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侯爱画  刘伟  张金波  谭松  孙敏 《癌症进展》2017,15(12):1477-1479
目的 探讨清热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采用清热散结方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清热散结方治疗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49例.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发、周围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25+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散结方对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有积极作用,且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PFS和OS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反应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无反应组(P=0.038),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无反应组(P=0.036);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CD4+/CD8+比值越高,患者PFS和OS越长(P=0.001,P=0.023)。多变量Cox分析显示,治疗前CD4+/CD8+比值是预测PFS和OS的因素。此外,治疗后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越高,患者PFS越长(P=0.005,0.01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患者PFS和OS越长(P=0.001,P=0.016)。结论 外周血CD4+/CD8+比值能够预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与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宫颈癌治疗前CD3+、CD4+、CD8+、CD4+/ CD8+的含量均较对照组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NK值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分期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CD3+、CD4+、CD8+、CD4+/ CD8+的含量和NK值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后CD3+含量、NK值继续下降,CD4+、CD8+含量和CD4+/ CD8+比值略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化疗后和放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与放射治疗会降低宿主机体免疫功能,提示化疗和放疗期间应及时辅以免疫治疗,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化疗虽是晚期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良反应限制其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0X4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滴,第1~7天,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OX4方案化疗,2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化疗后与对照组化疗后相比,外周血CD3+及CD4+细胞比例、CD4+计数、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明显增高(P<0.05),而CD8+细胞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外周血CD3+及CD4+细胞比例、CD4+计数、CD4+/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化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化疗后明显改善(P<0.05).随访20个月,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8个月和18.6个月(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具有保护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并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检测来探讨化疗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验组)41例,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 个周期结束后10d 两次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目。正常健康组35例(对照组)。 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3+、CD4+比例和CD4+/CD 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下降,CD8+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 细胞(Tregulatory cells ,Treg )明显升高(P<0.05)。 经过2 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化疗有效组化疗后CD3+、CD4+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 8+比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比例、CD4+CD25+Treg 明显下降(P<0.05)。 化疗有效组化疗后除CD4+、CD8+比例外,其他指标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后CD4+比例、CD8+比例、CD4+/CD 8+比值、NK细胞数目比化疗前则进一步下降(P<0.05)。 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NK细胞明显下降。有效化疗可通过杀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轻肿瘤负荷,减少CD4+CD25+Treg ,排除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改善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无效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则继续恶化。通过检测患者的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及其对调整免疫抑制剂及预防恶性肿瘤的意义。  方法  9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肿瘤组, 9例未发生任何肿瘤或感染的肾移植患者为移植组, 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3+CD8+T、CD3+CD4+T、CD4+/CD8+)比例, 肿瘤组行肿瘤切除并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 测定术前及术后2个月血药CsA和FK506浓度。  结果  肿瘤组与另两组比较, CD3+T及CD3+CD8+T无明显变化, CD3+CD4+T明显减少,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 < 0.05)。肿瘤组肿瘤切除术后2个月与术前比较, CD3+T和CD3+CD4+T无明显变化; CD3+CD8+T明显降低, 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 < 0.05), CsA和FK506血药浓度均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肾移植免疫状态的有效评价指标, 对指导肾移植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和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化疗加抗抑郁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化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CD4+降低,CD8+升高,CD4+/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助于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胃癌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2周为1个疗程,每位患者化疗4个疗程以上。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化疗前胃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Ⅲ~Ⅳ期,CD8+显著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疗效的胃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R+PR组、SD组、PD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R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SD组和PD组,CD8+显著低于SD组和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有助于评估胃癌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行放疗的老年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放疗+免疫营养组)和对照组(放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0例。放疗前两组患者的ALB、P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放疗15d后观察组患者的ALB、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放疗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放疗15d后,观察组患者的LC、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8+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NSCLC患者的营养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晚期肺癌、大肠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亚群(CTL)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 义。方法晚期肺癌、乳腺癌、大肠癌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热化疗与化疗两组,每组肺癌、乳腺癌、大肠癌患者各 10例,热化疗组每周期化疗予以同步全身热疗,至少完成两个周期治疗,正常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用流 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CD8+CD28+T细胞亚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 、 CD8+及CD4+/CD8+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CD28+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热化疗组患者治疗后 T细胞CD8+CD28+表达上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CD8+CD28 +的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组患者的有效率、生存质量优于化疗组患者(P<0.05), 两组治疗 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CD8+CD28+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 。