出现大量粗乱突出的肌小梁及深陷的小梁隐窝,彩色血流提示隐窝内有血流信号与心腔相通,均有室壁运动减弱,心功能降低.结论 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是诊断NVM可靠简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各腔室内径及心功能主要参数,分析二维、CDFI及频谱多普勒特点。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声像图显示以下特征: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室心内膜面可见多发性突入左室腔内的肌小梁,小梁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间隙;病变均累及左室游离壁的中下部,室间隔基本正常;病变处心内膜呈节段性缺失;左心室壁呈非均匀性增厚或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肌小梁间隙可见血流充盈与心室腔相通。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各腔室内径及心功能主要参数,分析二维、CDFI及频谱多普勒特点.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声像图显示以下特征: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室心内膜面可见多发性突入左室腔内的肌小梁,小梁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间隙;病变均累及左室游离壁的中下部,室间隔基本正常;病变处心内膜呈节段性缺失;左心室壁呈非均匀性增厚或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肌小梁间隙可见血流充盈与心室腔相通.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了解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内结构及心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2007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心脏房室腔内径、室壁运动幅度,进行心功能测定等。结果本组8例患者有7例为左室型(其中1例合并左室内血栓形成),1例为双室型。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较差,早诊断对预防并发症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该疾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成人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NVM以男性多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特征;12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见典型的超声影像,均为左室受累、部位多见左室心尖段、下壁、侧壁。结论 NVM临床症状多变、缺乏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对NVM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评价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对8例NVM患者进行检查。结果8例超声均见心室内有许多粗乱突起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间隐窝,彩色血流显示隐窝内血流与心室腔交通,心肌收缩力减弱。其中病变累及左室型5例,双室型l例,右室型2例。结论NVM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在NVM无症状阶段即可发现病变,是诊断NVM的最可靠且简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心肌致密化不全(也称非致密性心肌)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属于未分类心肌病,它可单独存在(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或与其它先天性心脏病并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myocardium,NV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提高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疑似病人进行多方位、多切面的探查,以获取其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信息改变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二维显示病变处心肌内外为截然不同的两层,外层较薄,表现为回声较强的致密层,内层较厚,显示为为突出的肌小梁及深陷其间的隐窝,呈“蜂窝状”,好发于左心室心尖部、侧壁。左房室增大,可合并室壁隐窝或房室腔内血栓形成。(2)病变处心内膜呈波浪状。(3)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该处室壁运动幅度低平,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下降。(4)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深陷于肌小梁间的隐窝内可见血流信息,并与心室腔相通。(5)晚期患者受累心功能减低。结论: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在无明显症状阶段即可诊断,是诊断NVM的较可靠而简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观察,分析其心脏形态、结构和血流信号。结果:52例左心室受累,4例右心室受累。病变位置在心尖部,合并下壁患者12例,合并侧壁患者10例,心室壁均无血栓形成。结论:NVM经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临床特征性,在对NVM诊断时具有较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