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亚低温治疗脑外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成就,其中应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报道也较多。本次研究近年来应用亚低温早期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进展及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4):146-148
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及脑外伤后的脑损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本文对近年来亚低重型颅脑外伤的进展,降温与复温方法及亚低温的监护等问题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2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重型脑外伤的颅内压、伤灶脑水肿体积及康复结果的改变情况。结果:亚低温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外伤预后。 相似文献
4.
5.
6.
涂丽萍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4):49-49
当深部体温〈35℃时称作亚低温,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人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并降低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血一脑脊液屏障,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2005年9月-2007年6月我科使用亚低温治疗3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几年来,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已证明,亚低温(33~35℃)能有效减轻外伤后脑的损害,显著减轻脑损伤后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功能,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等。在实施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及时观察、加强监护、掌握手术指征尤为重要。我院从1995年5月~1996年12月对23例重型颅脑外伤进行了亚低温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根据亚低温及脑外伤的特点,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适当的温度和预防并发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采用北京富业公司生产的冰毯和美国HP床旁心电监护仪,颅内压采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连续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82)和常温组(n=78),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亚低温组20例轻度残疾、正常生活,24例中残,1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对照组10例轻度残疾、正常生活,18例中残,16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20例死亡;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温组。结论亚低温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能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早期监护要点、护理内容及处理方法,通过制定及实施合理的早期监护方案,对生命体征、呼吸功能、意识障碍、消化系统等重点监护及处理,并随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合常规基础治疗使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有利于病情转归。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降温床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护理要点。154例重型颅脑损伤及9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监测项目: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电解质、血液粘膜测定、血小板计数、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意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瞳孔,注意有无冻伤、褥疮等不良反应发生。对于GCS>3的患者不良反应少,GCS=3患者中存在复温困难的现象。降温床行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它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将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结果尼莫地平组颅内压(ICP)下降明显,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血压、呼吸、脉搏变化也不大。而常规组ICP下降较快,但回升也较快。可见,尼莫地平与甘露醇合用,可有效地降低ICP,并使ICP维持在一个较平稳状态。提出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颅内压和血压,药液输注时要稀释后避光输入。 相似文献
15.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将98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3分-8分)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入院时即刻使用机械通气;B组(58例)则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时才使用机械通气,监测机械通气前后呼吸指标(PaO2,R,PaCO2,SaO2)变化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B组有48例(82.8%)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并使用呼吸机;两组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GOS预后判断,A组预后优于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缺氧症状,正确合理地应用呼吸机,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纠正损伤后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初步探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平均血液流速(Vm)、血液流速(Vs)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并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亚低温治疗组患者MCA的Vm、Vs及PI均有下降,Vs及PI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ET值明显下降,与同期对照组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预后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能明显缓解原发脑损伤导致的脑斑管痉挛,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降低颅内压,改善伤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Tobias Nitschke Philipp Groene Alice-Christin Acevedo Tobias Kammerer Simon T. Schfer 《Transfusion medicine and hemotherapy : offizielles Organ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ur Transfusionsmedizin und Immunhamatologie》2021,48(4):203
IntroductionWhil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extreme hypo- and hyperthermia on coagulation, effects of much more frequently occurring perioperative mild hypothermia are largely unknown.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using rotational thromboelastometry in vitro.Materials and MethodsTwelve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Standard thromboelastometric tests (EXTEM, INTEM, FIBTEM) were used to evaluate coagulation in vitro at 39, 37, 35.5, 35, and 33°C. Beyond standard thromboelastometric tests, we also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the TPA-test (ClotPro, Enicor GmbH, Munich, Germany), a new test which aims to detect fibrinolytic capacity by adding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o the sample. Data are presented as the median with 25/75th percentiles.ResultsExtrinsically activated coagulation (measured by EXTEM)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lot formation time (CFT; 37°C: 90 s [81/105] vs. 35°C: 109 s [99/126]; p = 0.0002), while maximum clot firmness (MCF)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trinsically activated coagulation (measured by INTEM)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FT (37°C: 80 s [72/88] vs. 35°C: 94 s [86/109]; p = 0.0002) withou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CF. Mild hypotherm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oth the lysis onset time (136 s [132/151; 37°C] vs. 162 s [141/228; 35°C], p = 0.0223) and lysis time (208 s [184/297; 37°C] vs. 249 s [215/358; 35°C]; p = 0.0259).ConclusionThis demonstrates that even under mild hypothermia coagulation is significantly altered in vitro. Perioperativ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are greatly important and can help to prevent mild hypothermia and its adverse effec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in vivo testing of coagulation under mild hypothermia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各74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组治疗结束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恢复良好52例,中残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5例,中残1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3例,死亡7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使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19.
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并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63例,占42%;致残57例,占38%;死亡30例,占20%。结论:针对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综合分析,及早明确诊断,正确处理降颅压与休克的矛盾和及时手术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21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61例和常温对照组60例,亚低温持续时间为颅内压正常后再维持24 h或更长时间,一般5-7 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每6 h左右复温1℃。结果:亚低温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技术能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