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熥敷保健颈托,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熥敷保健颈托由普通颈托与中药熥敷合剂药袋组成,药袋粘贴入特制的颈托凹陷内.选择1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佩戴中药熥敷保健颈托治疗,对照组采用奇正炎痛贴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A组用孙氏手法及中药治疗,B组单用孙氏手法治疗,C组单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3组ESCV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孙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痛一号方配合熥敷合剂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首先以2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样本,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以10d为1个疗程,整个实验周期为3个疗程。其中一组只采用熥敷合剂热敷;另一组则采用颈痛一号方配合熥敷合剂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3个月至半年的随访,据统计单独实施熥敷合剂热敷的患者,麻木和疼痛等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的占到88.1%,而另一组有效果的占总体9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比较,熥敷合剂配合颈痛一号方对于治疗颈椎病有明显效果,比单独使用中药热敷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推拿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观察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35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B)33例采用单纯的推拿治疗,对照组(C)30例采用单纯的中药湿热敷法治疗,并对3组治疗前后疗效及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疗效,但治疗组(A)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B)和对照组(C),且治疗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改善最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脊柱调衡合气街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各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7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脊柱调衡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137例.脊柱调衡组取头、腹气街部穴位(头气街:百会、天柱、完骨等;腹气街:肾俞、关元、中极等),行双手同刺法,配合脊柱调衡治疗;常规针刺组穴取C3~C7夹脊穴、风池、完骨、百会、大椎等,采用常规针刺法和常规推拿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颈痛量表(NPQ)综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PQ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脊柱调衡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脊柱调衡组愈显率为83.2%(114/137),优于常规针刺组的69.3%(95/137,P<0.05);脊柱调衡组治疗颈椎病各型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结论:脊柱调衡合气街干预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制和疗效。方法:治疗组运用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对照组予以枕颌带牵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P<0.01),延缓病情发展,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脊柱调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针刀松解术结合脊柱调衡为治疗组,常规电针联合推拿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0%、95%,对照组为40%、8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脊柱调衡通过恢复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针刀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3例颈椎病患者分两组,治疗组52例施以针刀和脊柱调衡手法治疗;对照组51例以针灸疗法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CASCS评分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优于对照组(92.1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症状,但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复发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效果稳定不易复发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并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正骨治疗的优选节段。方法:将90例具有寰椎轴线分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共3组,3组病例均以颈部的分理揉按为基础治疗,其中A组加用定点复位法调整C1~2;B组加用角度复位法调整C3~5;C组加用侧旋提推法调整C6~7,以症状、体征、X线片及TCD检测为观察指标,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颈椎三节段手法正骨均能减少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A、B、C3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0%、66.67%、60.00%,A组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较B组、C组更能改善寰枢椎轴线分离程度(P0.01);A组较B组、C组更能减少患者眩晕症状积分(P0.01)及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P0.05或P0.01)。结论:本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与寰枢椎的错动移位关系密切,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合并有寰枢椎的错动移位时,颈椎寰枢节段应作为手法正骨的优选节段,针对性地纠正寰椎或枢椎的错动移位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朱海锋  郭汝宝  万全庆  孔颖 《新中医》2023,55(14):165-169
目的:观察三维调颈手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病变区域红外热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2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三维调颈手法组、C组为针刀组、D组为三维调颈手法联合针刀组。4组均治疗3周,比较4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红外热成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B、C、D组NDI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B、C、D组颈部温差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颈部温差减小较B、C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颈部温差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调颈手法联合针刀治疗能改善颈椎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三维调颈手法或针刀治疗。  相似文献   

11.
柳直 《西部中医药》2012,25(7):87-88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0例。A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组治疗均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 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00%,B组为83.00%,C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 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在颈三穴部位钩治,椎动脉型颈椎病加风府穴钩治。钩针的针尖不能超过横突后结节,边进针边钩提,慢用力,向上钩提,钩提3~5次不等,有落空感即可。术毕用牛痘疫苗兔皮致炎提取物3 mL、维生素B120.5 mL、红花注射液0.5 mL、注射用水0.5 mL混合液各针眼注射1 mL左右以防粘连,无菌敷料覆盖针眼,用胶布加压包扎,观察15分钟,4天后除去敷料。7~15天治疗1次,若疗效不满意,进行第2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取1~2个穴位(双侧),可轮流取穴。若1次治疗症状缓解达70%以上,不进行第2次钩活术治疗,4天后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1次治愈96例,占52.75%;2次治愈42例,占23.08%;3次治愈18例,占9.89%;总治愈率85.72%,总有效率96.15%。结论: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联合内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内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对照组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观察症状和体征,经颅多普勒(TCD)测定椎动脉(VA)与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治疗后治疗组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O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能增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上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火山泥热敷、干涉波等理疗方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随机观察颈椎病患者84例,全部诊断为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患者,采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火山泥热敷、干涉波等理疗方法治疗,均为1次/d,5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不间断治疗,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显效者63例,显效率75.00%,其中一个疗程即显效者43例。有效者19例,占22.62%,总有效率达97.62%,无效2例,占2.38%。结论该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且可就该疗法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眩二号方联合旋提手法及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颈眩二号方联合颈椎旋提手法及颈三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眩二号方联合旋提手法及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7.
赵强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45-446
目的:探讨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组和药物颈牵组,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TCD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①2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②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下降,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揉理筋拔伸法安全、疗效好,病人易接受和配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0例服用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对照组(1)150例仅服用颈灵合剂治疗。对照组(2)150例仅以推拿整复治疗,3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主要观察3组临床疗效、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变化(TCD、CDFI)、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值)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9.5%),显著高于对照组(1)(颈灵合剂组)的90%(治愈率38.7%)及对照组(2)(推拿整复组)的78.8%(治愈率30.7%)(P<0.01)。结论:颈灵合剂配合推拿整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artery,CSA)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手法治疗,l次/d;活血定眩丸,3次/d,口服。对照组单纯手法治疗,1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36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总疗效及单一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