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量化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评估钙化病变,探究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需行冠状动脉旋磨预处理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2~4级钙化病变且行介入治疗患者103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被动旋磨组。通过QCA方法(西门子影像分析系统)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相关影像学指标的差异。 结果 旋磨组与常规治疗组病变在狭窄直径,狭窄程度,钙化厚度,内膜钙化等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狭窄程度及内膜钙化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需行旋磨术干预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1及0.027,OR值分别为1.11(95% CI 1.04-1.18)及0.25(95% CI 0.07-0.85)。对狭窄程度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提示曲线下区域面积0.76(95%CI 0.66-0.81)。 结论 QCA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否行旋磨术中具有预测和指导价值。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狭窄程度与内膜钙化是该病变需行冠状动脉旋磨术预处理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PTCRA)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重度钙化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2例,依据是否行PTCRA分为旋磨组及非旋磨组,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9~12个月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the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心脏射血分数(EF)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9~12个月死亡及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旋磨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非旋磨组下降(P < 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是治疗复杂性?钙化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带有微细钻石颗粒的旋磨头 ,将斑块研磨成细小的碎屑 ,然后细小的碎屑被冲洗至远端 ,通过毛细血管床 ,并最终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使狭窄病变消除 ,形成光滑的表面。我院于 1998年 9月首例开展冠状动脉旋磨术 ,手术获得成功。本文介绍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5 2岁 ,因反复发作性胸闷 ,胸痛入院 ,诊断为冠心病 ,近期下壁心梗 (AMI)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PT CA)后 3个月。心绞痛发作时可见 ST段压低 ,T波改变 ,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 90 %狭窄及钙化 ,远端血流较好。1.2 手术方法 右…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钙化常存在于各种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中,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操作难度增加,是心脏介入治疗所面临的一技术难点。对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CAC)的治疗可选择不同冠脉旋磨术(RA)治疗策略,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获益。本文综述了不同手术方案的结局、标签外适应证治疗进展、相关辅助检查等,为探索旋磨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旋磨参数、手术结果和随访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26例患者选择6F/7F指引导管的比例分别是14/12例,其中25例患者行单只血管的旋磨治疗,1例患者同时行前降支和回旋支旋磨治疗,管腔狭窄由术前85%±11%减少至52%±8%,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无死亡、心肌梗死和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30.7%,6个月随访总不良心血管事件11.5%。【结论】经桡动脉旋磨治疗手术成功率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临床安全、有效,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段,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介入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影像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钙化病变的认识,同时介入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发病机制、影像特点、治疗现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对21支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闭塞时间>1个月)实施冠状动脉旋磨术,包括8例行冠状动脉球囊成行术失败者,TIMI 1级8例,TIMI 0级13例,闭塞病变位于前降支6例,回旋支7例,右冠状动脉8例,结果:13例患者冠状动脉旋磨术成功,TIMI 1级成功率100%,闭塞时间<3个月者成功率75%,闭塞时间>3个月者成功率40%,成功者中闭塞时间最长16个月,平均8.12个月,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例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在急救护理、旋磨护理、抗凝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介入护理体会。结果6例冠状动脉旋磨术均成功,无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无1例死亡。结论对于球囊不能通过或不可扩张的重度钙化或纤维性斑块狭窄及闭塞,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取得很高成功率,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过透视监视器来判断手术过程,做出相应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因胸痛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研究其住院时血压和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比较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冠脉狭窄分级的影响,以及血压和血糖控制水平对冠脉狭窄分级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叠加组冠脉狭窄≥3级(≥50%)的发生率高于高血压组(P〈0.01)及糖尿病组(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血压和血糖控制均未达标组冠脉狭窄≥3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压控制达标组(P〈0.01)和血糖控制达标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糖尿病促进冠脉狭窄发生发展,两病叠加时重度冠脉狭窄的风险更大,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可阻止或减缓冠脉狭窄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65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常规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结果冠脉狭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内膜病变率和粥样斑块性质与未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P<0.01)。经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检出率和病变性质均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于估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温云  曾文兵  李建蓉  王静  李翔 《西部医学》2019,31(8):1278-1282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 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G和Revolution 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为界,从冠状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节段两个方面评价Revolution 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为界,从冠状动脉血管分析, Revolution CT与CAG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51、0.885(P<0.05), Revolution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2.59%、92.91%,特异度为92.53%、95.56%,准确度为92.56%、94.27%,阳性预测值为93.26%、95.16%,阴性预测值为91.78%、93.48%;从冠状动脉血管节段分析, Revolution CT与CAG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28、0.826(P<0.05), Revolution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3.47%、96.88%,特异度为93.97%、87.21%,准确度为93.59%、95.39%,阳性预测值为98.13%、97.67%,阴性预测值为80.96%、83.47%。结论 Revolution CT能较准确地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与CAG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但 Revolution CT诊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故目前临床中仍不能完全替代CAG检查。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狭窄及病变支数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ng XH  Xiang XP  Lu N  Zhang YX  Wang WJ  Liu Y  Zho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67-1269
目的 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体重、尿酸、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CCU病区2005年1月到2007年6月根据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86例患者(男206例,女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组3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尿酸、CRP、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与上述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年龄、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两分析显示,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年龄[(62±10)岁]和LDL-C[(3.0±0.7)m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59±11)岁、(2.8±0.6)mmol/L,均P<0.05].年龄、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相关性(r=0.163、0.149,P<0.05).结论 年龄、LDL-C水平越高越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且年龄越大,LDL-C水平越高,越易发生3支或左主干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怠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方法 对171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须满足:①经过充分的抗栓药物治疗;②接受造影的时间为AMI发生后6~30d;③行球囊扩张前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前向血流.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评价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分析各主要分支之间的差异.结果 171例患者中病变血管中、重度狭窄者(>50%)161例,占94.15%,而单纯重度狭窄者(>70%)160例,占93.57%.前降支(LAD)、回旋支(LCX)与右冠状动脉(RCA)平均直径狭窄百分数分别为(84±21)%、(82±31)%、(81±32)%,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绝大多数AMI是在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改良Gensini积分值进行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观察不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程度。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同样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中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冠状动脉病变轻重为因变量,TC、TG、LDL及CRP指标为自变量分析显示,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均为冠状动脉病变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已知TC、TG、LDL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0R=2.92,95%CI为1.10~5.32)。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或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5例.对冠心病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或预测指标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水平、左房左室大小、高敏C反应蛋白等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冠脉病变支数越多,Gensini积分越高.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与2型糖尿病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相反,心肌桥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轻.结论 2型糖尿病及高水平的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心肌桥与冠脉病变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周艳  李淑波  张媛  顾明 《吉林医学》2009,30(24):3125-312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04,P<0.01)。结论:血清瘦素可成为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80例患者分别行EBCT增强扫描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分别由2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并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BCT判断近段血管狭窄(管腔狭窄≥50%)的灵敏度是:左主干(LM)100%,右冠状动脉(RCA)93%,左前降支(LAD)90%,左回旋支(LCX)81%,判断远段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RCA67%,LAD43%,LCX46%(P<0.05)。结论EBCT增强扫描及其三维重建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经静脉增强造影,EBCT可以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并判断管腔的狭窄,尤其是近段的重度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