结论晚期肿瘤患者T细胞存在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的低下及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热化疗能上调T细胞CD8+CD28+ 的表达,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在疗效与预后上较化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颖  邵玲玲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2020-2023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64例,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全身静脉化疗(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观察组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21 d为1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 观察组ORR和DCR分别为46.88%、90.63%,对照组分别为43.75%、68.75%,观察组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CD8+及NK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CD4+及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CD4+/CD8+比值降低,观察组CD4+/CD8+比值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CEA、CA125、SCC-A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分子水平,保护其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肿瘤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autologous tumor antigen load dendritic cells-cytokin-induced killer,Ag-DC-CIK)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诊断为进展期(Ⅱ期和Ⅲ期)胃癌的60例患者,均接受胃癌D2根治术,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采用FOLFOX化疗方案,给予6个周期化疗;联合治疗组除给予上述化疗外,同时给予Ag-DC-CIK细胞进行治疗.随访期2年,观察两组患者2年OS和PFS、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3+CD56+)、生活质量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分级.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2年OS及PFS较单纯化疗组明显提高(均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综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7.25±1.56) vs(5.54±1.27)分,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10.0% vs 20.0%,P<0.05).结论:Ag-DC-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2年OS及PFS,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郭涛  许彬  万越  赵辉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08-34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辅助治疗和30例单用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 CD3、CD4 T 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用化疗(对照组),T3与 T4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苯美司能有效提高化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骨髓抑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序贯联合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72例卵巢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甘露聚糖肽+奥沙利铂+多西他赛,对照组应用胸腺肽+奥沙利铂+多西他赛.21 d为1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后评价其免疫指标、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 化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指标白细胞分化抗原(duster ofdifferentiation,CD)3+、CD4+、CD4 +/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IgA、IgG和C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94,P=0.028);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Z=2.145,P=0.032),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和脱发)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序贯联合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治疗卵巢癌,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94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穴位刺激联合常规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血清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和肠梗阻,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10.6%,对照组为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手血清GAS、MTL和CCK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两组患者CD3+和CD4+T细胞亚群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D3+和CD4+T细胞亚群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能够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的恢复,减轻手术及麻醉对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多肽对接受胆囊癌辅助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胆囊癌辅助化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疗+脾多肽)和对照组(单纯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化疗2周期后,治疗组CD4+T、CD8+ 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53.73±10.24)% 和(18.29±5.81)%,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31.81±10.19)%和(10.23±5.96)%(P<0.05)。同时,治疗组CD4+T细胞比例较术前的(43.51±7.30)%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NK细胞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化疗毒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脾多肽可提高胆囊辅助化疗患者外周血CD4+T、CD8+ T细胞比例,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难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42例难治性鼻咽癌患者资料,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吉西他滨1.0 g/m2,分别于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替吉奥40 mg/m2,口服,2次/天,d1~14。21天为1周期,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2周期化疗。收集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检测患者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变化。采用单因素对数秩检验(Log rank test)进行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计划化疗方案和随访。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12例,进展8例,有效率为52.4%(22/42),疾病控制率为81.0%(34/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8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6月。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疲劳等,无治疗相关死亡。与进展组患者比较,有效组患者化疗后CD3+、CD3+CD4+细胞百分比升高,CD4+/CD8+升高。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出现肝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否出现肝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有效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榄香烯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2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调强放疗+氟尿嘧啶+顺铂)和观察组(调强放疗+氟尿嘧啶+顺铂+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500 mg/d)。评价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外周血淋巴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并记录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所有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与观察组(82.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观察组(34.37±1.97)与对照组(31.35±2.39)相比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例观察组(0.98±0.18)与对照组(1.37±0.03)相比显著下调(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60.3±5.3)与对照组(57.2±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血液学毒性、皮肤反应Ⅲ~Ⅳ级发生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在消化道反应Ⅲ~Ⅳ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榄香烯同步放化疗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的免疫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 cellularcarcinoma ,HCC )的细胞免疫学状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方法测定 3 5例HCC患者和 2 0位正常献血员的CD 3 、CD 4、CD 8、CD 4/CD 8、NK细胞和AFP。结果 :1)HCC患者CD 3 、CD 4、CD 4/CD 8、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CD 8高于正常人 ,P <0 0 5 ;2 ) 3 5例中伴有门静脉癌栓或肝内转移者 10例 ,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不伴有门静脉癌栓者 2 5例 ,P <0 0 5 ;3 )机体的细胞免疫学状态与AF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且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晚期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和观察组(化疗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组),每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免疫功能、体力状况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明显升高,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体力较前明显改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骨肿瘤患者,胎盘多肽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及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