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脉期短暂性肝实质强化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动脉期短暂性肝实质强化(THPE)CT表现类型、病因和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动脉期THPE CT表现的肝脏螺旋CT检查资料,观察其形态、位置及与肝脏内病灶的关系,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类.结果肝内肿瘤性病变23例,炎性病变8例,梗阻性黄疸、肝硬化和腹膜病变各2例,Budd-Chiari综合征、上腔静脉综合征和肝内未见明确病变各1例.THPE典型CT表现为肝动脉期肝内楔形或三角形高密度区,常位于肝脏边缘部位;门静脉期恢复正常肝脏密度.根据THPE的形态、数目、位置及与肝脏内病灶的位置关系,分为四种类型:Ⅰ型,楔形或三角形,伴或无肝内病灶;Ⅱ型,病灶周围型;Ⅲ型,外压型,表现为受压部位肝实质表面不规则形态THPE;Ⅳ型,多发多形态型.结论 THPE是螺旋CT增强扫描于肝动脉期表现的肝脏短暂性灌注异常,反映局部肝脏双重血供的重新分布,与原发性和继发性肝动脉血液供应增多或肝脏变异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2.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T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刚  邓开鸿  周翔平 《华西医学》2002,17(2):188-190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癌栓时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影像特征,为肝癌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经临床证实并行全肝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32例,不伴门静脉癌栓54例,分别观察动脉期和门脉期癌旁与较远处肝实质及肝癌结节的密度变化。结果:18例肝癌伴门静脉分支癌栓,动脉期主要表现肝动脉血流高灌注,相应受累肝实质呈现斑片状、弧圈形或楔形高密度影,门脉期也见少许楔形高密度影;14例主门静脉主干癌栓和54例门静脉无癌栓,绝大多数全肝密度均匀一致;门静脉有无癌栓组间,灌注异常出现率不同;门静脉癌栓时肝癌的血供分型发生变化,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明显减少。结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可影响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肝癌结节和周围非癌肝实质的灌注异常,产生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3.
肝脏异常灌注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异常灌注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期间47例肝脏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47例肝脏灌注异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肝动脉门静脉瘘9例,炎症性充血8例,门静脉、肝静脉阻塞13例,肿瘤盗血现象4例,肝脏迷走血供2例和其它原因1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评价肝脏异常灌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乙酸灌注兔肝门静脉分支后肝脏的声像图、病理及生化改变,探讨乙酸栓塞门静脉分支引起兔肝脏坏死的机制.方法 28只兔剖腹后经门静脉分支注入不同剂量的50%乙酸.按灌注乙酸的量0.250,0.188,0.125,0.050,0.025 ml/kg分为5组.结果 乙酸灌注兔肝门静脉分支后,可造成门静脉分支管腔内膜炎症,管腔狭窄,甚至血栓形成,伴行的肝动脉分支也因乙酸作用形成内膜炎及血栓,导致相应区域肝组织变性坏死,肝肾功能指标随之变化.结论 经门静脉分支灌注乙酸后,在门静脉、肝动脉内造成程度不等的栓塞,降低或阻断了相应肝组织的血供,其效果等同于门静脉、肝动脉双栓塞,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的经导管治疗包括肝动脉药物灌注和肝动脉化疗栓塞 ,是目前肝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 ,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血管解剖后 ,利用插入的导管将抗癌药或混有抗癌药的人工栓塞物有目的地注入到肝癌供血动脉内 ,使肿瘤处于持续高浓度抗癌药中和 (或 )使肝癌供血动脉发生闭塞 ,中断供血 ,以期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1 理论根据正常肝脏具有双重血供 ,75%来自门静脉 ,2 5%来自肝动脉。肝癌血供的 90 %~ 95%来自肝动脉 ,因此阻断肝动脉后 ,肝癌血供减少 90 %以上 ,致使肿瘤坏死 ,而正常肝实质血供仅减…  相似文献   

6.
