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炎琥宁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15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10mg/(kg·d),均是每日1次,疗程5d,对临床有效率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5%,观照组总有效率71.4%(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炎琥宁与更昔洛韦在门诊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炎琥宁与更昔洛韦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对比,寻求门诊治疗手足口病安全有效的方案。方法将门诊60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分别静脉给予炎琥宁5~10mg/(kg·d)和更昔洛韦5.0~7.5mg/(kg.d),疗程5d,对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静点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1~0.2mL/kg·d)静点联合潘生丁口服。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有效率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潘生丁是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具有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6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储开东 《海南医学》2009,20(5):78-78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15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10mg/d,均是每日1次,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口腔粘膜溃疡消失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5~10mg/kg·d加入5%GS 100~250ml静滴对80例手足口病进行治疗。分治疗组(44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予利巴韦林10mg/k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按5~10mg(kg·d)每日1次,连用5~7d。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治疗组在退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01),皮疹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疗效短,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马延华  常祎  王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19-120
目的:观察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手口足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利巴韦林注射液和口服头孢克肟片等综合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与对照组66.0%疗效比较,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消失均较对照组快(P〈0.01),结论: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将炎琥宁粉针剂5~10mg/(kg·d)加入液体内静滴,对照组将病毒唑10~15mg/(kg·d)加入液体内静滴,均1次/d,连用3~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提前,临床表现恢复明显提前。结论炎琥宁对治疗病毒性脑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支气管炎的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退热等,在此基础上,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0.8 mg/(kg·d)静滴,炎琥宁组给予炎琥宁注射剂10 mg/(kg·d))静滴,均1次/d,治疗5-7d。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咳嗽及咳痰好转情况、肺部啰音改善及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热毒宁组总有效率93.3%,炎琥宁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较快改善症状和体征,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流行性腮腺炎惠儿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炎琥宁10mg/k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d;对照组39例,给予病毒唑10mg/k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20-120
目的探讨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EV71感染的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病毒唑10mg/kg+5%葡萄糖100~250raL静脉滴注;治疗组干扰素肌注+炎琥宁10mg/kg+5%葡萄糖100~250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9%(52/56),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0/30),P〈0.01。结论EV71重症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该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干扰素+炎琥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对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岁患手足口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29),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液),合并肝损伤的患儿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ALT、CK-MB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精神改善、热退及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1.62±0.56)d、(1.52±0.76)d、(3.41±0.73)d,对照组分别为(2.29±0.59)d、(2.19±0.94)d、(3.99±0.98)d;治疗后治疗组患儿ALT指标为(20.1±8.39)U/L,对照组患儿指标为(29.8±12.2)U/L;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在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早期重症HFM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与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抗病毒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支持对症,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静注。观察发热、皮疹、易惊、肢体抖动、烦躁等临床表现转归时间,是否需要加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及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疗程3~5 d。治疗组同时联合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d)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疗程3~5 d。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较单一应用抗病毒药物疗效更佳,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连山 《河北医学》2013,19(7):1036-1038
目的: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VIG)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7年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3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次【VlG200mg/kg,静脉点滴,1次/d,疗程为3—4d,记录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分别〈0.01和〈0.05),住院天数缩短不显著(P〉0.05)。结论:[VIG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较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喘憋性肺炎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6.
匹多莫德联合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3):100-10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治疗组采用匹多莫德口服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征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2、IFN—γ水平升高显著(P〈0.05)。治疗期间,患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炎琥宁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11月本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试验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隔离、对症治疗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将炎琥宁加入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按5 mg/(kg·d)计算用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匹多莫德400 mg/次,2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在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和匹多莫德联用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每日10mid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每日10~15mg/kg。静脉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加甘露醇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Ⅱ度以上感染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治疗及抗感染方法相同,治疗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加甘露醇分次静推,对照组异丙嗪1mg/kg肌注,q6h,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1~0.2mg/kg静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加甘露醇联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ITP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氨肽素0.2~0.8 g,口服,3次/d;观察组:巨和粒50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强的松片1 mg/(kg·d)。14 d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1);血小板计数比较,治疗第7天,观察组(80.12±21.49)×109/L,对照组(69.86±14.5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治疗第14天,观察组(132.62±43.84)×109/L,对照组(94.49±31.3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1)。结论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ITP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