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可从SARS病人分泌物中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SARS-CoV)。目前检测SARS-CoV方法有三类: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抗体检测)和细胞分离培养。本研究用克隆表达的SARS-CoV的各种蛋白,以重组抗原片段检测病人血清中对应抗体,并通过试验筛选出SARS-CoV表面有效性多肽抗原,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和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中的假阳性问题。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111名正常对照和58例SLE、20例RA、10例SS、16例MCTD患者做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检测。结果 在111名正常对照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6%;IgG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4%,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58例SLE患者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和32.8%,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阳性为19%;在10例SS患者中只有1例两种抗体同时阳性(10%);在16例MCTD患者中,IgG抗体阳性6例(37.5%),两种抗体同时阳性1例(6.3%);在20例RA患者中只有1例IgG抗体阳性(5%)。经RT-PCR检测,上述自身免疫病患者中的阳性病例血清SARS-Co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用非纯化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盒测定自身免疫病患者的SARS-CoV抗体,可能出现假阳性,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3.
IFA和ELISA在肿瘤患者血清SARS-CoV抗体测定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Y)&体在SARS病原中诊断中的特异性及其在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假阳性问题。方法 应用ELISA和IFA检测了111例正常对照和40例肿瘤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111例正常对照和40例肿瘤患者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在正常对照中的阳性率为3.6%(4/111),在肿瘤患者中的阳性率17.5%(7/40),IgC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4%,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经IFA检测,上述SARS-CoV抗体阳性者均为阴性。结论 IFA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100%,ELISA诊断SARS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用ELISA测定SARS-CoV抗体时,应同时测定两种抗体以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病毒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发病特征于2003年4月16日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由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简称SARS-CoV)引起的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后,病情发展较急,部分病人病情较重,临床上大致符合病毒感染的病情变化。我们检测了95例SARS患者体内不同时期SARS病毒抗体,探讨病毒抗体在患者体内出现的规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SARS-CoV抗体血清学反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SARS-CoV抗体血清学反应情况及其是否对SARS-CoV具有中和作用。方法采用SFDA批准的SARS CoVIgG ELISA试剂盒筛查四川地区7127名健康供血浆者的7248份合格血浆,采用蚀斑中和试验测定单份阳性血浆。结果7248份合格血浆中SARS CoVIgG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61%;7127名健康供血浆者中抗体阳性率为3.93%,其中S/CO值>5的阳性率为0.22%。ELISA检测强阳性的单份血浆的最高蚀斑中和抗体效价为166。结论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中的确存在对SARS-CoV抗体的血清学反应,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是2003年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该病毒在较短时间内感染了8 000多例患者,导致700例患者死亡.SARS-CoV是正链RNA病毒,基因组由29 727个核苷酸组成,含11个开放阅读框架,与其他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相似,系统研究抗-SARS-CoV产生及其转归规律,对于SARS冠状病毒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2003年开始,连续4年追踪研究了广州市41例SARS患者抗体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产生情况以及SARS-CoVSpike蛋白抗原的特异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95例SARS患者体内抗体的产生情况和验证病毒Spike蛋白抗原的特异性。结果 95例SARS患者血清抗体结果中,大部分患者出现抗体阳性,抗SARS-CoVIgM总阳性率为91.6%(87/95),抗SARS-CoVIgG总阳性率为97.9%(93/95);高暴露人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抗SARS-CoVIgM和抗SARS-CoVIgG阳性率为0%。经过携带Spike-protein基因的重组病毒Ad-sn感染COS-1细胞后表达的s蛋白抗原,使用SARS患者抗血清能够检测出特异性蛋白条带;重组病毒感染CNE-2细胞后,表达的S蛋白抗原,能够通过不同患者抗血清同时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蛋白。