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对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ten和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处理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用RT-q PCR法检测pten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均能抑制细胞增殖,1.00 mg/m L的苦马豆素可明显诱导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率分别达到了40.94%和43.21%;RT-q PCR法检测显示pten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发凋亡,其原因可能与上调pten和下调survivin m 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90-239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检测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活力的影响;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检测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1、cyclin D1含量变化,及AKT蛋白含量变化。结果:MTT法显示黄芩苷(50、100、200μmol·L-1)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力,在48 h抑制程度最高。黄芩苷使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芩苷能下调cyclin A1、cyclin D1表达;并且抑制AKT磷酸化。结论:黄芩苷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下调cyclin A1、cyclin D1表达,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25、2.5、5、7.5、10、12.5 mg/mL)阿魏酸作用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小时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不同浓度(0、5、7.5、10 mg/mL)阿魏酸作用SGC-7901细胞48小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q 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环氧化酶2(COX-2)、生存素(Survivin)、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5、10、12.5 mg/mL阿魏酸使SGC-7901细胞的OD值降低,5、7.5、10 mg/mL阿魏酸作用SGC-7901细胞48小时后均能诱导其凋亡,5、7.5、10 mg/mL阿魏酸均能上调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COX-2、Survivin和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阿魏酸能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阿魏酸能上调胃癌细胞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COX-2、Survivin和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主要探索β-咔啉类生物碱抑制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与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条件下β-咔啉类生物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通过Transwell小室测定β-咔啉类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AK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然后将si-FAK-1051重组质粒转染到SGC-7901细胞中,再次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鉴定FAK基因沉默效果,最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FAK基因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随着β-咔啉类生物碱浓度增加,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IC50=13.364 mg·L-1;阳性对照组(5-FU,5 mg·L-1)和β-咔啉类生物碱组中Transwell小室内SGC-7901细胞均可见显著减少(P0.01),且β-咔啉类生物碱组SGC-7901细胞数目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β-咔啉类生物碱实验组FA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si-FAK-1051转染入胃癌SGC-7901细胞后,FAK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被明显下调(P0.05),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也显著降低(P0.05)。β-咔啉类生物碱较5-FU具有更有效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而该机制可能与β-咔啉类生物碱抑制FA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凋亡抗体芯片筛选黄芩苷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路和靶点,探讨黄芩苷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人凋亡抗体芯片双抗体夹心检测法筛选出黄芩苷(120μmo L·L~(-1))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Caspase-3、Caspase-8、Fas L、XIAP进行验证,增加对Fas、Caspase-9、TRAIL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320μmo L·L~(-1)的黄芩苷在24~96 h不同时间点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5,P0.01,P0.001),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80,120,160μmo L·L~(-1)黄芩苷均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凋亡抗体芯片检测结果表明,120μmo L·L~(-1)黄芩苷组的bad、Caspase-3、Caspase-8、Fas L、HSP60、TRAIL R4、IGF-I、IGF-II、p21、p27、p53和SMAC等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而XIAP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Western Blot验证实验结果表明,160μmo L·L~(-1)浓度组的Fas L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01);120,160μmo L·L~(-1)浓度组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Fas、TRAIL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P0.001),XIAP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01)。结论黄芩苷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Fas L、TRAIL介导的死亡受体有关;抗体芯片是有效的靶点筛选手段,可用于药物作用靶点和药理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黄芩苷(0、100、200、400μmol·L-1),探讨黄芩苷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黄芩苷处理SGC-7901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添加3-氨基-4-环己基氨基苯甲酸乙酯(Fer-1)来观察细胞在黄芩苷处理后细胞的存活;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MTT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别运用过表达和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的方式来观察肿瘤蛋白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通路在铁死亡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处理后SGC-7901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黄芩苷组比较,Fer-1干预显著缓解了黄芩苷引起的SGC-7901细胞活性降低(P<0.01)。