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早期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早期宫颈腺癌(Ⅰa2~Ⅱa 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11例早期宫颈腺癌患者中,发生卵巢转移9例,转移率8.1%;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宫体受侵及输卵管转移与卵巢转移有关(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宫旁侵犯及输卵管转移与卵巢转移相关(P ﹤0.05)。结论对于早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存在一定风险,但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腺癌患者,特别是强烈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年轻患者,充分与患者沟通后可考虑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3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首次治疗方式均为手术治疗),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8例宫颈腺癌Ⅰ~Ⅱ期患者中发生卵巢转移4例, 转移率2.90%;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P < 0.01)、宫旁受侵(P < 0.01)、输卵管转移(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P < 0.01)与卵巢转移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FIGO 2009临床分期(0R=27.923)、输卵管转移(0R=133.000)与卵巢转移相关。  结论  对于临床Ⅰ~Ⅱ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存在一定风险, 但是对于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年轻患者, 在仔细评估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后可考虑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3.
阮佳英  祝茜  石钢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4):398-400,428
目的:分析影响宫颈低分化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我院收治的80例Ⅰ期-Ⅱ期的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深肌层浸润对宫颈低分化鳞癌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脉管转移是影响宫颈低分化鳞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由于宫颈低分化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因此应根据病情对其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年轻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保留卵巢。如术后拟行放疗,应将保留的卵巢移位,以避免损伤卵巢功能,从而在提高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的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保留卵巢适应征范围及提高保留卵巢功能的方法 。方法 58例4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实施了卵巢移位术,其中53例在根治术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包括6例宫颈腺癌病例及12例术前行髂内动脉介入化疗病例。术后辅助放疗16例。5例在根治性放疗前行单纯卵巢移位术。通过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及随访性生活状况等评估术后卵巢功能。结果 58例卵巢移位术前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0.05)。卵巢移位术后放疗组雌、孕激素水平虽较未放疗组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根治性放疗组(P〈0.05)。随访中,无1例因卵巢转移复发。结论 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安全有效的方法 。恰当选择宫颈腺癌病例及通过新辅助化疗使部分中、晚期患者保留卵巢成为可能,尽可能的将卵巢移至远离放射野是提高保留卵巢功能的主要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宫颈低分化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我院收治的80例Ⅰ期~Ⅱ期的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深肌层浸润对宫颈低分化鳞癌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脉管转移是影响宫颈低分化鳞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由于宫颈低分化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因此应根据病情对其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年轻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保留卵巢。如术后拟行放疗,应将保留的卵巢移位,以避免损伤卵巢功能,从而在提高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的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1990年1月,我院对Ⅰb、Ⅱa。期宫颈的癌根治术后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转移者随机分两组,A组(研究组)术后行化疗加放疗由组(对照组)行单纯放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亚临床分期A组31例,其中Ⅰb期9例、Ⅱa.期22例;B组32例,Ⅰb期8例、Ⅱa期24例。1.2年龄A组36岁~66岁、中位数46岁;B组30岁~73岁、中位数48岁。1.3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为浸润性鳞癌、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个别保留单侧卵巢,移位于骼前上棘上2cm,固定于侧腹壁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转移者,A组术后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疗效观察及预测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对60例符合人选条件的Ⅰb2-Ⅱb期原发性宫颈鳞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两组化疗前后血清SCCA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两个疗程化疗后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后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SCCAg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有效组化疗后血清SCCA水平明显降低,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SCCAg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 ≥4.0ng/ml者淋巴结转移率大于SCCA <4.0ng/ml (P <0.01).结论:SCCA可作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监测指标;SSCA升高与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以4ng/ml为界值可判断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8.
