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测定患者H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Hp阳性率观察组患者为83.3%,对照组患者为57.3%;患者Hp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Gensini评分分别为(35.3±28.8)、(19.5±18.2)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5.85±5.69)μmol/L、(10.33±2.2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加重,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幅度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探讨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0岁46例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选取的>60岁46例无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用ELUSA和酶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结果 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对照组感染24例,感染率52.2%,梗死组感染37例,感染率80.4%,结果表明梗死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梗死组患者血清中Hp-IgG浓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是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脑梗死患者应注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并探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0-2013年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验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Hp-lgG抗体,同时对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分析Hp感染与血脂的相关性,并分析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研究组为78.0%,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TC、Fg、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IgG抗体阳性表达者的TG、TC、Fg、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p感染的治疗采用联合用药具有良好效果。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p感染同血浆TG、TC、Fg、CRP水平具有相关性,及时治疗Hp感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两组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为(18.8±4.32)μmol/L,对照组为(10.3±4.91)μmol/L,观察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检测血浆Hcy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体检健康的青年志愿者8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结果病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相关性。方法调查研究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2013年期间收治的5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分析Hcy水平、疾病类型,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并与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Hcy水平为(18.93±2.0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TG、TC、HDL、LDL水平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LAA)组是所有亚型中Hcy水平最高的一组,和其他亚型及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明显上升,与TC等指标无关,其可作为该病独立危险因素;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与其亚型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何海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10-121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6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14C呼气试验方法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狭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80.4%,对照组为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值=2.96,P<0.05;368例受试者按Hp感染阳性与阴性分组比较其Gensini积分分别为(35.4±28.9)、(19.5±18.3)分;Hcy水平分别为(15.85±5.79)、(10.43±2.3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加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中国7省14家医院纳入AIS首发病人,建立研究队列。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静脉血样本,检验HP-IgG含量,并在发病后1年时进行随访,调查和收集不良预后信息。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P-IgG水平和AIS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AIS患者1 150人,HP-IgG M(P25,P75)为10.14(7.39,15.05)ng/L。患者病后至1年时死亡、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以及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3%、7.90%、3.72%和11.43%。应用Cox回归模型调整多因素后,以G1为比较组,G4组发生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升高,HR(95%CI)值分别为3.43(1.26~9.36)和5.45(1.57~18.90);G2组、G3组、G4组发生死亡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HR(95%CI)值分别为1.84(1.02~3.34)、2.00(1.12~3.56)和1.97(1.10~3.55);且随着HP-IgG水平升高,发生死亡、心血管死亡以及死亡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均有P<0.05)。结论 HP感染是AIS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的HP-IgG能增加AIS发病1年后死亡、心血管死亡以及死亡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体检健康的青年志愿者8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结果 病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测定107例高血压患者、38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和101例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4.1±4.6)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3±3.7)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8.95±1.43)。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又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血清胆固醇(CHO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经确诊的AIS患者30例为AIS组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健康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脂肪肝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Hp-IgG测定确定Hp感染,随机选择151例Hp阳性者(阳性组)和151例Hp阴性者(阴性组)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血脂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p阳性组的脂肪肝总发生率为41.06%,较Hp阴性组的18.54%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TC、TG、LDL-C异常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7.02%、36.42%、62.25%,均高于Hp阴性组30.46% 、23.84%、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引起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防治Hp感染,有利于减少脂肪肝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抗磷脂抗体(a PLs)、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3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重型组和轻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疾病组和对照组血清不同亚型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I)、Hcy、血脂、血糖。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gG型aCL、IgA型aCL、IgG型aβ2GPI、IgM型aβ2GP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重型患者血清IgG型aCL、IgM型aCL、IgG型aβ2GPI、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5);IgG型aCL、IgG型aβ2GP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关(P<0.05)。结论IgG型aCL、IgM型aCL、IgG型aβ2GPI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IgG型aCL、IgG型aβ2GPI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Hcy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可能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为改善其预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在山东省4家医院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血生化指标、入院血压水平等资料.研究结局定义为出院的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10分或者死亡.按NIHSS(NIH卒中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死亡/NIHSS≥10及NIHSS<10组.血清Mg2+浓度按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NIHSS≥10组的血清Mg2+浓度、发病至入院时间低于NIHSS< 10组(P<0.05);入院时收缩压水平高于NIHSS< 10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及心房纤颤史的百分率均高于NIHSS< 10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Mg2+浓度第4分位(最高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RR=0.47,P<0.05);调整血清Ca2+、K+水平等其他因素后,血清Mg2+第4分位和第3分位水平均可降低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RR值分别为0.39和0.54,P<0.05).无论是否调整其他因素,血清Mg2+浓度与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均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检验P<0.05).结论 高浓度的血清Mg2+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WanFang、VIP等数据库。搜集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项比较,发表在24篇文献中,涉及111 059例患者,包括19项病例对照研究,7项队列研究。文献质量均评价为中高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可增加IS的发病风险 [OR(95%CI) = 1.52(1.31~1.77),P<0.01]。以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OR = 1.69)]、Hp感染检测指标[Hp - IgG(OR = 1.42)、CagA - IgG(OR = 2.09)、C - 14(OR = 3.30)]、卒中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 = 2.69)]为分类依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Hp感染可以增加IS的发病风险。结论 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病因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时期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变化,另选取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发病当天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时间(d3、d7)延续,TNF-α、IL-6和IL-8水平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14TNF-α、IL-6和IL-8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以及TNF-α增高介导的以白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性反应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们之间互相诱生、相互作用,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135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了解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以及出血的原因,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黏膜尿素酶试验,检查Hp,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135例肝硬化患者中检测出Hp阳性61例,发生率为45.19%;肝功能A级的Hp感染率为45.07%,肝功能B级的Hp感染率为45.45%,肝功能C级的Hp感染率为45.16%,3组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52.78%,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54.84%,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60.87%,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4.44%,与前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消化道出血Hp阳性患者发生率为44.26%,Hp阴性患者发生率为18.92%;135例患者中出现消化性溃疡患者83例,发生率为61.48%,其中Hp阳性患者出血发生率为18.07%,Hp阴性患者为2.41%.结论 Hp参与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过程,是造成肝源性溃疡升高和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根治Hp可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