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医院感染率,探讨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1-8月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监测.结果 目标性监测106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1例,感染率为13.25%,日感染率为23.51‰,调正日感染率为5.54‰;ICU医院感染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80.85%;其中检出最多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36%.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可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监控意识,同时可以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干预,从而降低IC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ICU医院感染率及特点.方法 监测2011年3-8月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调整发病率,观察3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26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5例,感染率为11.69%,日感染率为28.57‰,经ASIS调整日感染率为9.07‰;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7.88‰、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3.42‰、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2.49‰;共检出7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3.07%).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导管相关性感染,ICU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ICU医院感染特点。方法监测2009年2月-2010年1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发病率,监测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特点。结果 4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感染率为17.47%,日感染率为18.3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5.2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32.90‰、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7.32‰、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2‰;共检出8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1.45%)。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征,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包括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和泌尿道插管的使用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感染率进行监测;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按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目标性监测92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例,感染率12.07%,日感染率为10.6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为14.28‰,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5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13‰;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便于及时掌握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动态变化,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减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3月ICU收治的12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26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9%,日感染率为39.4‰,日感染率调整率为11.29‰;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67.39%;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76%、15.23%及12.46%.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肺部为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加强病区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气道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从而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开展ICU目标性监测,提高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按照相关规范对2011年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监测,运用MINKE软件系统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利用Stata10.0版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11年入住ICU患者65450例,发生医院感染5955例、9021例次,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3.50,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4.13‰,调整例次日感染率6.25‰;在不同类型ICU中以外科ICU感染率最高,综合ICU次之,ICU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尿路和血液感染,分别占70.87%、13.76%和9.46%,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别占34.24%、9.63%、5.76%;ICU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其中居前4位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结论 导管相关性感染将是ICU监测及干预重点,应将各类感染预防措施纳入监测目标中,耐药菌的监测应进一步深入到个体动态,真正从结果监测过渡到过程监测,同时应提高ICU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将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是开展目标性监测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儿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前瞻性地研究2009年4月-2010年3月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883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0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66%,患者日例次感染率为15.30‰,经ASIS调整后患者日医院感染率为4.15‰;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9.44‰、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2.41‰、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感染0.99‰。结论小儿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应用各种导管相关,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结果及其特点,为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使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2.20%,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3.5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7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4.13‰,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0.58‰,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0.28‰。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为鲍曼不动杆菌(CRABA)和肺炎克雷伯菌(CRE),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目标性监测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评价目标性监测效果,为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9月综合ICU 231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资料,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录入数据资料,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综合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02%,例次感染率为4.14%,日感染率为12.61‰,患者日例次感染率为17.29‰,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2.91分,调整感染率为1.04%,调整例次感染率为1.42%,调整日感染率为4.33‰,调整日例次感染率为5.94‰;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病率为38.8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45%。结论综合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新建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特点,探讨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对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住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和导管使用率等指标的调查分析。结果监测的1 4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137例次,感染率为8.24%,例次感染率9.73%,患者日例次感染率15.40‰,根据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日例次感染率为3.6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28例次,感染率6.3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次,感染率1.74‰,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32例次,感染率3.7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8.68%,其次为泌尿道(35.77%)、中枢神经系统(8.03%);在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检出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6.45%和21.50%。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结合目标监测数据分析可及早分析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执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综合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644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0例,医院感染率为10.87%,感染104例次,例次感染率16.15%,患者日感染率为8.69‰,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率为2.65‰;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各种侵入性操作、年龄大、免疫力低下等密切相关;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使监测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监测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纠正,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情况。方法对2017-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ICU目标性监测数据,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三管使用及其相关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ICU患者49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42%,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8.4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73.03%;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50‰、2.46‰和13.66‰;检出病原菌356株,前三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总器械使用率高,提示临床应严格留置导管指征,对VAP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ICU目标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原因,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1年1-6月入住ICU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目标性监测2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4.11%,日医院感染率为24.54‰,调整日感染率为9.4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千日发病率为39.66‰,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千日发病率为1.46‰,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千日发病率为9.07‰。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IC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2014-2015年325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12.0%),感染48例次(14.8%),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3.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7.7‰;使用呼吸机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7.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6.1%,耐药率较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加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对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干预,是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监测274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198例、307例次,感染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11.20%;同期ICU住院总日数9666d,日感染率为20.48‰,例次日感染率为31.76‰;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6.86‰,日感染例次率为10.64‰;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96.39%、58.66%和50.77%,使用导管所致相关泌尿道、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3.11‰、5.47‰和20.58‰。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必须制定相应感染控制预防措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部位分布,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人住NICU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NICU共收治危重新生儿44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2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目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分别为6.08%、10.29‰、4.2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为26.32%,68.49%。、20.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29%。感染病例培养出8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62.5%,G+球菌占25.0%,真菌占12.5%。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侵人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耐药菌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某省级医院综合性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目标临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2060例,66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2.14%,例次感染率为44.3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4.35%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7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结论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加强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目标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监测2010年1-12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情况,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和致病菌.结果 共监测符合条件的ICU住院患者141例,发生VAP 45例,感染率为31.9%,日感染发生率为24.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9.1%,真菌次之,占14.5%;革兰阳性菌占6.4%.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寻找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