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94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对照组97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40~8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B6。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炎琥宁,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双重功效,可以加速病情缓解,加速退热过程。本文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试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并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发,多发生于婴幼儿.该病可引起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重症患者还可引起心肌炎、肺出血、脑膜炎等并发症[1].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类型,但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对收治的其中87例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炎琥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101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用炎琥宁注射液加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以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1次静脉输入,疗程7 d;治疗组给予炎琥宁10 mg/kg·d,每日1次静脉输入,疗程7 d,并对临床有效率及有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72例,治愈4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69例,治愈3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治疗组热退时间为(2.23+1.22)d,皮疹消退时间为(3.31±1.35)d;对照组热退时间为(4.98±1.82)d,皮疹消退时间为(5.84±1.93)d,经统计学处理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组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但应用时需注意炎琥宁注射液本身所存在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等,一般疗程应<1周,每1 ml溶媒中使用炎琥宁≤1 mg,连续使用>1周的患者,应注意密切观察加强监测,避免超剂量及高浓度静脉滴注给药.  相似文献   

6.
余永生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55-155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手足口病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5天。记录两组患儿体温下降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全部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0%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能够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A组给予干扰素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治疗,c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分析3组疗效以及各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B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6%,78.8%,93.9%,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2组(P〈0.01);C组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A、B2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在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在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永红 《中外医疗》2012,31(9):115-115
目的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蒲地蓝和炎琥宁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蒲地蓝口服液和炎琥宁静滴治疗,对照组以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总病程。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地蓝和炎琥宁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罗恒 《中外医疗》2012,31(35):114-115
目的探讨观察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手足口病上的疗效,并研究两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对患者采用5~10mg/(kg·d)炎琥宁联合10mg/(kg.d)利巴韦林予以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10mg/(kg·d)利巴韦林,两者均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予以静滴,1次/d。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退热时间(2.10±1.21)d和痊愈时间(4.45±1.42)d明显比对照组的(3.75±1.34)d、(6.48±1.49)d短,且观察组的治愈率(30/50)高于对照组(10/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在手足口病的疗效高于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口腔局部治疗对儿童手足口病口腔疼痛症状的控制效果。方法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全身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口腔局部干预方法,对照组则未应用。采用儿童疼痛评价行为量表(FLACC量表)对患儿病情进行评分直至痊愈。结果观察组病程为(7.10±1.35)d,短于对照组的(9.77±1.41)d(P〈0.05)。观察组经口腔局部干预疼痛分值呈递减趋势,而对照组曲线较平缓且长。结论口腔局部干预措施方法简便,可使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疼痛状况明显减轻,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3.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00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8月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10~1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皮疹消退、胃纳改善时间及病情显效情况均明佩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时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血清CK-MB、cTnT及P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进行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13例,进入本研究90例,选取45例重症患者为重症组,45例普通患者为普通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4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次日、治疗8d后次日抽取静脉血,比较三组儿童CK-MB、cTnT及PA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次日CK-MB值、cTn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d后,三组患者CK-MB值、cTnT均较前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K-MB、cTnT变化提示患儿可存在心肌损伤,PA变化对于判断病情程度及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118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A组患儿给予干扰素治疗,而B组患儿加用炎琥宁治疗,两组患儿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61%)明显高于A组患儿的(86.44%),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儿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肯定,优于单用干扰素,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玉溪市2010年1~12月手足口病流行时期该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了解导致流行的肠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RT-PCR)方法,对23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RNA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73份标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0.67%.其中41例患儿为CoxA16阳性,32例患儿EV71阳性.结论 所检测2010年玉溪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以CoxA16感染和EV71为主,CoxA16和EV71感染患儿的表现相似,临床难以鉴别,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普通病例以CoxA16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血浆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432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组),其中包含普通型234例,发热重型198例。于入院时和治疗3d、7d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全血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并与3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糖、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糖阳性率及白细胞数阳性率(P〈0.05);其中重型患儿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普通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3d后观察组hs-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重型患儿明显降低(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重型患儿明显降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病情严重程度与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呈正相关,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s—CRP可作为手足口病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的敏感指标,而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陈玲玲 《河北医学》2011,17(8):1003-100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间来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共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5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统计学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数卡方检验。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115例患儿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仅有5例患儿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达95.7%,对照组中有22例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为80.9%,SPSS18.0软件检验结果为X2=12.13,P〈0.01,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中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保证患儿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19.
陈韬  王美芬 《医学综述》2012,18(6):949-95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1709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均做常规床旁12导联心电图。结果心肌酶检查:心肌酶的异常主要在部分重型HFMD中,心肌酶升高以AST升高为主,同时伴有ALT、LDH、HBDH及CK升高,但升高的程度较轻,危重型HFMD患者心肌酶损害明显。心电图检查:半数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少数重型HFMD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HFMD对心脏损害小,但部分重型手足口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宾阳县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宾阳县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重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宾阳县重症手足口病报告70例(死亡8例),全部集中在流行季节的3~7月;发病地区以县城所在地的宾州镇为最多(30例,占42.8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58例(占82.86%);其次为托幼儿童12例(占17.14%)。年龄全部集中在5岁以下,尤其1岁及以下最多(1岁组35例占50%,0岁组11例占15.71%);经对70例重症手足口病人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57人检出EV71核酸阳性占81.43%,且死亡的8例全部系EV71核酸阳性。结论 2010年宾阳县重症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是以EV71感染为主,病人以5岁以下尤其以1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