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恢复期中风患者,任选其中39例为观察组,给予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余39例为对照组,只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肌力恢复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有效率(82.05%)明显高于只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对照组(71.79%),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38.32±5.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7.47±3.08)分,P0.05;前者Barthel评分为(61.49±3.48)分,明显高于后者(42.48±4.09)分,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加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家属负担,临床及积极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4.0±1.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66.2±6.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1.5)分、(52.9±6.3)分,护理后观察组肌力改善率为86.5%,吞咽改善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71.4%。结论为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可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肌力及吞咽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护理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护理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FMA评分为(56.23±6.65)分、ADL能力评分为(78.5±4.2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中风恢复期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及常规内科护理对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中药、穴位按摩及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护理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4.4%;NIHSS评分(7.1±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7±2.5)分;ADL评分(62.9±1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7.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状态(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为(86.97±18.63)分,高于对照组的(68.42±18.52)分,Barthel指数为(79.62±16.82)分,优于对照组的(62.48±16.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1.80分±14.4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30分±17.23分。结论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风穴位拍打操在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学习练习中风穴位拍打操,两组干预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穴位拍打操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风汤辅治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中风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汤辅治脑卒中恢复期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42-1344
目的:探讨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风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中医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FMA及MB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痊愈率(25.71%)和总有效率(91.43%)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41;χ2=4.928,P=0.02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升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FMA和ADL能力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评分为(56.20±36.65)分、ADL能力评分为(78.50±4.2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主要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共2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位136例,该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外辅用中药、针剌和推拿等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BI指数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评分提高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给予积极的中医康复治疗,能够加快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早期介入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7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理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h内)加用中医手法;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理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早期中医理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理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评分和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膀胱癌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3个月;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由肿瘤专科护士进行主动服务护理模式干预。结果:观察组化疗3天与7天患者的恶心呕吐评分分别为(1.04±0.34)分和(1.21±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0.34)分和(2.12±0.29)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在膀胱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12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给予康复训练程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训练的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综合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病人A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促进脑功能重组,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郭雪梅 《西部中医药》2012,25(10):110-111
目的:探讨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中药热敷、中医蜡疗、按摩疗法三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结果:将2组患者在干预后不同阶段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运用中药热敷、中医蜡疗、按摩疗法三项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更交谈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谈话基础上,变更交谈方式,并行阶段性评估,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干预前后2组临床症状自觉评分变化情况以及2组干预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自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于对照组(P0.05),FEV1/FVC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变更交谈方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加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半身不遂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将创伤骨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观察组为42.50%,对照组为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调查护理满意度,探讨在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各症状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得分术后6小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及72小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导尿、排便异常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自护能力,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