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8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作为子宫内膜癌EC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患者作为EAH组,另选取42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人员血浆溶血磷脂酸和血浆CA125含量。结果 EC组患者血浆LPA水平为(5.47±2.41)μmol/L,明显高于EAH组(2.52±1.94)μmol/L和对照组的(2.45±0.7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C组患者血浆中LPA和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9.0%和63.8%。LPA诊断子宫内膜癌0~Ⅰ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Ⅱ~Ⅳ期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PA的阳性率随EC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浸润深度的进展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125的阳性率随EC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浸润深度的进展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LPA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CA125,LPA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1例妇科恶性肿瘤和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献血员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同时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浆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卵巢癌组、宫颈癌组及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分别为(5.98±2.49)、(4.81±2.12)和(4.56±2.16)μmol/L与正常对照组的(2.31±0.45)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三者阳性率分别为86.3%、62.5%及65.0%;乳腺癌组、白血病组及妇科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LPA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75.0%和92.3%、73.1%。结论血浆LPA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nnexin A2,ANX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ANXA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76例子宫内膜癌、27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1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 ANXA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96.1%)和非典型增生组(96.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62.5%)(P 均<0.05)。ANXA2表达随着 FIGO 分期增加、分化程度减低而逐渐增加(P <0.05),ER、PR 阴性组 ANXA2阳性率(均为100.0%)明显高于阳性组(分别为87.5%,88.0%)(P 均<0.05),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 ANXA2高表达率(93.8%)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60.0%)(P <0.05)。ANXA2低表达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更佳(P <0.05)。结论: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ANXA2可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IN28B和HMGA2在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探索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并探讨联合检测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正常子宫内膜36例做为对照组,非典型增生组21例,子宫内膜癌136例,共157例做为实验组,观察LIN28B和HMGA2在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LIN28B和HMG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高(P<0.05),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LIN28B和HMGA2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高(P<0.05)。LIN28B的表达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而与肌层浸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患者绝经与否无关(P>0.05)。HMGA2的表达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可能与肌层浸润有关(P=0.0496),而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患者绝经与否无关(P>0.05)。13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IN28B和HMGA2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5)。结论:LIN28B和HMGA2与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常增生及癌变密切相关。LIN28B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上调HMGA2的表达,从而诱导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两者可能成为对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al secretory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同期81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作为良性组,114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HE4、CA125变化情况,用ROC曲线对HE4、CA125子宫内膜癌最佳诊断切点实施分析,评价两种指标单独检验与联合测定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结果: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相比CA125具有明显优势(P<0.05);各组患者HE4、CA125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HE4、CA125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HE4诊断子宫内膜癌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均高于CA125,单独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测定HE4、CA125这两种指标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HE4诊断子宫内膜癌效果优于CA125,HE4与CA125联合检验具有互补作用,可以避免单独检验发生的误诊漏诊,提高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变化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2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及20名正常妇女分别测定血浆LPA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及正常妇女组血浆LPA分别为(5.25±1.57)、(1.74±0.71)、(2.99±1.28)和(1.85±0.35)μmol/L.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浆LPA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巧克力囊肿组及正常妇女组,P均<0.05.血浆LPA诊断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敏感性89.29%(25/28),特异性85%(51/60);而CA125诊断的敏感性为75%(21/28),特异性为76.67%(46/60),LP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CA125,P均<0.05.LPA诊断早期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敏感性80%(8/10),而CA125诊断的敏感性为50%(5/10),LPA的敏感性高于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LPA为(3.10±1.30)μmol/L,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血浆LPA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检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标志及术后监测指标.应用这两种标志诊断早期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血浆LPA比血清CA125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im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Bim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1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癌Bim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Bim表达阳性率为47.2%,明显低于正常增殖期内膜组织(100%)及非典型增生内膜组织(76.9%),三者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x2=7.944,P<0.05).而在子宫内膜癌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程度之间,Bim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im蛋白表达改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侯锐  姜罗  曹薇  赵福杰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608-1611
目的:研究Fas相关磷酸酯酶-1(FAP-1)和Fa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子宫内膜癌中FAP-1、Fas的表达,同时检测1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FAP-1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率为71.4%,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25%(P〈0.05)。Fas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2.4%和85%(P〈0.05)。Fas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AP-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5%、93.3%,两者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FAP-1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有关(P〈0.05),与年龄、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Fas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无关(P〉0.05)。结论:FAP-1抵抗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FAP-1与Fas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为子宫内膜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同时选取1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APK蛋白、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等的表达,分析 DAPK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DAPK蛋白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患者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负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间DAPK、Ki-67的表达无差异,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结论: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病情或者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媛  张競  张庆松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088-1091
