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12例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同顾性分析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妇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妇科手术患者212例,其中14例出现医院感染为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6.6%;t、x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是否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管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留置导管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留置导管均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对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584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率,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对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62例出现感染的患者体液或阴道分泌物共培养出致病菌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革兰阴性菌53株,真菌7株;患者的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合并慢性疾病、术前感染病史、手术方式、术前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术后留置导管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是导致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起阴式手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旨在探讨术后发热与感染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6月妇科行阴式手术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阴式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10.5%;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6株,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1.25%、25.00%、25.00%;术前尿路感染、阴道感染、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因素均是阴式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及阴道感染,手术时间长且出血量多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发热,通过控制相关因素,可有效预防阴式手术后感染性发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SSI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14年1月—2019年12月湖北省某肿瘤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SSI情况及检出病原菌,并进行其SSI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97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发生SSI 94例,SSI发病率为9.6...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腹腔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收治的410份老年腹腔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结果 在41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43例,感染率为10.5%,占医院感染部位的43.9%;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占76.6%;吸烟史、术后使用呼吸机、慢性呼吸道疾病、脑血管意外、手术持续时间、全身麻醉6个变量,为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控制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腹腔术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结直肠癌患者切口感染。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100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2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3例,其中切口感染100例,感染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与患者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中输血、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手术时间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术前低白蛋白、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手术时间。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力推广腔镜手术、避免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及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妇科2011年6月-2012年5月接受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87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判定为术后医院感染患者24例,感染率为4.9%;患者年龄、合并疾病、麻醉方式、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切口疼痛程度、陪护人数、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以及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是医院感染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有合并疾病、全麻、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术后切口疼痛强烈、陪护≥2人、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差以及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等因素为经腹子宫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腹子宫切除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对于具备上述危险因素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外科无菌手术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16例,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116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为50.00%;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季节、病房条件、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等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BMI高、手术时间长、多人病房、操作者资历低、切口类型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术前调整患者体质量指数、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改善病房条件、提高手术操作者业务水平,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无菌手术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提出临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行TARP手术患者121例,分析术后感染率及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21例TARP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16.53%,感染2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8.1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手术部位为主,其中下呼吸道感染9例次,占40.91%,泌尿道感染5例次,占22.73%,手术部位4例次,占18.18%;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输液量、使用呼吸机、合并基础疾病、口腔疾病、术后发热>38℃、多次入住ICU及院内获得多药耐药菌;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呼吸机、院内获得多药耐药菌、口腔疾病及术中输液量是TARP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RP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尤其应注意呼吸机管理、多药耐药菌管理、口腔护理及控制术中输液量,以减少医院感染,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为控制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3年1-12月妇产科住院的2 48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同时与2014年1-12月制定感染预防控制对策后妇产科住院的2 178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结果 2013年妇产科2 489例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25例,其中妇科1 239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9例,感染率0.73%、产科1 250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1.28%;2014年采取预防控制对策后,2 17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其中妇科1 035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0.48%、产科1 143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8例,感染率0.70%;控制后较控制前感染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妇科为呼吸道占55.56%,产科为呼吸道、泌尿道,分别占37.50%、31.25%;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妊娠期合并症、术后留置导尿管。结论加强对医院各项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减少住院、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医院开展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对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52例妇科患者术后所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无切口感染患者对比可能存在的感染因素.结果 230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5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3%;患者的体质量、手术时间、饮食情况、病房环境、基础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及缝合医师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护工作者应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搭配,严格控制手术期患者住房环境,尽力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医师在围手术期间合理的预防用药是预防发生切口感染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预防和减少骨折术后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9年1月1日-2011年8月30日对医院骨折手术4022例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在所调查的4022例骨科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38例,占0.9%;其中开放式骨折29例,占76.3%,截肢术后4例,占10.5%,闭合式骨折5例,占13.2%;38例医院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比例最高为25例,占65.8%;不同手术部位中,下肢感染病例较为多见共27例,占71.1%,尤以下肢、足踝多见;上肢感染病例为11例,占28.9%;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是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骨折类型等.结论骨折术后感染是多因素所致,工作中不仅要掌握一般临床手术基本技术,还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其疾病治疗基础理论和护理经验;预防骨折术后感染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安全措施,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降低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 对2010年3-9月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手术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465例颅脑手术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12.0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颅内感染居多,分别占46.15%、43.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ICU住院天数及术前住院天数.结论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重视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脊柱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择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0月脊柱外科手术的950例患者,对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5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4.42%;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占45.24%,尿路感染占26.19%,切口浅层及椎间隙感染占21.42%,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占7.15%;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3.49%,革兰阳性球菌占41.86%,真菌占4.65%;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置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合并基础疾病、材料置入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对术前、中、后各环节的控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胃肠道手术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医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30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胃肠道手术患儿术后共发生13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33%,以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为7例,占53.85%,其次为下呼吸道、胃肠道及胸膜腔感染,分别占30.77%、7.69%、7.69%;对13例胃肠道手术医院感染患儿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例患儿均经验使用抗菌药物,而且种类>2种,占100.0%,11例患儿留置尿管,占84.62%,手术时间>120 min的患儿12例,占92.31%,急症手术的11例,占84.62%,以上危险因素具有代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小儿胃肠道手术医院感染患儿共分离出1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54%,革兰阳性菌占30.77%,真菌占7.69%.结论 患儿年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是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841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结果 841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8例,感染率为18.79%;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占37.14%,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占29.14%;医院感染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5.00%、18.75%、15.6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患者原发疾病(神经系统肿瘤、脑出血)、麻醉分级、术前住院时间长、幕下手术入路、手术持续时间长、输血、气管插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住院时间长等.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254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5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年龄及术前身体状况、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室洁净度、术前准备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留置尿管时间等,以探讨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孝感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结果本组接受妇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08%(53/2549)。对与因妇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妇科手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①患者年龄[OR=1.153,95%CI (1.081~1.231);P=0.000];②术前准备情况[OR=4.782,95%CI(1.516~15.088);P=0.008];③手术方式[OR=12.735,95%CI(1.549~104.708);P=0.018];④手术室洁净度[OR=6.352,95%CI (2.207~18.292);P=0.001];⑤手术时间[OR=5.347,95%CI(1.423~18.423);P=0.004];⑥留置尿管时间[OR=5.991,95%CI(1.687~21.547);P=0.003];⑦术前应用抗菌药物[OR=5.292,95%CI (1.122~24.958);P=0.035]。结论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与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重视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以降低妇科手术后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儿科病区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11 382例住院患儿为对象,调查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92%,例次率为4.2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1.13%;第三季度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年龄小、住院时间长的患儿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各种易感阴素在发生感染的患儿中普遍存在.结论 了解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普外科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普外科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预防感染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726例的资料,对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及病原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根治术感染率最高,为14.29%,其次是阑尾切除手术和肠道修补、切除术,分别为12.44%、10.53%,肝脏手术感染率为3.13%,其他手术未出现感染病例;急期手术、高龄、合并慢性疾病、合并糖尿病、肥胖是导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对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占61.90%,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38.10%.结论 针对易发切口感染的高危患者加强预防措施,强化污染类手术及急期手术的无菌控制与术后护理,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