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梳理吴鞠通以前性味配伍理论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探讨吴鞠通对前医家性味配伍思想具体应用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吴鞠通临床实践中应用性味配伍思想主要受《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及叶天士的影响。其中,《黄帝内经》中性味配伍理论是吴鞠通运用性味配伍遣药制方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是吴鞠通运用性味配伍遣药制方的实践基础;叶天士守法变方思想是吴鞠通运用性味配伍遣药制方的指导思想。其对性味配伍理论应用并不完全拘泥于前,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等特点灵活运用,进一步发展了性味配伍理论在温病辨治中的具体应用。其运用性味配伍理论制方思想既有溯源、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2.
《灵枢·外揣》载有"司外揣内"和"司内揣外"。与在中医诊断学应用较为普遍的"司外揣内"相比",近者,司内揣外"古今多有歧义。结合《黄帝内经》中多篇含有的"远近""内外",并借鉴古今对"司内揣外"的释义与理解,试图从传统视角以及结合《黄帝内经》中"司""揣"含义的视角来探讨"近者,司内揣外"的多角度含义,从而为《黄帝内经》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理、法、方、药均强调"取象""比类",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著作中处处体现着象思维,对中药蛤蚧的认识亦基于此。文章以蛤蚧为例,从该药的命名、性状、习性等动观其功效主治,并通过古今医案验证药象。  相似文献   

4.
苦味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初探孙大定(湖北省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43003)笔者对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曾进行过初步探讨[1]。为进一步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对中药性味理论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现仍以《中药学》[2]教材为依据,以所载188种苦味药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作一初步探讨。1苦味药的来源及药效范围在所载188种苦味药中,植物药177种,占总数的94.1%;矿物药3种,动物药8种,二者共占总数?...  相似文献   

5.
苦味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初探孙大定(湖北省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43003)笔者对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曾进行过初步探讨[1]。为进一步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对中药性味理论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现仍以《中药学》[2]教材为依据,以所载18...  相似文献   

6.
"毒药"和"甘药"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药物分类概念,反映了药物应用发展的早期面貌。性味有偏、作用峻猛、能够祛邪除病、对人体有刺激或毒副作用的药物称作"毒药",而性味甘美、作用平和、功在补虚、对人体没有刺激及毒副作用的药物则称作"甘药",这种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知方式无疑与秦汉时期盛行的籍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神仙之术有关。《内经》中"毒药"、"甘药"的药物分类方式在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确体现了早期中药理论和道家养生理论相互吸收、相互为用的学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本质的具体体现,关乎到临床用药安全,是社会民众与医药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科学问题。配伍用药是中医遣药组方、辨证施治的主要形式和应用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十八反"、"十九畏"等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经验轮廓,它体现了中药配伍禁忌的基本特征。提出科学假说:中药配伍禁忌是药性相反或相制的代表性组合;反药组合的构成-剂量-物质变化具有特定的毒效表征;妨害治疗与宜忌转化是反药配伍规律的辩证体现。构建技术体系:构建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构建中药配伍毒性发现与评价方法技术;构建中药配伍致毒增毒减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反药组合的毒效物质代谢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同方配伍的反药组合妨害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技术;构建基于特定病理环境的反药配伍组合宜忌转化研究技术。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和丰富中医药配伍理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任务与目标:以古今文献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以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方法为手段,揭示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的毒效表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药物配伍环境及特定病理条件,从妨害治疗和宜忌转化的角度探讨反药配伍临床应用宜忌条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禁、忌、宜的科学界定和系统性示范研究,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创建客观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指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配伍禁忌内容的修订提供依据,为构建我国中药及其临床配伍用药安全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归经理论是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1]);代表了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反应了药物药效所在~([2])。归经理论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言的"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为归经理  相似文献   

9.
潘金波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3-2657
目的:为研究《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并探讨五味理论在张仲景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借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论述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并从3个方面研究张仲景运用五味理论遣药制方的规律:①从五味和合见八法统方的配伍规律;②从五味和合见相辅相成的配伍规律;③从五味和合见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结果:《黄帝内经》认为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五味过用或不及则脏腑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各有苦欲,运用五味之性,纠脏腑之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临床选药组方治疗疾病是根据药物五味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药物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胜规律;药物五味各自具有的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降等的功效特性,运用药物的五味之偏来补泻调整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的偏胜偏衰。结论:第一:《黄帝内经》五味配伍理论实是选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内涵,而且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二:张仲景承其说,从其法,以五味学说为核心理论配伍制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巨著,其医学理论丰富。《黄帝内经》大量分析和讲解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药食气味等多种医学理论,文献研究提示药食气味医学理论对中医药影响深远。在临床实践中,药食气味医学理论,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笔者研究和学习《黄帝内经》,发现了《黄帝内经》中,与药食气味有关的理论很多。为了继承和发展药物气味医学理论,笔者整理和探讨药食气味医学理论内涵,希望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信楠 《西部中医药》2012,25(1):57-58
从地理环境与气候的关系,与体质的关系,与寿命的关系,与发病的关系,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及现代卫生专业人员与气候变换的关系等6个方面阐述了《黄帝内经》中的医学地理思想,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其科学性,指出研究《黄帝内经》中地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对现代医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黄帝内经》理论,对中医精神病学的定义和范围提出了个人见解。并从精神活动的生理基础、病因病机、诊断命名、治疗方法、预防思想等几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中有关精神病学的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及其身心医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蕴含着丰富的身心医学思想。对“形神合一”理论的源流、基本内容及其相关生理病理机制进行探讨,阐述其有效指导临床、维持身心健康和防治身心疾病、丰富现代身心医学内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而《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典籍,因此《黄帝内经》的翻译在中医文化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宣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负载词作为承载中医文化的载体,其翻译对于是否能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关联论的视角下讨论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针灸甲乙经》中论述心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心痛选穴时,谨遵《黄帝内经》学术思想,采用循经远取的取穴方法,特别是注重特定穴的运用。处方用穴讲究配伍以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针法,且辅以放血疗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整理、分析、归纳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书中不同体质的分类方法及辨体针灸治疗的内容,探讨其体质思想对针灸治疗的重要指导作用,以期对针灸经典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针灸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玉贤主任医师诊治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将《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收效较好,凝炼李玉贤主任医师对《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挥,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脾胃病之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顺保教授对《奇经八脉考》中所载腧穴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及国家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奇经八脉腧穴的发展脉络,就《奇经八脉考》中的腧穴进行释疑。《黄帝内经》中的奇经八脉的腧穴仅有腧穴总数或有少数腧穴穴名,《奇经八脉考》终将奇经八脉腧穴补齐,但与今日国标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构建了一个以"四时五藏阴阳"(《素问·经脉别论》)为核心的生命巨系统。在此框架中,"五脏应时"是藏象实质内涵的一个基本理论认识,也贯穿于《黄帝内经》诊断治疗观中。溯本求源,"应时"思想与道家渊源甚深,该词不仅首见于《庄子外篇·天运》,而且就道家核心思想"无为"而论,"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其外在表现正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其内涵包括应时而为、为而后舍、为之于未兆、为而复归,"应时"思想皆贯穿于其中。不仅如此,庄子的"一龙一蛇,与时俱化"是其重要理念;"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是其养生要旨;而礼义法度也必须"应时而变"。先秦时代的《鹖冠子》对"应时"思想的阐发也别树一帜。其对"圣人""至人""贤人"的判准皆以"应时"为据。故先秦道家对《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以及水郁折之5个验案探讨《黄帝内经》中五郁治则在临床运用的关键在于审证求因,辨证正确,因人因证而异,其五郁治则方可灵活变通、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