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38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迟发颅内血肿、术中弥漫性脑肿胀、严重的脑挫裂伤、外伤性的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等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GOS评分,术后6个月恢复轻残8例(21.1%),中残7例(18.4%),重残5例(13.2%),植物状态3例(7.9%),死亡15例(39.5%)。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3例,慢性全身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9例。结论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5.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术出现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术中处理对策及相关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外伤后急性弥慢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提高术前认识,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正确处理,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手术方式。若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应首先分析发生的原因,不可随意地将脑组织大量切除,只有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情况下才可适当的切除部分膨出的脑组织,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57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术前特征性表现、术中处理对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32例,弥漫性脑肿胀7例,重度脑挫裂伤4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麻醉过浅、血压过高2例,术中血气胸2例,顽固性低血压2例,重度肺挫伤肺水肿2例,腹腔内脏破裂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重度脑挫裂伤、大面积脑梗死、麻醉过浅血压过高、术中合并血气胸、顽固性低血压、重度肺水肿等。提高术前认识,加强围术期管理,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及发生后的病残、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研究小骨窗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高血压基底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院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比较二组患者GCS评分、溃疡及癫的发生率,二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再出血率,比较二组患者脑梗死、脑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癫及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脑积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良好率为80.4%,明显高于对照组54.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患者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生活能力的良好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10月--2008年1月收治33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术后出血,死亡2例,病死率6%。经随访3~12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测评:Ⅰ级4例,占12%,Ⅱ级10例,占30%,Ⅲ级13例,占40%,Ⅳ级3例,占9%,Ⅴ级1例,占3%。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顸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CT定位碎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CT立体定位碎吸术治疗36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病人,碎吸管准确定位在血肿中心部首次清除血肿率在60-80%,残余血肿用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特点与效果。方法:分析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80%以上,GCS均在10分以上,遗留不同程度偏瘫的5例,失语1例。余无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从正常脑沟裂分进。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最大限度减少对血管,神经脑组织的损害,能彻底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是比较有效、值得推广和提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38例,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术后早期采用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8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5例,病死率13%。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期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疗效,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苏萍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5):353-35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CT导引穿刺抽吸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经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的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加强各种治疗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存活18例,死亡2例,获随访18例,按GCS评分:良好15例;中残但生活自理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者1例.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经CT导引行微创穿刺抽吸术后精心护理是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观察微创伤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②方法 根据头颅CT平片行筛板三维定位 ,采用锥颅反复碎吸或抽吸 ,生理盐水置换冲洗后放入引流管并注入尿酸氧化酶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82例 ,并与内科常规方法治疗 82例的效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0 .73 % ,对照组为 47.56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9.1 0 ,P <0 .0 1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第 1 ,7,1 4 ,2 1天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3 .77~ 8.0 2 ,P <0 .0 5)。④结论 微创伤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月年1月~2013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患者行早期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术,7例行血肿清除并脑室外引流术,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判断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5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32例生存者预后按ADL分级并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I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2例,V级1例。结论根据高血压小脑出血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窗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70ml)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实施时间分为3组:A组7小时以内手术者22例(超早期组);B组7~24小时以内手术者23例(早期组);C组24-48小时手术者20例(延期组).均行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3组出院时按GOS评分,对比疗效.结果:按GOS评分A组Ⅰ级1例占4%,Ⅲ级2例占10%,Ⅳ~Ⅴ级19例占86%,发生再出血3例.B组Ⅰ级2例占7%,Ⅲ级7例占30%,Ⅳ~Ⅴ级14例占63%,再出血2例.C组Ⅰ级6例占30%,Ⅱ级1例5%,Ⅲ级5例占25%,Ⅳ~Ⅴ级8例占40%.三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早期手术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9例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术;5例行血肿清除并后颅窝减压、脑室外引流术;急诊钻孔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2例单纯脑室引流术。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3例。术后6个月,28例生存者预后按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7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小脑出血的血肿部位,脑积水情况和临床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有助于清除血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