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成和  关晓旭 《陕西中医》2004,25(7):614-616
目的 :观察活血、祛风湿类中药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90例用和血蠲痹汤 (当归、川芎、黄芪、防风、羌活、姜黄等 ) ,对照组 30例采用风湿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66% ,对照组为 5 6.67% ,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和血蠲痹汤具有养血活血 ,改善局部供氧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义  杨晓霞  李杰  刘德厚 《陕西中医》2007,28(12):1613-1614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蠲痹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蠲痹汤(乳香、没药、乌梢蛇、川乌、黄芪等)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等症状,改善体征和风湿系列指标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史斌 《四川中医》2010,(6):76-77
目的:观察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络化瘀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通经活络化瘀蠲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研究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风湿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蠲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服药1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蠲痹汤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显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自拟益肾化痰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群  郑宏岭 《四川中医》2005,23(7):43-43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方法:采用益肾化痰蠲痹汤为基本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8例。结果:总有效率97.3%。结论:益肾化痰蠲痹汤方治疗RA有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柴铁玲  彭继升 《陕西中医》2011,32(5):570-572
目的:观通用中药汤剂通用蠲痹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两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通用蠲痹汤;对照组服用风湿液。连续用药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通用蠲痹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疗效、改善RF、ESR、CRP、IgG、IgM,IgA水平,具有明显的效果(P<0.05),均优于中成药组。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内服中药汤剂对于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中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中医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RA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加味蠲痹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相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风湿、活血蠲痹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蠲痹汤(补骨脂、狗脊、炒杜仲、川断、羌活、独活、制川乌、制草乌、防已、木瓜)配合西药治疗本病20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分别为7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活血,祛风湿,蠲痹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给予1个疗程的益肾蠲痹汤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给予疗效评分。结果:全部60例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雪芬  钟诗婷  邓矢明 《河南中医》2016,(11):2007-2009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9月在本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来氟米特的基础上加服益肾蠲痹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2.06%,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行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行益肾蠲痹丸药物治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痛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双活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双活蠲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用抗风湿类西药(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2组均以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1个疗程和停药3个月时疗效。结果:1个疗程结束,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停药3个月时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活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洛索洛芬钠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煎剂(蠲痹养肝益肾汤)。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降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论: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口服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蠲痹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能力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蠲痹伸筋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所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甲氨蝶呤片的基础上加服蠲痹伸筋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症状体征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伸筋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风湿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蠲痹汤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RE、ESR、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 G、Ig M、Ig A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蠲痹汤有利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减轻患者负担,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经蠲痹汤联合益赛普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温经蠲痹汤联合益赛普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目、压痛关节数目的变化。研究采用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和美国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进行临床评价;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改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480,P0.01);治疗后2组相关检验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相关检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DAS28评分和HAQ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DAS28评分和HA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腹痛、感染等不良发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经蠲痹汤联合益赛普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关节炎相关症状、降低检验指标水平,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配合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3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分期论治配合益肾蠲痹丸,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白芍总苷胶囊治疗,两组病例均经半年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191例临床缓解42例,占22.0%;有效115例,占60.2%;无效34例,占17.8%;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191例临床缓解29例,占15.2%;有效101例,占52.9%;无效61例,占31.9%;总有效率为68.1%。结论:分期论治配合益肾蠲痹丸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将92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组予益肾蠲痹丸结合美洛昔康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1.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血沉及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