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病例报告女,35岁,近IWk来自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尿急尿频症状,无血尿脓尿现象‘彩超检查:肝脏内胆管呈柱状扩张,且见实质内多个大小不一圆形液性无回声,边界较清晰.双侧肾脏增大,其实质内数个大小不等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楚.CT平扫示:肝实质内见胆管多发条状、囊状扩张,后者分布于肝顶部、肝左叶及右叶后段近被膜下.肝左叶萎缩,尾叶增大,肝裂增宽.脾脏增大(占8个肋单元).双肾外形增大,肾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等囊性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影像学诊断:Caroli病合并多囊肾.Caroli病合并多囊肾1例@吴家良$辽宁省司法厅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学改变在肝小静脉闭塞性疾病(HVO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HVOD患者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组织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肝脏超声检查有28例患者可见"斑片状"或"豹纹状"低回声区;CT检查均有"地图状"密度改变,肝脏MRI T1WI均呈大片状低信号,T2WI信号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呈"地图状"不均匀强化。肝脏超声诊断HVOD符合率62.2%(28/45);肝脏CT、MRI诊断HVOD符合率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5)。21例作肝组织穿刺确诊的HVOD患者,检查均显示肝脏有"地图状"的高、低密度改变。结论肝脏CT、MRI诊断HVOD较肝脏超声检查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肝脏CT、MRI可替代肝穿刺组织学检查诊断HVOD。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影像学拟诊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9例经影像学拟诊为肝脏恶性肿瘤行EUS-FN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细胞学、组织学、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9例共穿刺29处肝脏占位(尾状叶8处、左叶19处、右叶深部2处),穿刺32处非肝脏占位(胰腺9处、胆囊2处、胃壁1处、肺1处、右肾上腺1处、淋巴结18处).61处(100.0%)均能行细胞学检查,56处(91.8%,56/61)能行组织学检查,48处(78.7%,48/61)能行免疫组化检查.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8例,其中1例肝脏病灶细胞学和组织学均无阳性发现,经同时肝门淋巴结细胞学明确诊断,其余7例(87.5%,7/8)肝脏病灶细胞学和组织学均为阳性;病理学诊断为转移性肝癌21例,肝脏病灶细胞学、组织学和病理学阳性率分别为76.2%(16/21)、85.7%(18/21)和100.0%(21/21),所有病变部位(包括肝脏、原发病灶和肿大淋巴结)的病理学阳性率达98.0%(48/49).所有患者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基于深部肝脏与贲门、胃和十二指肠的局部解剖关系,EUS-FNA对于肝脏尾状叶、左叶和右叶深部的恶性肿瘤有肯定的诊断价值,是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重要补充,应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8例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各诊断及治疗情况的优缺点. 结果 8例肝脏囊腺瘤患者均为女性,平均47.5岁,影像学肿瘤病灶4例位于左叶,4例位于右叶,7例表现为囊实性,1例表现为实性;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2例行姑息性切除,6例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肝内胆管囊腺瘤,2例行局部切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结论 肝脏囊腺瘤临床多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易误诊,CT及MRI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推荐囊肿全部切除加周围部分正常肝组织切除术,局部切除患者术后复发率100%.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5岁。右上腹痛数月,加重10d,伴有发热、寒颤。体检:肝区有压痛、扣击痛。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60U/L,白细胞总数:15×109/L,甲胎蛋白阴性。B超:肝右叶胆管呈囊性扩张,肝左叶及肝右叶各见一个约5.5cm×6.5cm,6cm×7.5cm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诊断:肝右叶胆管囊状扩张,肝左叶及右叶实质占位可能。CT检查:平扫示肝右叶胆管呈囊性扩张,囊内密度CT值约10Hu,低密度区内见稍高密度点状影,肝左叶及肝右叶膈顶部各见一大小约5.5cm×6.5cm,6cm×7.5cm不规则低密度灶,内密度不均,边界欠清。增强后静脉期肝右叶胆管囊状低…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46例血吸虫病肝硬变患者行 CT 扫描,除具有常见的肝硬变征象以外,还表现为肝左叶增大较甚,脾肿大率高(82%);肝内钙化率高达41%,钙化以右叶最多见(94%);重症病例有假性分叶、后位胆囊和肝内胆管扩张、血吸虫病肝硬变可以合并肝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SNNL)的价值。方法 2013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17例SNNL患者和1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0例为肝细胞癌和5例为肝转移癌),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MRI增强扫描及MRI多期长时间延迟至120 min扫描,分别比较两组病灶影像学特征,如病灶密度、强化类型,探讨长时间延迟扫描在鉴别SNNL与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结果在SNNL患者,CT和MRI共检出17个病灶,均位于肝右叶,且均为单发病灶,直径为(2.1±0.4) cm;在10例HCC患者,MRI检查发现11个病灶,位于肝右叶者8个,位于肝左叶者3个。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1例,直径为(5.4±1.6) cm;在5例肝脏转移癌患者中,共检出12个病灶,位于肝右叶者9个,位于肝左叶者3个,直径为(3.1±0.9)cm;在SNNL病灶中有4个病灶在T2WI上表现为"靶征",与肝转移癌病灶的影像学表现类似;在延迟期(DP)3/5min扫描,HCC和肝转移癌病灶边缘多呈中度-重度环形强化,SNNL病灶边缘强化水平随着延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在DP 1 h时,17个病灶均表现为中度-重度环形强化,病灶中心无强化,而肝脏恶性肿瘤病变边缘强化均已消失。