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2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2 96例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病例。结果 :35岁以下子宫颈癌患者 4 8例 ,其腺癌比例及盆腔淋巴转移率高。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未发现卵巢转移。 13例宫颈肿瘤≥ 4cm患者行新辅助化疗 ,均顺利手术切除。结论 :近年来 35岁以下患者子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年轻妇女子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简便有效方法。对具有盆腔淋巴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分期和病理特征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56例,行MRI平扫及DWI序列扫描并且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将临床妇科检查、MRI、MRI联合DWI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分析宫颈癌病理类型、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宫颈鳞癌分期与ADC值的关系。结果:对Ⅰb 期、Ⅱa期的诊断,MRI平扫结合DWI最具优势,宫颈鳞癌的平均ADC值小于腺癌,鳞癌随着分化程度的增高平均ADC值增加,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鳞癌Ⅰa、Ⅰb 、 Ⅱa 期三组平均ADC值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DWI对宫颈癌的分期最有优势,ADC值对宫颈癌病理类型及鳞癌的分化程度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对鳞癌的病理分期无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明  朱滔 《肿瘤防治杂志》2002,9(5):513-515
目的:探讨IB和ⅡA期子宫颈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2月-2002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6例IB和ⅡA期子宫颈癌病例。结果:35岁以下子宫颈癌患者48例,其腺癌比例及盆腔淋巴转移率高。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未发现卵巢转移。13例宫颈肿瘤≥4cm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均顺利手术切除。结论:近年来35岁以下患者子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年轻妇女子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简便有效方法。对具有盆腔淋巴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预防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193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术后放疗后复发组36例和未复发组157例,并对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9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腺癌、其他病理类型的发病率分别为90.2%(174/193)、5.7%(11/193)、4.1%(8/193)。鳞癌、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复发率分别为16.7%(29/174)、45.5%(5/11)、25.0%(2/8),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3,P < 0.05)。复发组年龄≤40岁、腺癌、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宫旁受侵的构成比高于未复发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有宫旁受侵是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Ⅰb~Ⅱa期宫颈癌中鳞癌的发病率最高,但腺癌术后放疗后的复发率最高。术后病理提示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有宫旁受侵的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风险高,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prognosi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 to Ⅱb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and Results: 13 clinical pathologicalfactors in 255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 to Ⅱb cervic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systematiclymphadenectomy were analyzed to screen for factors related to prognosis. The cumulative 5-year survival ofthe 255 patients was 75.7%. The result of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clinical stage, cell differentiation,depth of cervical stromal invasion, parametrial tissue involvement,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prognostic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 to Ⅱb cervical cancer (P <0.05). Compared with cases with involvement of iliacnodes, obturator nodes, or inguinal lymph nodes, cases with metastasis to the common iliac lymph nodes had apoorer prognosis (P <0.05). Cases with involvement of four or more lymph nodes had a poorer prognosis thanthose with involvement of three or fewer lymph nodes (P <0.05). Using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model regression analysis, non-squamous histological type, poor differentiation, parametrial tissue involvement,and outer 1/3 stromal invasion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patients poor prognosis (P <0.05).Conclusion: Non-squamous histological type, poor cell differentiation, parametrial tissue involvement, andouter 1/3 stromal invasion are the independent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Ⅰb to Ⅱb cervicalcancer.  相似文献   

13.
王亚军  周航  刘霄 《肿瘤学杂志》2013,19(12):970-972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放、化疗治疗Ⅰa~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根治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根治手术治疗并具有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94例Ⅰa~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63例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3~5个月内行盆腔外放疗加TP方案全身化疗2~4周期;另外31例患者仅行单纯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12~79个月,中位随访37个月,随访期内,手术联合放、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盆腔或阴道残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7%和61.29%,远处脏器或组织转移率分别为17.46%和51.6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a~Ⅱa期宫颈鳞癌根治性手术后具有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联合放、化疗能明显降低其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鳞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50例Ⅰb~Ⅱa期宫颈鳞癌术后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年龄、FIGO分期、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和宫旁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 高表达率为44.0%,Vimentin 阳性率为36.0%。E-cadherin表达与分化程度和脉管瘤栓密切相关(P<0.05),Viment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与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及E-cadherin表达情况密切相关(P<0.05); Vimentin 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者(87.4% vs. 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cadherin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程度与早期宫颈癌侵袭转移相关;E-cadherin表达、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NEK5在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变化对于临床病理发展的影响,旨在研究NEK5蛋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宫颈鳞癌患者癌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50对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制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EK5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确认NEK5 mRNA在宫颈鳞癌病理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我们收集了140例新鲜冻存宫颈鳞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包括3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35例CIN Ⅱ-Ⅲ级组织及35例宫颈鳞癌组织,运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NEK5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相比癌旁正常组织,NEK5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NEK5蛋白表达上调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EK5蛋白表达水平、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都是宫颈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qRT-PCR结果显示,NEK5 mRNA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CIN Ⅱ-Ⅲ级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增高,相比正常组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宫颈癌病理发生发展中,NEK5表达水平异常上调,提示其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Notch1、PTEN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另取42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 EliVisionTM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 Notch1和PTEN 的表达情况。Kaplan - Meier 法计算 Notch1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 Notch1和 PTEN 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二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 P <0.05)。Notch1、PTEN 表达(为缺失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cTNM 分期有关(P <0.05);Notch1和 PTEN 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 <0.05)。所有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30.77%,Notch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Notch1阴性表达者(P <0.05)。结论:Notch1和 PTEN 表达失调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有重要作用,提示二者有可能为评估食管鳞癌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性,探讨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81例早期宫颈癌(FIGO分期ⅠA~Ⅱ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ⅠA、ⅠB、ⅡA、ⅡB各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57.9%、73.6%、52.1%和39.5%,临床分期总的符合率为59.1% (107/181)。ⅠA、ⅠB、ⅡA、ⅡB各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5%、13.1%、27.1%和50.0%。单因素分析显示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FIGO分期、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肌层浸润深度、脉管内瘤栓及宫旁组织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CCA、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内瘤栓是影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可减少淋巴结的转移(P<0.05)。结论 随着FIGO分期的升高,两种分期的符合率呈下降趋势,淋巴结转移率升高。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可为制定其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