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拟颈眩汤为主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等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颈眩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拟颈眩汤为主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眩晕有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利用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CSA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头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结果 2组治疗后、随访期的FS-CSA评分、头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在治疗后及随访期2组以上指标及FS-CSA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符合方案数据177例,随机分为旋提手法治疗组87例,颈椎牵引治疗组90例;男性43例,女性134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7.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月;疗程14d,旋提手法治疗组隔日1次,共7次,颈椎牵引组每日1次,共14次。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头晕、颈椎活动度、头痛、等指标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的总体疗效,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8.8%,牵引组总有效率为84.09%,手法组优于牵引组,旋提手法组对改善眩晕症状、颈椎活动度、头痛症状的效果优于牵引组。结论: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使椎动脉扭曲、痉挛或受压,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1]。西医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的疗法。笔者自1993~1999年采用自拟的颈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治疗组83例,男56例,女27例;年龄37~69岁,平均(53.3±7.76)岁,其中4O岁以下者2例,40~49岁29例,5O~59岁38例,60岁以上14例;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4个月,平均(2.8±1.18)年。对照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35~71岁,平均(54±7.73)岁,其中40岁以下者1例,40~49岁1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收集孙树椿教授临床应用颈Ⅲ号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例,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颈Ⅲ号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 089例,根据临床疗效及FS-CAS评分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临床有效率构成中显效5 176例(85.01%),有效386例(6.34%),无效527例(8.65%),总有效率达...  相似文献   

6.
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artery,CSA)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手法治疗,l次/d;活血定眩丸,3次/d,口服。对照组单纯手法治疗,1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36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总疗效及单一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颈三针”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椎-基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药物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8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针刺穴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对椎-基底动脉异常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旋提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旋提扳法组)32例,对照组(理筋手法组)27例.治疗1疗程,每周2次,共4次,其中51例患者获随访(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1%,27例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6%.结论:旋提扳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法安全,疗效好,临床易于操作,患者易接受和配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颈眩灵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眩灵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予颈眩灵汤治疗,对照组予颈复康颗粒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旋颈试验的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颈眩灵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一般认为慎重运用"扳法",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手法,疗效很好,多数1次治愈.现将所观察的40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4号方配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椎病4号方配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颈椎病4号方配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皮下血肿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与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相比,颈椎病4号方配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柳直 《西部中医药》2012,25(7):87-88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0例。A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组治疗均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 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00%,B组为83.00%,C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 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以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穴位注射于颈3~6夹脊穴及天柱(双侧)、风池(双侧)治疗。结果:痊愈率对照组为12.00%,治疗组为30.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33%,治疗组为97.3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用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脊柱调衡手法及两种方式联合应用治疗,比较3组的治愈率及血流速度。结果:总有效率B组为96.7%,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椎内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优于其他2组。结论: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中药熥敷保健颈托及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治以微调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头清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以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率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眩晕、头痛、头昏、恶心、耳鸣、耳聋、视物程度等症状评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7-428
目的 :观察在牵引基础上应用颈椎斜扳法和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80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颈椎斜扳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4.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斜扳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赵强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45-446
目的:探讨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组和药物颈牵组,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TCD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①2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②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下降,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揉理筋拔伸法安全、疗效好,病人易接受和配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