结论 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能有效区分SNNL与肝脏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在延迟扫描时呈病灶边缘和间隔环形强化,且病变中心无强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7年至2012年病理诊断为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71例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结果 71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8例,年龄(13~53)岁,平均年龄37.0岁。71例患者中的33例(46.5%)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腹部肿物及乏力;40例(56.3%)患者病灶位于肝左叶,27例(38.0%)患者位于肝右叶,4例(5.7%)患者病灶累及肝左右叶;6例(8.5%)患者为多发病灶,病灶直径0.8~14.0cm,中位直径4.0cm。另外,71例患者中行术前超声检查61例,增强螺旋CT检查42例,MRI检查22例;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仅为19.7%(12/61),增强螺旋CT诊断准确率61.9%(26/42),MRI诊断准确率77.3%(17/22)。7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诊断率,对于有临床症状、不排除恶性或病灶在短期内增大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包括腔镜下肝切除在内的外科治疗对于治疗FN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IHPC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80例IHPCC患者,均行螺旋CT和MRI平扫、增强和延迟扫描检查,比较影像学检查诊断的正确率。结果影像学上病灶为1.3 cm×2.0 cm~7.3 cm×9.0 cm (平均4.6 cm×6.4 cm);位于肝左叶58例,肝右叶22例;呈肿块型46例(57.50%)、浸润狭窄型17例(21.25%)、腔内生长型10例(12.50%)、肿块不明确7例(8.75%);CT平扫病灶呈略低密度,增强扫描时病灶分别呈轻中度的边缘强化50例、中央轻度条状或片状强化12例和无强化18例,延迟扫描时呈不均匀性片状或分隔状强化47例、均匀强化5例和无强化28例;MRI平扫较CT显示病灶更为清晰,延迟后73例病灶逐渐强化;MRI诊断正确率为91.3%,CT诊断正确率为8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延迟扫描可提高螺旋CT和MRI诊断IHPCC的准确性,诊断IHPCC时可优先考虑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0岁,因右上腹部胀痛半个月就诊。患者无明显消瘦,乏力,低热,盗汗史,无结核及肝炎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好。腹平软,肝肋缘下1指明显触痛,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沉35mm/h(韦氏法),其他无异常。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B超见肝脏体积增大,左叶实质内见一约6.8cm×5.9cm×5.0cm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局部肝被膜隆起呈“驼峰征”;右叶实质回声略增粗;门静脉宽约1.2cm,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不厚,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CT扫描见肝脏左叶体积增大,其内有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约6.9cm×8.2cm×7.0cm,前缘呈波浪状突起,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SNNL)的价值。方法 2013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17例SNNL患者和1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0例为肝细胞癌和5例为肝转移癌),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MRI增强扫描及MRI多期长时间延迟至120 min扫描,分别比较两组病灶影像学特征,如病灶密度、强化类型,探讨长时间延迟扫描在鉴别SNNL与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结果 在SNNL患者,CT和MRI共检出17个病灶,均位于肝右叶,且均为单发病灶,直径为(2.1±0.4) cm;在10例HCC患者,MRI检查发现11个病灶,位于肝右叶者8个,位于肝左叶者3个。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1例,直径为 (5.4±1.6) cm;在5例肝脏转移癌患者中,共检出12个病灶,位于肝右叶者9个,位于肝左叶者3个,直径为 (3.1±0.9)cm;在SNNL病灶中有4个病灶在T2WI上表现为“靶征”,与肝转移癌病灶的影像学表现类似;在延迟期(DP)3/5 min扫描,HCC和肝转移癌病灶边缘多呈中度-重度环形强化,SNNL病灶边缘强化水平随着延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在DP 1 h时,17个病灶均表现为中度-重度环形强化,病灶中心无强化,而肝脏恶性肿瘤病变边缘强化均已消失。结论 MRI 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能有效区分SNNL与肝脏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在延迟扫描时呈病灶边缘和间隔环形强化,且病变中心无强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非痴呆型皮质下小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SSV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6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和24例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常规MRI分析两组脑叶萎缩、皮质下白质疏松和腔隙性脑梗死等影像学参数的差异;通过DTI技术测量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及内囊后肢的分量各向异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的差异;对VCIND-SSVD组患者MoCA总分及其子项评分与FA和M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常规MRI显示脑叶萎缩、皮质下白质疏松和腔隙性脑梗死等影像学参数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均P>0.05)。VCIND-SSVD组双侧额叶FA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CIND-SSVD组双侧额叶MD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间顶叶、颞叶、枕叶、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及内囊后肢的FA、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CIND-SSVD组患者双侧额叶FA值下降程度与MoCA评分及注意力、语言功能、抽象概括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等子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43~0.71,P<0.05,<0.01),MD值升高程度与MoCA评分及注意力、语言功能、抽象概括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等子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0.67,P<0.05,<0.01)。