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口腔门诊护士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执行力,分析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执行力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珠三角地区14所口腔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共178名口腔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门诊护士在补充无菌物品时按消毒H期放置、每次治疗前检查无菌物品包装的完整性、治疗过程手接触地方贴避污膜等环节执行力较好,执行率分别为75.8%、74.2%、73.0%;在四手操作补充物品时使用无菌持物镊未一人一用一灭菌、避污膜穿破后未及时更换、口腔印模调拌器械未一人一用一消毒等,其执行率分别为16.9%、15.2%、11.8%;四手操作普及率为51.7%,有四手操作学习经历的护士占72.5%.结论 口腔门诊护士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执行力中等,四手操作普及率一般,口腔门诊护士重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应从多途径提高护士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针对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落实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提升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医院感染方面的年投诉率为0.结论 加强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口腔科诊疗操作过程中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完善有效监控措施。方法对医院口腔中心预防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口腔科诊疗操作所致的感染和血液、唾液及口腔组织相关传染病,同时,在观念转变上和诊疗技术上也存在不少难点。结论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予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口腔诊疗感染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预防与控制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交叉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法 重视口腔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等综合方法的实施.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严格的自身职业防护,对口腔诊疗的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口腔诊疗机构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诊疗机构感染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从传染三要素角度,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结果通过落实口腔诊疗机构管理对策,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通过健全和严格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知识培训和职业防护,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环境及器械消毒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有效控制和降低口腔诊疗机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为了较全面的了解本地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口腔诊疗设备安全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方法针对辖区所有基层口腔诊疗机构,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统一检查表格,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 结果有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占82.2%;没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落实的占32.2%;有91.4%医疗机构的手机可达到灭菌处理,有60.4%的医疗机构能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98.15%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能达到消毒. 结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前医院感染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普遍注意,口腔科疾病的诊疗操作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卫生部《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颁布实施后,各级口腔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加强了感染控制工作。但也存在着潜在的感染因素,如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感染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规范口腔医务人员的诊疗操作行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分析口腔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及加强个人防护的方法.结果 通过落实口腔操作规程及要求,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 加强和规范口腔医务人员的诊疗操作行为,严格执行规章管理制度,查找和防范口腔感染的危险因子,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打造绿色医院感染控制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倡以人为本,患者医疗安全第一,打造清洁、安全医院感染控制理念。方法医院在感染预防控制硬件建设上,投入数千万元,确保内镜检查一人一镜;口腔治疗一人一钻四手操作;血液透析专室专机等;管理模式上,通过制度和文化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执行力。结果医院不计成本的投入,感染控制工作执行力的提高,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度和认知度,确保了患者安全透析,实现了绿色内镜、百姓放心的承诺,打造了绿色口腔的诊疗品牌,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就诊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结论患者医疗安全第一,清洁、安全的医院感染控制理念,是医院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心内科病房院内感染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1753例心脏内科住院患者资料。结果1753例患者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3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时间以4月、10月和儿月为主。结论心内科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疾病、生理、时间等,应认真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的预防原则,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切断院内感染传播途径,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分布特点和病原菌类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为主,结合临床医师报告的方法,对2009年1-12月24 25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4 257例住院患者中,111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58%,感染135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5.57%;感染部位居前2位的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分别占76.89%、5.48%;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70%,革兰阳性球菌占11.46%,真菌占31.84%.结论 针对医院感染现状,在医院感染率高的部分科室开展目标性监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2010年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 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1.26%,其中2008-2010年分别为1.75%、1.22%、0.77%;发生医院感染87例,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9.77%,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眼部14.94%、切口9.19%、皮肤8.04%、胃肠道4.59%、脐部3.44%.结论 加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制度,落实母婴同室的健康教育、空气消毒及医疗用品的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可以降低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整形修复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防止医院感染,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及质量.方法 针对整形修复科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2009年3月-2011年6月共进行整形修复手术3026例,从未因手术室各环节因素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 严格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整形手术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为控制和预防医院妇科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妇科手术42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妇科术后感染患者危险因素是年龄、患慢性病、手术部位,手术、住院、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手术种类等。结论妇科术后感染是多因素所致,所以要根据危险因素,尽可能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出现,要严格执行安全、卫生规范,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降低妇科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合并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未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影响医院感染因素差异.结果 4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17.39%,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10个变量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大、实施侵入性操作、APACHEⅡ评分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其OR值分别为3.29、3.04、2.94、2.4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改善老年患者的自身状况、加强危重患者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制定合理的预防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检测,统计2009—2011年进行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患者的感染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2009至2011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47%、2.73%、2.15%.结论 增强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减少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加强细节管理,有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方法 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管理;培养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手消毒;加强对呼吸机和各种导管的护理干预.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围术期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心外科病房的护理细节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查2014-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及其病原菌情况,收集所有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归纳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共调查2 98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7例,感染率为4.93%;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69%、4.97%、4.84%,呈降低趋势,2017年(5.60%)有上升,2018年有所降低(4.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1.22%)、泌尿系统(12.24%)、血管(8.84%)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9.87%)为主,位列前三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8.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1.54%)最高;真菌(11.22%)中以白假丝酵母检出率(4.49%)最高;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泌尿系统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4-2018年ICU医院感染率整体呈降低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延长及介入诊疗均为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应尽可能减少非必要介入性诊疗操作,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严格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测,对介入性诊疗病例强化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预防和减少骨折术后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9年1月1日-2011年8月30日对医院骨折手术4022例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在所调查的4022例骨科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38例,占0.9%;其中开放式骨折29例,占76.3%,截肢术后4例,占10.5%,闭合式骨折5例,占13.2%;38例医院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比例最高为25例,占65.8%;不同手术部位中,下肢感染病例较为多见共27例,占71.1%,尤以下肢、足踝多见;上肢感染病例为11例,占28.9%;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是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骨折类型等.结论骨折术后感染是多因素所致,工作中不仅要掌握一般临床手术基本技术,还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其疾病治疗基础理论和护理经验;预防骨折术后感染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安全措施,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降低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