摘 要:[目的] 探讨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L1-CAM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1-CAM表达的阳性率为48.9%(44/90),显著性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的阳性率(13.3%,4/30)(P<0.05)。L1-CAM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因素、临床分期、肿瘤病灶大小无关(P>0.05)。[结论] L1-CAM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L1-CAM有望作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欢欢  李群 《现代肿瘤医学》2017,(12):1981-1984
目的:分析比较凝血功能、血脂、血清CA125在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与>Ⅰ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差异,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淋巴结阳性及淋巴结阴性患者间的差异.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肿瘤妇科经术前诊刮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12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CA125、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Ⅰ期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PTT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水平在两者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在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及凝血功能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A125及APTT在术前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HO、TG、LDL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季瑞  陆云燕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91-349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 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Ⅲ 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CA125水平高于正常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IGO分期、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FIGO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治疗前CA125水平、盆腔淋巴结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的表达活性及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10月于我医院就诊的30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3组入选者血清PON-1对有机磷脂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及其受体和IL-6与IL-8在乳腺癌进展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LPA受体的表达水平。采用LPA生化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和健康妇女的血浆LPA、IL-6和IL-8水平。  结果  术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浆LPA、IL-6、IL-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局限期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均 < 0.05);LP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 < 0.05);乳腺癌患者血浆LPA水平与IL-6和IL-8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 < 0.01)。  结论  LPA对乳腺癌患者内源性IL-6和IL-8的表达可能具有上调作用, 检测LPA、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的转移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尤其是骨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l-xl 和Bcl-xs 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明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 方法及Western-blot 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2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6 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cl-xl 及Bcl-xs 的表达情况。结果:Bcl-xl mRNA 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 均<0.05),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有关(F=5.33,P=0.02);Bcl-xs mRNA 及蛋白在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均<0.05),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 均<0.05);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Bcl-xl 与Bcl-xs 表达呈负相关(r=-0.76)。 结论:Bcl-xl 及Bcl-xs 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二者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二者之间的比例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phosphaticlic acid,LPA)的水平,评价LPA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磷法检测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南京第一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5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32例及健康志愿者36人的血浆LPA水平,同时测定血清CA19-9、AFP和CEA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胰腺组织LPA2受体的表达。分析血浆LPA水平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4.10±2.03)vs(3.28±1.26)、(2.27±1.02)μmol/L,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LPA水平和血清CA19-9水平密切相关(r=0.9070,P<0.01)。胰腺癌组织LPA2受体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88%vs 4%,P<0.05)。血浆LPA水平的升高与胰腺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结论:血浆LPA检测为胰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增加了一项潜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DGF) and its effect in angiogenesis in endometrial cancer(EC),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umorigenesi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EC.Methods:We selected 40 cases with EC,20 endometrium,and 20 normal endometrium.All specimens were stain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for CD34 and PDGF identifi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with specific antibodies.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PDG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C than normal endometrium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P < 0.05),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normal endometrium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P > 0.05).The expression of PDGF was lower in well differentiated than moderately and poorly differentiated EC(P < 0.05).In cases with muscular invasion tumors,it was higher than in normal endometrium(P < 0.05).After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MVD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DGF,r = 0.848(P = 0.000).Conclusion: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vessel density(MVD) and PDGF in earlier stage of EC,it illustrate that PDGF may take part in angiogenesis of EC.  相似文献   

18.
MUC-5AC核粘蛋白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以及早期胃癌中MUC-5AC核粘蛋白的表达状态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人正常胃粘膜中浅表1/3范围内广泛分布MUC-5AC核粘蛋白(100%).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和41.7%.早期胃癌中MUC-5AC核粘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物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异型度及癌旁肠化生和癌旁淋巴反应无关(P>0.05).但与Laurem's分型(肠型、胃型、混合型)密切相关,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MUC-5AC核粘蛋白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早期阶段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整个过程呈下调趋势.且与Lauren's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