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年来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AE)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6株PAE中,IRPA占总数的3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尤其要关注PAE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2.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E),采用KB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并统计耐药率.结果 2年来医院感染性标本中共检出336株IRPA,占PAE总数的38.7%,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 建议重视对IRPA的监测与控制,尤其要关注泛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864例次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7,他引:10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特征。方法对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报道的864例次IRPA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RPA感染者除损伤和烧伤组外,中位年龄均60岁;感染前的平均住院天数(25.99±26.50)d,按基础疾病分类,以胰腺疾病者住院时间最长达(36.53±33.61)d,所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P0.01);按感染部位分,以泌尿道感染者住院时间最长达(35.82±39.64)d,各部位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P0.05);IRPA医院感染者泌尿道及动静脉插管、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抗肿瘤化学治疗的使用率高于非IRPA医院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RPA医院感染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发生感染之前平均住院时间长,患者侵入性操作多。  相似文献   

4.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利用K-B法、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尤其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ICU和老年病房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效果都不错,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阿米卡星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耐亚胺培南和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WHONE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37株,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195株,分离率为23.30%;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内科,分别占25.64%、14.37%;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分泌物,分别占69.23%和12.31%;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极为严重,需加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6.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监测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方法用常规方法对289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进行鉴定,并采用Kirty-Bauer法选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0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为36.7%,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78.3%;其在临床病区分布中居前3位者依次为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10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8种抗菌药物均表现出>50%的耐药率. 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严重,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治疗此类细菌感染宜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IRPA引起的5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IRPA组),对照组为62例医院感染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患者(敏感组),均按常规方法对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IRPA组与敏感组之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t检验、χ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混合感染、机械通气、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为IRPA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械通气,OR值为10.13及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OR值为36.68,为IRPA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以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使用是IRP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机制以指导临床用药,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2医院临床分离的IRPA 10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MIC,用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筛选;用PCR方法检测IRPA的金属酶基因、外排基因oprM以及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 106株IRPA中检出2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均为VIM-2基因;检出9株携带主动外排基因oprM;检出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缺失99株,缺失率为93.4%。结论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主要为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的缺失、金属酶的产生以及主动外排机制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及整合酶基因(intⅠ1)的检测,并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聚类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CARB、DHA、IMP阳性率分别为5.9%、32.4%、14.7%、17.6%,而SHV、OXA-10、PER、VEB、GES、VIM、GIM、SPM均为阴性;oprD2缺失率为2.9%;aac(6′)-Ⅰ、aac(6′)-Ⅱ和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21.2%、33.3%、48.5%;qacE△1-sull基因为41.2%;IntⅠ1阳性率为3.0%,试验菌株存在克隆传播和近缘关系现象。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克隆传播,遗传标志物聚类分析方法可快速了解试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β-内酰胺类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并探讨产AmpC酶基因对其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EDTA协同试验检测β-内酰胺类酶,PCR扩增β-内酰胺类酶耐药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11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类酶菌85株(75.9%),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35.3%;耐药基因TEM、SHV、OXAI、MP-1、AmpC、VIM-2阳性率分别为53.57%、10.17%、2.71%、4.46%、46.43%、16.96%,且有42.85%的菌株表现为多基因耐药。结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耐药基因以产TEM、AmpC为主,少部分产SHV、OXA、IMP-1、VIM-2,产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手术后发生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感染特征的差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1月于医院手术室行手术后确诊为IRPA感染的432例患者为IRPA组,并将同期无IRPA感染的94 495例患者作为非IRPA组,对两组患者感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后IRPA感染患者年龄>59岁占95.0%,平均术后住院(4.79±26.57)d,首位的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占15.05%,其次为烧伤和胰腺疾病,分别占14.58%和13.89%;手术后IRPA感染中侵入性操作使用频率远高于非IRPA医院感染者.结论 IRPA医院感染患者群集中在老年患者,以脑部疾病患者为主,术后感染部位多集中于泌尿道感染,临床应针对上述感染特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IRPA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8年1月- 2010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AE,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 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PAE 286株,标本来源以痰、创口分泌物为主,分别占67.8%、19.6%;感染分布以ICU、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32.2%、23.4%;PAE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均<30.0%;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和氨曲南,耐药率均>50.0%.结论 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南。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8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78株IRPA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62.4%;IRPA在临床病区分布居前3位依次为内1科、肿瘤科、外1科;178株IRPA除对亚胺培南100.0%耐药外,还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5种抗菌药物均显示〉50.0%的耐药率。结论IRPA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严密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医院分离的22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基本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2.83%,居第2位;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检出的主要科室是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是老年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该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分别为20.96%、17.90%、10.92%;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结论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和耐药性的监测,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特点,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与耐药性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采用K-B法对4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差异将其分成普通组23株(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和泛耐药组17株,对40株细菌利用PCR法扩增耐药相关基因,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普通组23株占57.5%,泛耐药组17株占42.5%,普通组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8.7%、0、8.7%、4.3%,泛耐药组耐药率分别为94.1%、52.9%、100.0%、100.0%、100.0%,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VIM、aac(6′)-Ⅰb、aac(6′)-Ⅱ、ant(2′)-Ⅰ基因检出率分别为0、100.0%、100.0%、52.2%,泛耐药组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7.1%、70.6%、70.6%、100.0%,两组基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主要机制之一,OprD2表达缺失与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不是细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决定性因素;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季铵类、双胍类消毒剂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703株铜绿假单胞菌(PAE),用K-B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NCCLS制定的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2006年和2007年的PAE分离率上升为第1位;703株PAE主要从痰及咽拭子标本中检出占78.9%;ICU的检出率最高,占41.0%;药敏结果显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抗菌活性最强,而头孢唑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70.0%。结论 PAE感染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各科室的感染情况有明显的差别,且多表现为多药耐药,通过对PAE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为临床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并进行有效地控制PAE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mPA)的耐药特点,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 - 201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0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 - B纸片扩散法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对耐药基因AmpC、KPC - 2、TEM、IMP、SPM - 1、VIM - 1、VIM - 2、OXA - 10、OprD2进行检测。结果 40株mPA除1株来自中段尿以外,其余39株均来自呼吸道,患者以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主要来自呼吸内科,占52.5%(21/40)。mPA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30%,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1.6%和21.1%,2018年与2017年比较,mPA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株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耐药的mPA中IMP基因阳性10株(90.9%),TEM基因阳性9株(81.8%),同时携带IMP和TEM基因8株(72.7%),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3株(27.3%),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结论 mPA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主要与携带IMP基因和TEM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以降低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医院分离的572株PAE,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其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性.结果 PAE标本在痰液、血液、排泄物及伤口分泌物中较多,分别占60.8%、7.9%、11.5%、4.7%;在医院各病区中分离率较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占38.3%,其次是呼吸疗区、干保科、烧伤疗区,分别占21.9%、20.1%、13.4%;年龄>60岁老年患者、住院时间>30 d、营养不良、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机械通气时间>2 d尤其>5 d的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呋喃妥因、四环素的耐药率达100.0%,其次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也高达97.6%,耐药率<35.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结论 规范化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防止PAE耐药菌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21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下呼吸道,其次是手术创面等部位;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脑外科等科室,分别占34.2%、26.5%、21.5%;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98.2%、92.2%、91.8%;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是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7.2%、55.7%、52.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细菌,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以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和医院感染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