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46例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组和无慢阻肺组,采用急诊阔面电极体外无创心脏起搏治疗。46例均成功夺获心脏,慢阻肺组起搏电流强度阈值明显大于无慢阻肺组(P<0.05)。结论:慢阻肺增加经胸壁无创心脏起搏的电流强度阈值。  相似文献   

2.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常因心律失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治疗。在1组有关361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的研究中,大约50%的患者都应用过AAD治疗。起搏脉冲的有效夺获对起搏器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至关重要。心脏起搏阈值的升高对患者尤其是起搏器依赖患者将会产生影响。AAD对起搏阈值的影响不同,有些AAD可明显升高起搏阈值,而有些AAD对起搏阈值却无明显影响。本文就AAD对起搏阈值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观察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起搏适应证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68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起搏(简称RVOT组),另1组10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RVA组),观察电极置入的影像学与心电图特点,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并比较LVEF。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与被动固定电极组植入10m in,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52±0.18)V vs(0.68±0.12)V,P〉0.05〕;术后随访1、3、9个月,1年,两组的起搏阈值无显著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脱位率较低。主动固定电极组患者心脏超声的LVEF较被动固定电极组较高〔(42±11)%vs(49±12)%,P〈0.05〕。68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者中有55例(80.9%)位于间隔部,11例位于游离壁(19.1%);21例(30.9%)位于高位流出道,47例(69.1%)位于低位流出道。结论主动固定电极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4.
心房按需起搏后阈值变化的长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房按需起搏(AAI)后阈值变化的情况及其基本特征。方法对20例AAI起搏患者,在起搏后不同时间进行起搏阈值测定,并与同期收治的10例心室按需起搏(VV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AI起搏后不同时间的平均阈值较VVI起搏后高0.2~0.8μJ,第1周达高峰(2.15±0.15μJ),2周时趋于平衡(1.70±0.16μJ),随后速即转为稳定状态。心内电图P-R段抬高幅度与阈值呈负相关(r=-0.5186,P<0.05),低阈值组P-R段抬高幅度达0.28±0.12mV,显著高于高阈值组的0.17±0.10mV。结论AAI起搏后的阈值在2周后即趋向稳定状态;心内电图P-R段抬高幅度对保证理想的阈值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人选患者按所用导线及植人部位随机分为3组:被动固定导线心尖部(RVA-被动组)、主动固定导线心尖部(RVA-主动组)和主动固定导线右心室流出道(RVOT-主动组)。了解3组患者在植人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共226例患者人选,RVA-被动组62例、RVA-主动组82例、RVOT-主动组82例。3组植人时间相同,但RVOT-主动组曝光时间明显延长。(2)主动固定组(RVA和RVOT)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闯值高于被动固定导线组,但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组(P〈0、01,P〈0、05)。3组自身对照可见固定方式及植人部位不影响起搏和感知阈值的稳定性,但主动固定组随访时阻抗较术中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100%起搏时QRS时限,RVOT-主动组较其他两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分别在3个组中。结论:主动固定导线的长期起搏参数是稳定的,RVOT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紧急抢救心脏停搏的临床价值 ,对 30例心脏停搏患者于床边迅速粘贴经皮胸壁心脏起搏专用电极 ,应用美国惠普公司CodeMasterXL+ 心脏监护除颤起搏仪紧急起搏 ,其他复苏措施积极实施。结果 :起搏成功 2 1例 ,临床有效 16例 ,复苏成功 14例。达起搏成功所需时间为 1.6± 0 .4 (1.0~ 5 .0 )min ,持续稳定地起搏总时间为 80 .0± 32 .6 (8~ 12 0 )min ,有效起搏电流强度为 6 5± 12 .3(5 0~ 130 )mA ,有 7例过渡至X线下经静脉心内膜起搏。起搏成功的心电图表现为起搏心律且其QRS波于监护Ⅱ导联呈主波向下的综合波 ,融合波或 /和较快的自主心律。起搏电流强度大小并不影响对起搏成功的QRS波的判断。起搏过程中均有胸壁肌肉抽动 ,5例局部疼痛者仅 1例需用镇静剂 ,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操作简便快速 ,疗效可靠且无创安全 ,病人耐受性良好 ,是紧急抢救心脏停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合并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房室阻滞的患者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对3例电极脱位至右室流出道、9例因上述疾病主动将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12例患者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电压:0.86±0.10V,脉宽:0.3±0.04ms)较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电压:5.0±6.06V,脉宽:1.52±0.77ms)显著降低,P<0.01。随访68.5±34.65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果提示右室流出道是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  相似文献   

9.