与黄芩苷组比较,Fer-1+黄芩苷组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胃癌BGC-823、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观察Toll样受体(TLR)激活后以及黄芩苷干预TLR激活后胃癌BGC-823、MGC-803细胞迁移能力;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BGC-823、MGC-803细胞的TLR4、激活蛋白-1(A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脂多糖(LPS)可促进胃癌BGC-823、MGC-803细胞迁移,黄芩苷可抑制LPS干预后胃癌BGC-823、MGC-803细胞迁移;LPS可上调TLR4、AP-1、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黄芩苷可下调LPS干预后胃癌BGC-823、MGC-803细胞的TLR4、AP-1、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结论黄芩苷可阻断TLR4-AP-1-VEGF的激活,从而抑制胃癌BGC-823、MGC-803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巴豆生物碱(Croton Alkaloid,C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PCNA、Ki-67及Bax、Fas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巴豆生物碱干预。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浓度CA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PCNA、Ki-67、Bax、Fa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随着巴豆生物碱浓度的升高,SGC-7901细胞中PCNA、Ki-67表达逐渐下降,Bax、Fas表达逐渐上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巴豆生物碱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CNA、Ki-67表达相关,而其上调Bax、Fas表达可能是其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凋亡及对MDR1、GST-π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剂量(0~120μM)川芎嗪内酯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同培养不同时间(24、48及72 h),50μM 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与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测定MDR1、GST-π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RT-PCR测定MDR1、GST-π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川芎嗪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川芎嗪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及作用时间依赖性且120μM川芎嗪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相当;而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川芎嗪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 h后,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MDR1、GST-π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川芎嗪可下调MDR1、GST-π表达,下调作用与TMZ相当甚至更具优势。结论:川芎嗪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抑制细胞中MDR1、GST-π的表达,其表达量与川芎嗪剂量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肖婧薇  江振洲  刘晶  邰婷  王涛  张陆勇 《中草药》2011,42(6):1174-1176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激素依赖性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雷公藤甲素还能有效地使SGC-7901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同时明显下调ER-α蛋白的表达。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并且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其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周期阻滞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ER-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Cur对SGC-7901细胞的24、48、72 h的抑制作用;TUNEL检测各浓度Cur作用24h后SGC-7901细胞凋亡的发生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浓度Cur作用SGC-7901细胞后剪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酶-3(cleaved-caspase-3)、剪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酶-9(cleaved-caspase-9)、Bax和Bcl-2蛋白量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200μmol/L Cur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后吸光度下降(P0.05),同时药物剂量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吸光度越低(P0.01);12、24、48h IC50分别为156.51、86.88、35.32μmol/L;Cur能上调SGC-7901细胞中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P0.05),而同时能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激活caspase-3凋亡通路及Bcl-2蛋白家族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巴豆生物碱(CrotonAlkaloid,C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PCNA、Ki-67及Bax、Fas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巴豆生物碱干预。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浓度CA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PCNA、Ki-67、Bax、Fa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随着巴豆生物碱浓度的升高,SGC-7901细胞中PCNA、Ki-67表达逐渐下降,Bax、Fas表达逐渐上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巴豆生物碱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CNA、Ki-67表达相关,而其上调Bax、Fas表达可能是其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测定不同浓度健脾化瘀方作用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相关Bax、Bcl-2、Survivin等基因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健脾化瘀方对SGC-7901细胞凋亡相关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健脾化瘀方大、小剂量组中Bax表达上调,Bcl-2、Survivin表达下调(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能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Survivin表达,达到抑制胃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低氧环境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低氧环境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干预12,24,36,48 h,设实验组(10,20,40,80,160μmol/L)和对照组(含DMSO的培养基)。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细胞中HIF-1α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低氧环境下,大黄素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 05);细胞数目不断减少;细胞形态由原多边形逐渐变成小圆形;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距离增大,连接消失,但细胞表面的突起逐渐变得粗大、延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F-1α的表达随大黄素浓度增加而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则呈上升趋势,两者呈负相关(r=-0. 