肝癌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肝癌多伴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能力差,可切除率仅10%~3 7%[1,2],术后总体复发率达65%[3],故非手术疗法在肝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非手术疗法包括:①区域治疗;②局部治疗;③全身治疗.分述如下. 1 区域治疗 又称经肝动脉治疗,是根据肝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而设计的.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约90 %由肝动脉供血,少部分由门静脉供血,而正常肝脏75%的血供来自门静脉.经肝动脉治疗分两种途径:①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抵达肝动脉;②开腹术中肝动脉插管. 分两种措施:①施放化学或放射性抗癌物质杀灭肿瘤细胞,向肿瘤注入化学抗癌物质称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常用的化学药物为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和5-FU等.向肿瘤植入放射性抗癌物质称经肝动脉放疗(TAR),常用的放射源是131I和-90Y.②堵塞血管以阻断肿瘤血供造成组织缺血坏死称为经肝动脉栓塞(TAE),常用的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临床上经肝动脉治疗采用双重措施:化疗联合栓塞(TACE).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肝脏动脉及肝脏形态学变化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3例CTPV患者,排除肝脏恶性肿瘤及肝硬化、肝脓肿等可引起肝脏动脉改变的疾病,分析其CT资料,观察肝脏动脉及肝脏形态的改变.结果 13例CTPV患者中,10例(76.92%)可见肝左和(或)肝右动脉增粗,3例(23.08%)可见动脉期的一过性团片状异常强化,仅1例(7.69%)可见明显的萎缩-增生复合体.结论 CTPV肝脏动脉供血增加,可出现肝脏动脉增粗,仅少数可见明显的萎缩-增生复合体.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其血液供应相当丰富,正常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但由于肝动脉压力大,其血液的含氧量高,所以它供给肝肚所需氧量的40~60%。据观察,无论原发性肝癌或是转移性肝癌,其血液供应几乎全部(90%)来自肝动脉.所以,肝动脉插管灌注给药,可使药物直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高频超声对肝实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个肝脏实性病灶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肝脏背景及血流情况.结果高频超声可更细致地观察靠近肝脏表面病灶(<7 cm)内部的回声特点.小肝癌中80%可检测到动脉供血,60%有门静脉供血,46.7%为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2例发育不良结节可检测到门静脉供血.结论高频超声及CDFI可为肝实性病灶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信息.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患者发现肝内实性低回声病灶,应警惕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对肝移植微灌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技术研究移植肝微灌注状况。 方法研究组14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共进行17次超声造影;健康对照组23例。经左侧肘正中静脉团注造影剂,对两组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图像并应用ACQ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两组的肝动脉和门静脉显影时间进行测定。 结果肝动脉显影病例与正常对照组的动脉显影时间、门静脉显影时间无明显差异;肝动脉不显影病例门静脉显影时间明显缩短。发现6例造影异常病例,包括肝肿瘤复发、肝动脉栓塞、肝内梗死病灶、肝内血供低灌注区域等。 结论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显示肝脏血管和血液灌注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正>肝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肝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确切,肝动脉被栓塞后门静脉与肝动脉的吻合支成为肿瘤的主要血液供应,因此经皮穿刺门静脉置管局部灌注化疗可提高肿瘤周边区域药物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癌细胞杀伤效应,同时减少静脉化疗时病人的全身毒副反应[1]。临床上经门静脉置管灌注化疗多是将留置导管置入门静脉,然后连接埋置于皮下的化疗泵。但这种方式易出现切口感染、化疗泵周围皮下血肿或积液、化疗药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不仅增加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肝脏灌注异常动态增强CT表现及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以期减少误诊可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肝癌合并肝脏灌注异常的CT检查资料,根据CT表现对其病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肝癌合并肝脏灌注异常56例患者共62处,形成原因分为:①肝癌的"盗血"和"虹吸"作用发生肝灌注异常现象26处;②肝动脉-门静脉瘘产生灌注异常30处;③门静脉癌栓形成灌注异常6处.表现为动脉期和/或门静脉期一过性高密度异常强化,平衡期恢复正常.结论 肝癌患者肝脏灌注异常的CT表现多样,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所以在诊断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11-5612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共72例,本组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肝脏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合各个患者扫描结果的不同将其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分为不同类型,针对不同供血类型患者的比例进行统计并与患者手术前实际比例进行对比。结果患者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后门静脉供血比例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对比差异显著(P<0.05)。多层螺旋CT在肝癌肝动脉关注栓塞后血供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反映患者肿瘤内非坏死低密度区的血液供应情况,对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正常肝脏多普勒频谱图肝脏的血管丰富,由门静脉和肝动脉二个系统供血,肝静脉则将肝内血流引入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用多普勒超声探测肝脏时,在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分别取样,可得到不同的多普勒信号及频谱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5.