心房按需起搏的血液动力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房按需起搏(AAI)型生理性起搏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4例AAI型患者采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了起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并与同期收治的14例心室按需起搏(VVI)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AI型组的心脏射血分数(EF)、心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分别比VVI型组增加8.3%、11.7%和17.3%(P均<0.05)。AAI型组起搏后心房刺激脉冲至QRS波群间期与心搏量呈负相关(r=-0.4986,P<0.05)。VVI型组的E峰减速时间(EDT)显著延长(P<0.01),而AAI型组无明显变化。结论:AAI型起搏后心脏仍能保持完整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有症状的慢-快综合征需置入起搏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B组45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对比两组起搏参数和心电图QRS间期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50.51±6.52)min,B组手术平均时间(63.52±7.34)min,B组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IVS、LVPW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RVS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明显高于B组,A组起搏的QRS波宽度窄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起搏相比,RVS起搏时心电轴、QRS波群与正常心室激动顺序的QRS波群形态相似。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者,右心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型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新型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以进一步降低食管心脏调搏术的起搏阈值,减轻受检者痛苦,便于开展食管心室调搏术。第一阶段:设制出各型食管电极导管12种,每种导管随机测试病人20例,共240例,以揭示起搏阈值与电极宽度、电极长度和电极间距三者关系。第二阶段:据此,研制2种新型食管心脏调谐电极导管,每种导管随机测试病人40例,共80例。结果发现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的最适电极宽度为5~6mm、电极长度为10mm和电极间距为35mm,按此规格研制的JD-2-9-35-10-5型和JD-2-9-35-10-6型新型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心房调掉时起搏阈值分别为12.1±3.2(5.0~17.5)V和10.3±2.6(5.0~15.0)V,心室调搏时起搏阈值分别为24.0±5.5(15.0~35.0)V和20.3±4.9(12.5~30.0)V,心室调搏的成功率分别为85%(34/40)和95%(38/40)。结论:与目前国内常用的食管电极导管比较,该导管具有起搏阈值低、病人痛苦少、适应性广、性能可靠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4例心律失常病人接受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ENCP)治疗,11例成功(成功率78.57%),其中紧急心脏起搏4例、超速抑制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保护性心脏起搏6例。结果表明:ENCP可用于抢救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及终止心动过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但应视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4.
王莹惠  李述峰 《心脏杂志》2017,29(2):176-179
目的 观察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2012年在我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225例,包括3830主动固定电极组134例和5076主动固定电极组91例。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和3年的起搏参数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心房起搏参数比较,3830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和阻抗在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均高于5076主动固定电极组(P<0.05,P<0.01),感知参数无明显差异。心室电极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起搏参数比较,感知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起搏阈值在术中及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830组心房电极在心房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年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f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fight ventricul arapical,RVA)起搏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变化,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在主理性起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8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按单双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功能正常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根据心电图PR间期时间将起搏器AV间期调整,暂时关闭AV搜索功能以保证心室起搏。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起搏参数、累积心室起搏百分比,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RVOT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电极导线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15min与植入即刻比较起搏阈值明显下降,分别为(0.76±0.21)mV和(1.13±0.25)mV(P〈0.01)。RVOTS起搏组和RVA起搏组QRS时限分别为(0.14±0.04)S、(0.16±0.03)S(P〈0.01)。随访6个月起搏参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未出现植入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电极导线移位、阈值增高。6个月RVOTS起搏组左心室同步指标明显优于RVA起搏组(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舒张末内径两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在RVA起搏组有所降低(P〈0.05),心脏做功指数(Tei)、RVOT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VA起搏组随访6个月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VA起搏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损害左心室功能。RVOTS起搏保持良好心脏收缩同步性、保护左心室功能,是较好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与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操作时间的差异.方法 90例需进行临时起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B组(38例)通过常规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置入.两组均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电极导线脱位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在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方面均好于B组(P<0.05).起搏成功率为96.2%和86.8%,起搏阈值为(0.75±0.32)V和(0.95±0.45)V.结论 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经静脉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静脉紧急性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43例意外心脏停搏和29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球囊飘浮导管或普通双极起搏导管,进行经静脉紧急性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72例中51例起搏成功,起搏时间1天-11天,此51例中严重心律失常23例,在院外意外心脏停搏15例(心脏停搏至开始起搏时间为10分钟-30分钟),在住院期间意外心脏停搏13例;21例失败。起搏失败的主要原因与心脏停搏至开始起搏的时间,患者心脏的基础疾病,起搏的电极选择有关,本组未出现与临时起搏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静脉急床旁时心脏起搏为心脏意外停搏和致死性心律失常急救的重要方法,其疗效肯定,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及心内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观察5例体外直流同步及5例非同步电击转复前后起搏阈值及起搏导线阻抗的变化,以及3例ICD使用者上述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13例均一次电击转复成功。体外直流同步及非同步电击转复后,10例中有8例起搏阈值增高(均使用单极心室起搏导线),2例无明显改变(均使用双极心室起搏导线);ICD行心内电击转复3例,起搏阈值无明显改变(患者先前植入的均为单极心室导线)。所有13例的起搏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体外心脏电击转复有可能使永久起搏器的起搏阈值增高,尤其采用单极导线的患者,事先宜将起搏器的输出电压及脉冲宽度适当调高。对起搏依赖患者应作好及时更换起搏导线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起搏比例的右室间隔部(RVS)和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事件和心功能影响。方法纳入置入双腔起搏器术满1年的患者96例,按照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S起搏组(n=48)和RVA起搏组(n=48),利用程控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的打开与关闭,结合患者自身反应,按照心室起搏(VP)比例分为VP≤10%组(16例)、VP11%~89%组(16例)、VP≥90%组(16例)。通过心脏彩超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起搏器程控仪询问心室高频事件(VHR)和室性早搏(PVC)。结果 RVA起搏比RVS起搏PVC增多,VHR发生率无差异;随VP比例增加,两组VHR和PVC减少,RVA起搏组LVEF下降、LVEDD增大。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可减少PVC、延缓心功能减退;降低VP虽可延缓新功能减退但会造成PVC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VVI起搏对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7例患者被分为VVI起搏组(48例)和未起搏组(19例),术前测血浆BNP值,术后3~6月随访测血浆BNP。比较两组患者BNP浓度差异。结果:起搏组术后BNP水平较未起搏组低[(129.21±31.57)pg/ml:(150.43±35.71)pg/ml,P〈0.05]。结论:VVI起搏未引起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增高,对此类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或有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