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儿宝颗粒,1.75 g/kg)、运脾颗粒高剂量组(4.20 g/kg)、运脾颗粒中剂量组(2.10 g/kg)、运脾颗粒低剂量组(1.05 g/kg),每组10只,模型建立后灌胃给药。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不同剂量组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不同剂量组24小时摄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明显增大(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均明显减小(P0.05)。结论: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幼龄小鼠厌食症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特制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幼龄小鼠厌食症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四磨汤(5 mL/kg、10mL/kg、20 mL/kg)对其体重增长、摄食量、胃肠动力的影响,HE染色观察胃肠道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下丘脑和血清中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8)、生长抑素(SS)、β-内啡肽(β-EP),以及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胃窦黏膜中SS、 GAS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体重增长、摄食量、胃肠动力、血清中胃肠激素MTL、GAS含量显著降低,以及胃窦粘膜中GAS表达显著下调,下丘脑和血清中脑肠肽CCK-8、SS含量显著升高,胃窦粘膜中SS表达均显著上调,胃粘膜充血,胃、十二指肠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及松解脱落;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四磨汤20 mL/kg给药2周后,小鼠体重增长、摄食量、胃肠动力、血清中胃肠激素MTL、GAS含量明显升高,以及胃窦粘膜中GAS表达显著上调,下丘脑和血清中脑肠肽CCK-8、SS含量明显降低,以及胃窦粘膜中SS表达均显著下调,胃粘膜充血情况修复,胃、十二指肠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及松解脱落情况改善。结论:四磨汤对幼龄厌食症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脑肠肽CCK-8、SS,促进MTL、GAS等胃肠激素的释放和胃肠粘膜生长,加强胃肠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S)、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与厌食症的相关性及其儿宝颗粒对其的干预.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制备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然后运用儿宝颗粒和西沙必利对其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正常组和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中GAS、SS、NOS、5-HT及S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厌食模型组大鼠胃窦、小肠黏膜中的GA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胃窦黏膜中SS阳性细胞增多,胃窦、小肠黏膜及结肠黏膜5-HT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胃窦、十二指肠及结肠肌层中NOS阳性纤维明显增多,胃壁肌层中SP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结论:GAS、SS、NOS、5-HT及SP的紊乱与厌食症存在相关性,而儿宝颗粒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泌素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儿宝颗粒对其的干预。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胃泌素的含量。结果: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胃泌素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中药儿宝颗粒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中紊乱的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2)
目的观察归脾颗粒对幼龄厌食大鼠的调节作用,探讨其药效学机理。方法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归脾颗粒治疗,观察不同组别的大鼠摄食量、体质量等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血浆中胃肠激素β-内啡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含有量。结果归脾颗粒高、低剂量组和归脾丸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促进大鼠的排空作用;归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归脾丸组与模型组比,对大鼠β-内啡肽、胃动素、胃泌素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归脾颗粒可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动素、胃泌素和β-内啡肽的分泌与释放,促进胃排空,对幼龄厌食大鼠具有改善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物质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对其的干预。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 :幼龄厌食大鼠胃窦中P物质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运脾中药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中紊乱的P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脾颗粒对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15只,造模组55只,按适度夹尾刺激为主的复合因素建立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2组各随机抽取5只,并测定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运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及模型组的大鼠每日用生理盐水以0.01 m L/g灌胃,运脾颗粒高、中、低各剂量组分别配置成0.216g/m L、0.108 g/m L、0.054 g/m L均以0.01 m L/g灌胃,西药组将多潘立酮片研碎成粉末制成0.27 mg/m L的混悬液以1 m L/100 g灌胃,6组均2次/d,给药14天。