结论 VCIND-SS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双侧额叶白质损伤有关,DTI在VCIND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总结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多脏器侵犯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210例,均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在本组210例泡型肝包虫病患者中,病灶位于左叶者55例(26.2%),位于右叶者120例(57.1%),左右叶均受累者35例(16.7%)。腹部MRI表现在STIR序列上观察到囊性病灶,大囊内有数个大小不一的子囊,肝内大块状异常信号,基质MRI信号呈长T1长T2,T1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并发脑侵犯者27例(12.9%),双肺侵犯者36例(17.1%),脑和双肺侵犯者42例(20.0%),脑和肾侵犯者29例(13.8%),脑、肺、肾等多脏器侵犯者21例(10.0%)。脑侵犯者MRI征象表现为多发类圆性囊性病灶,双肺侵犯者者MRI征象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为0.6~3.0cm的结节状实质钙化,肾侵犯MRI征象表现为囊性病灶周边沙粒样钙化。结论 MRI检查往往能揭示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和侵犯器官的典型表现,能够观察到病灶的数目、大小和形态、囊壁和内容物钙化,以及病灶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可以帮助诊断与鉴别诊断。当MRI扫描发现患者肝脏有病变时,应重视对其好发侵犯脏器的检查,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肝损害的CT及MR特征性表现。方法对18例经临床治疗奏效或病理证实的并殖吸虫病肝损害的CT及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10例,MRI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6例。结果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14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楔形、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例可见“隧道征”及“围管征”;16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2例,等密度4例,边缘模糊;动态增强动脉期大部分病变轻度强化或周边轻度强化,少数无强化;门脉期病灶显示最多,边界清晰,呈相对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强化消失。MRI检查8例中,呈等T1、稍长T2信号2例,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6例;动态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在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门脉期呈多发低信号,边缘清晰;延迟期病灶强化呈等信号改变。肝内单发病灶表现为环状及分隔样强化,门脉期显示最清。结论并殖吸虫病肝损害白}『CT蜃MRT嘉瑚有一事特征.对该病有赫高的诊断价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与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FLL患者68例,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检查结果的正确性。结果 68例FLL患者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癌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6例,混合型肝癌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非FLL 2例,而Gd-EOB-DTPA增强MRI诊断FLL 64例,其中肝细胞癌3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混合型肝癌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非FLL 4例。增强MRI诊断FLL的Kappa值为0.7,其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50.0%。结论 采取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对FLL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应重视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Agenesis of the right liver lobe is extremely rare, and only 30 cases of agenesis or hypogenesis of the right hepatic lobe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nother case of agenesis of the right lobe of liver is presented herein.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liver scintigraphy, and angiography. The radiological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46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48例、26例、80例,左肺上叶、下叶分别为54例、64例。共累计224个病灶,其中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的病灶占78.57%(176个病灶),肺中心区域的病灶占21.43%(48个病灶),病灶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病灶累及一个肺叶、两个肺叶的数量远远多于肺中心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气液囊组的人数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气液囊组的病灶数也远远多于气囊组和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肿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6层螺旋CT用于肺撕裂伤检查及诊断效果较佳,对此病症的救治极具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中,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7例,位于右肺下叶6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15例,反复咯血4例,反复肺部感染3例,腰痛1例。病灶呈囊性5例,实性15例,囊实性3例。23例均为叶内型。其中20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主要诊断方法为增强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强化特点,异常供血动脉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叶内型肺隔离症较易误诊,CT增强扫描及MPR、MIP能清晰的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为首选检查方法。手术切除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