结论 SARS患者感染SARS-CoV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利用SARS患者所产生特异性抗血清,可以检测出克隆SARS-CoV的Spike基因所表达的Spike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确诊SARS病人的不同病程的血清共197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其IgM、IgG抗体水平;同时设正常对照血清10份。[结果]SARS患者发病1周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SARS-CoV IgM抗体在发病后8-14d逐渐出现,于30d达到高峰(阳性率为75%),然后逐渐下降,3个月后阳性率明显下降(19.2%);IgG抗体亦在发病1周后出现,随病程增加呈升高趋势,30-90d基本达到高峰,但和IgM抗体相比IgG抗体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在9个月(270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阳性率为66.7%)。[结论]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是临床确诊SARS的重要依据之一;血清IgG抗体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可能对机体有利,是人群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世界一些地区暴发流行一年半以来,在WHO的组织下对该病的病因及病原学诊断方面、治疗和预防方面均发布了许多文件。我国也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治疗方案。方案中规定了特异性病原学检测应用SARS-CoV RNA检测和SARS-CoV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一般性实验室检查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屠宇平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03,18(8):318-319
CDC的SARS临时监测病例定义已作了更新 ,将SARS相关冠状病毒 (SARS -CoV)感染检测的实验室标准包括在内。另外 ,临床标准已作了修订 ,以尽可能多地反映SARS-CoV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范围。流行病学标准维持不变。美国的大多数SARS病例继续与旅游相关 ,且只限于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中的二次传播。SARS在病原学上与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SARS -CoV)有关 ,SARS -CoV感染的证据已在几个国家 (包括美国 )的SARS病人中得到确认。几种新的实验室试验可用于检测SARS -CoV。检测冠状病毒抗体可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1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世界一些地区暴发流行一年半以来,在WHO的组织下对该病的病因及病原学诊断方面、治疗和预防方面均发布了许多文件.我国也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治疗方案[1].方案中规定了特异性病原学检测应用SARS-CoV RNA检测和SARS-CoV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一般性实验室检查应用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T淋巴细胞计数.对此已有许多综述发表[2,4].各地在对SARS患者检测中陆续发现一些有用的检验指标.这些会对SARS的及时诊断或鉴别诊断有所帮助,现简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感染SARS的临床资料特征及感染对妊娠结局、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查找SARS感染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相关的临床研究。描述性分析孕产妇、儿童、婴儿感染SARS的基线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预后。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81例儿童和青少年、19例孕产妇和14例新生儿。在81例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的报告中,患儿男女比例1∶1.2,年龄从56日龄的早产婴儿到17.5岁的青少年,其中小于12岁儿童占58.3%(28/48),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占34.0%(16/47)。发热(93.8%,76/81)和咳嗽(49.4%,40/81)是最主要症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比例为17.5%(11/63)。SARS-CoV的RT-PCR检测阳性病例为29.2%(14/48),SARS-CoV血清抗体阳性病例占92.9%(13/14)。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淋巴细胞减低最为常见(65.1%,44/67);影像学检查约70.8%(51/72)患儿存在单侧病变,29.2%(21/72)为双侧病变。仅1例婴儿病例为重症,无儿童死亡病例。孕产妇患者年龄为23岁~44岁。孕早、中期感染占52.6%(10/19),孕晚期47.4%(9/19)。SARS孕妇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19/19)和咳嗽(78.9%,15/19)为主,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占比为36.8%(7/19)。实验室检查显示SARS-CoV核酸阳性率为50.0%(8/16),SARS-CoV血清抗体阳性达93.3%(14/15);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肝酶异常的比例分别为38.9%(7/18)、61.1%(11/18)和50.0%(3/6)。100%(19/19)SARS孕妇肺部影像学检查均有肺炎改变。重症患者比例为36.8%(7/19),机械通气患者占26.3%(5/19),15.8%(3/19)患者死亡。自然流产比例为40.0%(4/10),剖宫产率为75.0%(9/12)。SARS孕妇胎儿发生宫内窘迫6例(46.2%),早产7例(53.8%),宫内发育迟缓3例(23.1%)。SARS孕妇所生14例新生儿均未确诊为SARS感染。结论儿童、青少年SARS感染的临床症状与成人患者类似。儿童在SARS感染时不易发生重症和死亡,但仍需长期随访肺功能发育。目前尚无证据显示SARS病毒具有母婴垂直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3.