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食量、毛色、激惹情况、精神状态及粪便性状等一般情况;记录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体质量、食量,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运脾颗粒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大鼠进食量、体质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运脾颗粒各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脾颗粒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大鼠血清MTL、GAS含量升高,血清CCK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运脾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TL、GAS、CCK含量变化与西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颗粒可增加肝郁脾虚型FD大鼠进食量及体质量,改善模型大鼠的精神状态、粪便、毛色等宏观表征,可能与运脾颗粒上调模型大鼠血清MTL、GAS及下调血清CCK的水平有关,也是运脾颗粒防治FD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多潘立酮)、旋覆代赭汤低剂量组、旋覆代赭汤高剂量组,采用"不规则喂养法配合夹尾刺激法"建立FD模型,连续给药14 d,每周称量体质量。分别在造模结束、给药结束时代谢笼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代谢值。末次给药后,用半固体营养糊法检测胃排空率;大鼠麻醉后心脏取血,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取胃窦,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C-kit及TFF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量、血浆GAS及MTL含量、胃排空率均显著降低(P0.05),胃窦C-kit及TFF1的表达均显著减弱,24 h摄食量、饮水量、血清NO、血浆SS及VI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4 h摄食量、饮水量、血清NO、血浆SS、VI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4 h尿量、血浆GAS及MTL含量、胃排空率均显著升高(P0.05),胃黏膜C-kit、TFF1的表达均极为显著升高。结论:旋覆代赭汤可以明显地提高FD大鼠血浆GAS及MTL含量、促进胃排空及增强胃黏膜C-kit及TFF1的表达,降低血浆SS、VIP含量及血清NO含量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柴术消痞汤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治疗FD的作用途径。方法:用改良后的夹尾激怒法结合不规则喂养复合病因法制备FD大鼠模型,分别予柴术消痞汤高、中、低剂量及吗丁啉对照组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及血浆生长抑素(SS)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FD模型大鼠GAS明显下降、SS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术消痞汤各剂量组均能升高血清GAS水平(P0.01),降低血浆SS含量(P0.05);与对照组比较,柴术消痞汤低剂量组SS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柴术消痞汤治疗FD的途径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GAS、S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运脾法对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对其的干预。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中药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紊乱的一氧化氮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AS、SS和MTL水平。结果:CAG脾气虚证模型组大鼠GAS和S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经仁术健胃颗粒治疗后,6g/kg和12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TL水平;升高GAS和SS水平。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调节GAS、MTL、SS等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胃黏膜的修复和腺体的再生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柴枳夏及汤作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大鼠模型胃肠动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并按照大鼠体重分成五组,分别为西药组(达喜和莫沙必利)、柴枳夏及汤低剂量组(生药量12.77 g/kg)、柴枳夏及汤高剂量组(生药量25.54 g/kg)、模型组以及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小儿感冒宁颗粒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特制饲料喂养制备SD大鼠脾虚型FD模型。造模前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儿宝颗粒组(EB,7.10 g·kg^(-1)·d^(-1)),小儿感冒宁低、中、高剂量组(3.55、7.10、14.20 g·kg^(-1)·d^(-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给予特制饲料喂养进行造模。持续造模1周后开始给药,连续20 d。每周2次测定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评分、体质量、24 h进食量、24 h饮水量;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率、胃重指数、小肠推进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十二指肠、结肠、胃窦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Image J软件测量小肠绒毛高度、宽度、绒毛间隙、结肠固有层厚度、腺体横截面积、胃窦黏膜浅层破损厚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瘦素(LE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降低脾虚型FD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评分,缓解体质量增长缓慢及饮水减少,显著增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P<0.05,P<0.01),改善十二指肠、结肠及胃窦组织病理学特征异常。此外,小儿感冒宁颗粒能够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血清CCK、VIP、LEP水平(P<0.05,P<0.01)。结论: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通过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起到改善脾虚型F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云母单体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及胃窦黏膜G ,D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云母大、中、小 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制剂 ,对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进行了治疗 ,分别采用ELISA法、RI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观察模型大鼠血清GAS、血浆SS和胃窦黏膜G ,D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云母 3种不同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胃窦黏膜G ,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以大、中剂量效果为优。