646,P=0. 023 0. 05)。结论:低氧环境下,大黄素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促进E-cadherin的表达来阻止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β-咔啉类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迁移、细胞侵袭,和PI3K/AKT及MAPK/ERK通路基因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条件下β-咔啉类生物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通过Transwell小室测定β-咔啉类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q 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随着β-咔啉类生物碱浓度增加,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IC50=13.364μg/m L;阳性对照组(5-FU,5μg/m L)、β-咔啉类生物碱组中Transwell小室内SGC-7901细胞均可见显著减少(P0.01),且β-咔啉类生物碱组SGC-7901细胞数目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β-咔啉类生物碱实验组GRB2、PI3Kp85a、FAK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STAT3、ERK1、ERK2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β-咔啉类生物碱组PI3Kp85a、p-ERK1/2、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较5-FU,β-咔啉类生物碱具有更有效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而该机制可能与β-咔啉类生物碱抑制PI3Kp85a、p-ERK1/2、AKT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探讨盐酸小檗碱治疗胃癌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0.5,1,1.5,2,2.5,3,3.5 g/L的盐酸小檗碱培养24 h、48 h、72 h后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0 g/L(空白组)、4 g/L和8 g/L的盐酸小檗碱培养48 h后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0 g/L(空白组)、4 g/L和16 g/L的盐酸小檗碱培养12 h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Bax、Caspase-3、Bcl-2、LC3Ⅰ、LC3Ⅱ、Beclin 1、RAS、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从2 g/L盐酸小檗碱浓度开始,胃癌SGC-7901细胞存活率随着盐酸小檗碱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率随着盐酸小檗碱浓度的增加而递增;与空白组比较,16 g/L盐酸小檗碱培养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Bax、Caspase-3、LC3Ⅱ、Beclin 1、RAS、p38表达量均显著增高,Bcl-2、LC3I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通过调控Bax/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可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从而达到对胃癌的干预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6,(5)
目的:观察桑葚花色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桑葚花色苷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桑葚花色苷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33342/PI活细胞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SGC-7901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自噬分子标记物LC3、Beclin1和凋亡蛋白BAX、BCL-2及Caspase-8的表达。结果:桑葚花色苷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33342/PI双染结果显示桑葚花色苷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桑葚花色苷干预后的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Western blot证实桑葚花色苷可提高SGC-7901细胞LC3-Ⅱ/LC3-Ⅰ,BAX/BCL-2比值以及Beclin1、Caspase-8的表达。结论:桑葚花色苷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出现凋亡和自噬,其机制与上调SGC-7901细胞LC3-Ⅱ/LC3-Ⅰ,BAX/BCL-2比值及Beclin1、Caspase-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12-114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提取物干预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比色法观察黄芪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电泳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黄芪提取物(25、50、100 mg/L)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上调Bax蛋白表达的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提取物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且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干扰BECN1基因的表达,探讨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对BECN1基因敲减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前期实验构建成功的GV112(LV-BECN1-RNAi)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确定实验药物浓度。每24h(共120h)用CCK法检测人胃癌SGC-7901细胞KD+蛇六谷(BECN1基因敲减组)、NC+蛇六谷(阴性对照组)、CON+蛇六谷(空白组)的细胞活性。结果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1);当人胃癌SGC-7901细胞BECN1基因敲减时则会降低其抑制作用(P0.05)。结论 BECN1基因敲减能减弱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能力,这可能是通过调节BECN1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自噬,从而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王淑静  董立强  刘欢  赵健凯  孙微微  任爽  张寒 《中草药》2016,47(21):3854-3860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抑制活性及能量代谢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GC-7901和ECV304细胞,采用MTT法、生长曲线测定雷公藤红素对2种细胞增殖抑制活性;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糖酵解途径酶[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乳酸脱氢酶(LDH)]、三羧酸循环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及能量代谢产物ATP的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单羧基转运体(MCF-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红素对SGC-7901和ECV30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引起2种细胞形态变化,降低2种细胞HK、LDH和SDH活力,使细胞内ATP的量明显减少,SGC-7901细胞中HIF-1α和MCT-4表达明显降低,而ECV304细胞内2种蛋白表达下降不明显。结论雷公藤红素通过降低SGC-7901细胞和ECV304细胞中HIF-1α和MCT-4蛋白表达水平,抑制2种细胞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导致能量不足,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双重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