SARS-CoV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SARS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规律并对SARS诊断标准进行评价。方法用间接ELISA法检测304例不同病程的确诊SARS患者血清中SARS特异性IgG、同时检测158例无SARS症状和接触史的健康成人血清中的SARS特异性IgG作为对照。分析SARS特异性IgG的产生规律及对SARS诊断的价值。检测42例北京非典期间住院确诊的非SARS患者保存在采血纸片上的全血中的IgG抗体以对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ELISA方法检测,SARS特异性IgG检测的灵敏度在第1~2周迅速增高,以后增长缓慢,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异性为≥94·30%。SARS-CoV特异的IgG最早可在发病后的第6天检测到,最晚可在第61天检测到。42例北京非典期间住院的确诊非SARS患者的全血中有两例为SARS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结论发病时间在4周以上的病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有助于确立SARS的诊断。SARS确诊仍需结合抗体的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 SARS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二月,与有症状的病人近距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经输血传播可能性不能排除。设计与方法 C.Drosten研制成功SARS冠状病毒(SARS-CoV)检测试剂盒用于扩增供血者的血样SARS-CoV序列。作者用96份微混合检测了31,151份供血者血样。为了验证该实验的灵敏度,常规供血者微量混合(每混合88±8份血样)中分别加入一份SARS病毒或其后接触感染人员的血清,Vero E6细胞感染SARS-CoV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经γ射线辐照后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SARS病毒含量。方法通过高效样品处理方法提取血清、漱口液中SARS-CoV RNA,采用简巢式PCR和TaqMan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检测SARS-CoV核酸,阳性扩增产物制备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系列稀释后标定作为定量标准曲线。结果本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达到1×105copies/L。132例漱口液标本中,40例SARS患者SARS-CoV核酸的检出率为65%(26/40),疑似病人检出率为11.5%(6/52),40例健康人均未检出;39例SARS患者的血清标本中SARS-CoV核酸检出率为25.6%(10/39),3例疑似病人血清均未检出。对52例疑似病人漱口液阳性的6例样本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确认,与BJ01 AY278488标准序列一致,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结论本法快速、特异,适用于临床样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检测,同时为滴度低、取样困难的病原体的检测探索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卢生善 《疾病监测》2005,20(6):320-32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rv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2003年主要在我国暴发流行的一种以发热和严重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的新发急性传染病。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病原体的分离和基因图谱的协作研究,2003年4月16日,WI{0正式宣布,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自加拿大科研人员率先成功地分离出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以来,世界上不同实验室相继成功地分离出了SARS—CoV,同时研制开发出了不少可用于SARS-CoV感染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忠  王健  杨露漪  李三军 《检验医学》2005,20(1):9-9,1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于SARS是新发现的疾病,人们对其了解并不深刻,对SARS患者的各种实验室指标也都处于探索状态。我们对本院SARS住院患者检测其血清铁离子,从中筛选出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无偿献血人群中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毒感染 情况,为制定预防输血传播SARS病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 液进行SARS病毒抗体筛查,对SARS病毒抗体阳性样本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一步检测SARS病毒核 酸。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20名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进行电话咨询调查,同时对31名SARS康复献 浆者进行检测,分析相关数据作对照。结果 6120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测出SARS病毒抗体阳性56例,阳性率为 0.92%,31名SARS康复献浆者中,检测出SARS病毒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为96.77%;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 无偿献血者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1%和0.92%,56名无偿献血者SARS病毒抗体阳性的平均S/CO值 (2.34)和抗体平均滴度(≤1∶2)均明显低于30名SARS康复献浆者的平均S/CO值(14.8)和抗体平均滴度(≤1∶ 32);56例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均未检测出SARS病毒核酸;20例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 血者的调查显示:献血者身体健康,无SARS患者密切接触史。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的低水平 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是否表明SARS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曾经感染过SARS病毒,尚需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 coronavirus,或SARS-CoV)所引起的。SARS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鉴于SARS与普通肺炎的临床症状相似,都有发热、咳嗽、胸透阴影,有时难以区别。现对29例最初诊断为SARS后又被排除的肺炎患者和70例确诊SARS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肺部发生严重病理变化为主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在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hs Atypical Pneumonia)[1-3]。自2002年11月1日广东省首次报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至2003年6月18日,全世界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8460人被确诊为SARS。其中,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共有7779例被确诊,涉及25个省、市、自治区[4]。经研究发现,SARS由一种新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5],潜伏期为1~14天。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和寒战、乏力、肌肉酸痛、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