结论 :云母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腺体的再生、增加胃黏膜血流 ,从而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的作用 ,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与通过增加G、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从而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苗药复方金荞麦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G)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复方金荞麦汤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JQMⅠ组、JQMⅡ组、JQM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脱氧胆酸钠、酒精、饥饱失常复合方法制备大鼠CNG模型。JQMⅠ组、JQMⅡ组、JQMⅢ组分别按6.332、12.664、25.328 g/kg(生药)的剂量灌胃复方金荞麦汤;阳性药组按5.33 g/kg的剂量灌胃三九胃泰;模型组及正常组大鼠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观察各组大鼠胃液、胃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活性(PP)及病理组织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SOD活性均降低(P<0.05);pH值、GAS、PP、MDA含量及胃体部、胃窦部、胃角部炎症积分、病变积分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大鼠游离酸、总酸度、SOD活性均升高(P<0.05);胃液量、pH值、GAS、PP、MDA含量及胃体部、胃角部炎症积分、病变积分均降低(P<0.05);JQMⅠ、Ⅱ、Ⅲ组大鼠pH值、GAS、PP及胃体部、胃角部炎症积分、病变积分均降低(P<0.05);JQMⅠ组、JQMⅢ组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JQMⅡ组大鼠胃液量、总酸度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JQMⅢ组大鼠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均升高(P<0.05),胃体部、胃窦部、胃角部炎症积分均降低(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JQMⅠ、Ⅱ、Ⅲ组大鼠胃液量升高(P<0.05);JQMⅠ组大鼠总酸度、GAS、PP均降低(P<0.05);JQMⅠ组、JQMⅢ组MDA含量降低(P<0.05);JQMⅡ组SOD活性降低(P<0.05);JQMⅢ组胃体部、胃窦部、胃角部炎症积分均降低(P<0.05)。与JQMⅠ组比较,JQMⅡ、Ⅲ组大鼠胃液量、GAS、PP均升高(P<0.05);JQMⅡ组SOD活性降低(P<0.05)。与JQMⅡ组比较,JQMⅢ组大鼠总酸度、GAS、PP、SOD活性均升高(P<0.05),MDA含量及胃体部、胃窦部、胃角部炎症积分降低(P<0.05)。结论:复方金荞麦汤能明显改善复合因素所致的大鼠CNG胃黏膜损伤,其药效结果支持该方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升降方对应激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大鼠胃排空及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的影响及中药升降方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升降方高、低剂量(11.0,5.5 g.kg-1)加心理应激组。心理应激组给予复合应激,升降方高、低剂量组在心理应激组基础上分别给予升降方高、低剂量灌胃给药,15 d后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及GAS,MOT的含量。结果:15 d后心理应激组大鼠的体重、胃排空率,GAS,MO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升降方高、低剂量(11.0,5.5 g.kg-1)加心理应激组的体重、胃排空率,GAS,MOT含量与心理应激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理应激对大鼠胃排空有明显抑制作用,引起实验大鼠GAS和MOT水平下降,升降方可拮抗心理应激对大鼠胃排空的抑制,升高GAS和MOT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愈颗粒对乙酸胃溃疡(GU)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和血浆神经降压素(NT)的影响。方法:用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促愈颗粒组(28.8 g.kg-1)和雷尼替丁组(27 mg.kg-1)。pH计测量胃液酸度,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的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Gas,血浆N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促愈颗粒使GU大鼠胃液pH值和血清Gas,NO含量显著增高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浆N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雷尼替丁组相比,促愈颗粒组胃液pH值、血清Gas含量、血浆NT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NO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促愈颗粒能提高再生黏膜质量,提高胃液pH值,调节NO,Gas,NT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脾气虚证大鼠胃窦黏膜胃泌素(gastrin,GAS)基因表达的改变及不同用药时间段四君子汤对其调整作用,探讨脾气虚证的本质及四君子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三因素复合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四君子汤对脾气虚大鼠胃窦GA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脾气虚模型组血清GAS水平、胃窦GAS mRNA表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君子汤组血清GAS含量、胃窦GAS mRNA表达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呈递增的趋势,用药21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ASmRNA表达失衡是脾气虚证的本质之一,而四君子汤上调GAS mRNA表达是其治疗脾气虚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ModernclinicalobservationsandexperimentalstudiesdemonstratethatEAisoffavorablemodulatingactionongastrointestinalfunctionalactivitiesbutitsmechanismsremainunknown.ItwasreportedthatEAcouldregulatethepressureofthepyloricsphincter[1]andaffectsynthesisand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