肝癌的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 ,90 %左右的中晚期肝癌无外科手术指征 ,近年来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和栓塞 (HA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已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现结合文献对肝癌的介入治疗简述如下。1 HAI和HAE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1 1 血供 肝癌血供 95 %~ 99%来自肝动脉 ,正常肝组织血供 2 5 %~ 3 0 %来自肝动脉 ,70 %~ 75 %来自门静脉 ,结扎或栓塞肝动脉后 ,正常肝组织血流量只减少 3 5 %~ 40 % ,而肝肿瘤血供减少 90 % ,致使肝肿瘤缺血坏死。1 2 肝动脉灌注化…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NakakamaK等首先报道经肝动脉灌注(TAI)抗癌药物治疗肝癌以来,肝癌的介人治疗进展很快,特别是经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化疗已日益广泛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小肝癌相继被发现,使外科手术变得相对容易和安全,但术后短期内肝内复发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Sasaki、Belghiti和Masahiro等报道其手术后复发率分别高达47、60和 56·6%.介入治疗因其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而备受青睐.现就其主要方面综述如下.1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正常肝脏的血供20%~25%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则主要以肝动脉供血,门静脉供血较少,对于有包膜的肝癌则完全由肝动脉供血.亦即大多数肝癌为双重血供,肿瘤的中心部分由肝动脉供血,而肿瘤与肝实质交界的部分(即肿瘤的周边)由门脉供血.因而TAE后,肿瘤中央部血供已被阻断,肿瘤大部分坏死.如联合门脉栓塞(PVE),理论上肿瘤将完全坏死.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系统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HTVPC)显示情况。结果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的显示率分别约90%、69%、90%、69%。MIP与VRT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MIP显示率为高。门静脉期CTA可显示正常肝内门静脉5~6级分支。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发生率约13.9%,门静脉癌栓发生率约58%,以MIP显示最佳。结论16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门静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以MIP及VRT价值较大,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9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和多平面重组技术(MPR)三种重组方式,分析三种重组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系统、肝静脉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显示情况;同期30例患者行肝动脉DSA血管造影,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本组肝动脉变异率为32%;VR与MIP对肝动脉2级以下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3级以上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上有明显差异(P<0.05),MIP优于VR;30例同期行DSA检查的肝癌患者中,MIP与DSA在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的显示上完全一致,对3级以下肝动脉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在4级以上肝动脉的显示上有差异(P<0.05),DSA优于MIP;VR与MIP在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分支方面无统计学意义。门静脉有5种变异类型,变异率为27.8%。正常组肝静脉Ⅰ型80例(95%),Ⅱ型4例(5%),7例(8.3%)可见右后下肝静脉。结论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能更准确、全方位地显示肝血管、肝血管性病变及富血管性肿瘤性病变,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准确信息。VR、MIP与MPR三种重组技术结合使用在肝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并不亚于DSA。  相似文献   

19.
近期我院移植外科完成1例尸体供体多器官(肝、胰、脾、双肾)联合切取,并同时实施了1例原位肝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1例肾移植手术均获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下面就供体多器官综合利用介绍一下我们的初步体会。我们采用腹主动脉和门静脉插管UW液联合灌注肝、胰、脾、十二指肠和双肾整块切取的方法,大大缩短了热缺血时间。腹主动脉插管可避免肾动脉和肝动脉血管畸形而给灌注带来的困难,并能保证肾脏、胰腺及肝动脉的良好灌注。门静脉插管解剖简单,灌注更直接可靠,术者只需翻转肝十二指肠韧带即可在其后方暴露门静脉。我们此次联合切取于门静脉中段切开插管,这样既保证了供肝的灌注和供肝的门静脉血管长度,又保证了供胰灌注的流出道和供胰的静脉长度以备吻合。在肝脏和胰腺的动脉血管分配问题上,我们将肝总动脉和胃十二指肠上动脉所形成的动脉分支分配给肝脏以备肝动脉采用分支补片技术吻合,将带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腹主动脉片用来进行胰腺动脉吻合。这样既保证了肝动脉的吻合质量又不影响胰腺的血液供应。由于我国尚未通过脑死亡法,供体来源日趋紧张,器官联合切取利用是我国移植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经脾门静脉造影CT(CTSP)是将造影剂直接经脾门静脉灌注肝脏,经CT动态扫描后,使主要由门静脉供血的肝组织迅速强化,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的肝肿瘤不被强化而形成较高密度差异,显示良好的影像效果,尤其是早期发现小于1cm的病灶及肝癌子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