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3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18.8%;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65.6%,革兰阳性菌25.4%,真菌9.0%;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来源、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42例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株1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4株(75.8%),革兰阳性菌17株(13.7%),真菌13株(10.5%).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6性严重.[结论]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RICU中VAP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VAP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确诊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以单因素分析评价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患者所有痰标本培养后共分离出82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9.51%;其他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5.61%)和真菌(4.88%);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8%,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机械通气时间>5 d,年龄>65岁,曾使用抑酸剂以及白蛋白<30 g/L均为VAP发牛的危险因素.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为VAP重要的病原菌,应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实行重点监控并积极避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85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n=65)和对照组(n=12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VAP发病率为35.1%;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OR=3.015)、侵入性操作(OR=3.166)、留置胃管(OR=4.757)、制酸剂(OR=4.211)、COPD(OR=4.125)、APACHEⅡ评分(OR=2.366)。结论:EICU进行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12月入住ICU>48 h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对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监测患者191例,发生VAP 51例,检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株,占72.6%,革兰阳性球菌15株,占17.9%,真菌8株,占9.5%,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2%、13.1%、9.5%、7.1%;APACHEⅡ评分高、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昏迷、使用皮质激素、患糖尿病、应用制酸剂及广谱抗菌药物≥3d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对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医院EICU就诊的80例急诊重症患者其VAP发生状况,将发生VAP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未发生VAP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如下几项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1)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日;(2)采取了侵入性操作;(3)有制酸剂使用史;(4)有胃管/鼻饲管留置史;(5)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APACHEⅡ评分≥18分。结论:VAP发病的高危因素有许多,急诊科应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预防,以免VAP给患者身体机能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之前的急诊治疗效果被抵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为防控措施提供 依据.[方法]对ICU 2008年7月~2009年6月41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取前瞻性调查.结果VAP发生率 18.62%;侵入性操作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5d,年龄>65岁,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90%,革兰阳性菌(25.81%)和真菌(4.30%).[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高,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规范、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才能有效降低VAP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07-2011年EICU60例VA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结果 共检出1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占81.6%,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1株占10.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7.7%,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度高,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度高;检出病原菌呈现多药耐药现象.结论 EICU的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呈多药耐药,应重视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积极预防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96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从9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泌物中共分离出10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8%,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的29.2%(P<0.05);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1.7%、14.2%和10.4%,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是主要革兰阳性菌,分别占11.3%、7.5%和6.6%;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80.0%,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8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相对敏感,耐药率<3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NICU机械通气时间≥2d的患儿816例进行监测,分析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感染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98例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4.3%;气管插管、胎龄<37周和机械通气时间>7d是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个因素有关,临床应重点观察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感染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高危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入科时无肺部感染且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记录每例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及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93例患者中,VAP组42例,发生率为45.2%,死亡27例,死亡率为64.3%;未发生VAP组死亡18例,死亡率为3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糖皮质激素使用、制酸剂使用和鼻胃管留置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或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VAP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机械通气尤其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加强护理,规范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减轻ICU并发VAP患者经济负担,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对黔南州人民医院入住ICU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并发VAP的216例患者进行通径分析,记录每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以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为内生变量,拟合通径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住院费用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结果增加ICU并发VAP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时间,其次分别为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年龄、并发症、APACHEⅡ评分、手术治疗联用抗菌药物、补充白蛋白.其中手术治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还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增加ICU并发VAP患者住院费用,而年龄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减少ICU并发VAP患者住院费用(P<0.05),总效应为依次增加ICU并发VAP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年龄、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手术治疗、联用抗菌药物、补充白蛋白.结论应合理缩短不必要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总住院时间,早期拨管,严格白蛋白等贵重药品的规范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为主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充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ICU并发VAP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穿透素-3(PTX-3)、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儿110例,根据是否合并VAP分为合并VAP组(32例)、未合并VAP组(78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sTREM-1、PTX-3、PCT水平,并对NICU患儿并发VA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VAP组患儿血清sTREM-1、PTX-3、PCT水平高于未合并V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重复插管、血清PCT水平均为NICU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ICU患儿并发VAP后,血清sTREM-1、PTX-3、PCT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机械通气时间、重复插管、血清PCT水平均为NICU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上述因素进行密切关注,并予以相应的干预性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CU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2011年心外科ICU42例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所致V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3岁患儿占80.95%,≥60岁患者占19.05%;机械通气天数平均≥1周,患者合并有≥3种侵入性操作;所有患者均有较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史;脑膜败血性黄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5.0%,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90.0%;部分呼吸机外置管道及附件采样监测出脑膜败血性黄杆菌.结论 低龄、长时间入住ICU、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多种侵入性操作、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及呼吸机管道附件消毒是否彻底,是心外ICU患者发生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致VAP的危险因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抗感染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对照组,2010年1-12月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的106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21.81‰,低于对照组的3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加强医院感染的非药物性预防措施对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实施多种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9月-2011年3月综合ICU共纳入监测对象1017例;前瞻性地调查实施干预措施前VAP发生率等资料,与干预后VAP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的情况、死亡率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患者(P<0.05);干预前VAP感染率为37.74‰,干预后为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61)。结论实施多种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对预防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E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机械通气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和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在10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0例,发病率68.6%.检出致病菌1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58.6%),革兰阳性菌35株(22.3%),真菌30株(19.1%).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各22株(各占14.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21株(13.4%),鲍曼不动杆菌17株(10.8%).在7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单一致病菌感染11例,混合感染59例(84.3%),其中31例为2种致病菌感染,28例为3种致病菌感染.结论 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但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致病菌存在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对降低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为VAP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综合ICU使用机械性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2 23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3例次,例次感染率14.03%,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4.04‰,患者ASIS评分3.82分,根据ASIS法调整后患者例次千日感染率为5.11‰;呼吸机置管总天数为6 071d,发生VAP 113例次,2010年VAP的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7.27‰,采取干预措施后2012年下降至13.70‰;2010-2013年患者ASI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综合ICU目标性监测和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护理的认知调查后,分析原因,开展预防VAP循证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护理部对ICU的质量管理专项项目.结果 护理部实施干预后,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措施成为机械通气治疗的规范化护理项目,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能强化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