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静  李玉芝  边立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31-5033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对全身麻醉后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进行手术的同时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及输液加温器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并保持手术间的温度,对照组26例,按常规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凝血功能(PT,APTT)、麻醉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术后发生寒战和躁动发生率及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的体温为36.8℃±0.4℃,对照组为35.6℃±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T、APTT和麻醉拔管时间分别为(13.5±1.2)s, (34.4±3.1)s和(18.2±11.3)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5例手术部位感染,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6例手术部位感染.[结论]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地维持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36℃~37℃),术中监测体温变化,对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缩短拔管时间和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减少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方法 20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1%;观察组切口感染率2.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7%;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胃肠道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减低切口感染率,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患者120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温组,各60例.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在麻醉前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60 min以及术后的体温分别为(35.6±0.3)℃和(35.8±0.3)℃,显著低于手术前的(36.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温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体温分别为(36.5±0.4)℃、(36.3±0.4)℃和(36.6±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60 min及术后保温组患者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保温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3.3%和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患者施行综合保温措施可显著减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燕娜 《现代保健》2011,(17):146-147
目的观察加温至36℃~37℃的甲硝唑注射液作为冲洗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降低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减少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0年7月的13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700例和观察组69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和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至36℃~37℃的甲硝唑注射液作为冲洗液应用于剖雷产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吸收热和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手术后护理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效果,为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消化道择期手术患者52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情况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260例,切口甲级愈合223例,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5.8%,愈合时间(7.3±2.5)d,患者满意度95.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182例,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15.0%,愈合时间(9.6±3.6)d,患者满意度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提高患者全身状况、做好肠道准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严密护理切口,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愈合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保温护理措施在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为23~25℃,人体舒适度Ⅳ级,并于麻醉前30 min开始采用充气式加温毯(3M,美国)进行预保温护理;对照组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为21~23℃,人体舒适度Ⅲ级,手术开始后予以充气式加温毯(3M,美国)进行保温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核心体温交互、组间、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仅行术中保温仍会发生围手术期低体温并发症,而提前做好预保温措施能够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的恒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3种不同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的影响,为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开腹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3组,医用升温毯组、充气式升温毯组和综合保温组,每组各30例,对患者在手术中的不同时间点监测其直肠温度、脉搏、血压和麻醉复苏时间等变化。结果 3组患者所在手术间温度及其入手术室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1h开始医用升温毯组患者体温为(36.43±0.48)℃与充气加温组(36.69±0.40)℃比较显著下降(P<0.05),麻醉2h医用电热升温毯组(36.12±0.46)℃较充气组(36.61±0.43℃和综合保温组(36.47±0.42)℃均显著下降(P<0.05),而充气加温组和综合保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腹手术过程中应用医用升温毯虽能起到一定保温作用,但是随着手术时间延长,患者仍然会有低体温出现,充气式升温毯法和综合保温法均可有效避免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6.5℃恒温保温毯下肢保温对老年胃癌全麻手术患者复苏质量、应激反应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泰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17例老年胃癌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体腔内直接保温;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36.5℃恒温保温毯进行下肢保温。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复苏质量和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拔管时间、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苏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离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6.5℃恒温保温毯下肢保温能够缩短胃癌全麻手术术后苏醒时间,提高复苏质量,降低血清D-二聚体浓度和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2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组患者术后以1%聚维酮碘溶液和3%过氧化氢处理切口,并给予两组患者优质的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中8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术后以1%聚维酮碘溶液和3%过氧化氢对切口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预防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方法 对132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32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375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50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2例,其中切口感染132例,感染率为8.76%,占发生术后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的39.76%,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素相关.结论 切口感染是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特点,多伴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切口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力度、注重老年患者的营养评估、有效控制血糖、加强术中无菌技术、及时补充白蛋白及输血,是降低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术中主动保温措施对患者术后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顺娇 《现代医院》2009,9(3):109-110
目的探讨术中主动保温措施对患者术后体温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术中低体温监测,并对其25例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温措施,观察术中低体温开胸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结果实施保暖措施后保温组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温组内比较保温组术前、术中、术毕及术后2h的体温、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中、术毕明显低于术前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主动保温和对术后体温的有效监测调节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开展成效。方法将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和未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多项指标量化分析直肠癌多学科协作开展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总费用、检查费、床位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位直肠癌手术有效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中,观察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在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上,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存量表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在直肠癌诊疗中效果明显,能够确保直肠癌患者手术安全,缩短术后住院时长,降低手术费用,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低位直肠癌有效保肛率,延长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评价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风险,以期指导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方法选取新人院、未经放疗、化疗处理的结直肠癌患者144例,于术前及术后两周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动态评估,同时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有22.91%(33/144)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术前预测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06%(62/144),实际测得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4.86%(79/144),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16,P〈0.05)。术前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13%,评分〈3分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x^2=3.065,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尤以术后显著,且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e need for mechanical cleansing of the bowel before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ere are various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in use today, but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hich of them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s.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wound complications rat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bowel preparation and oral lavage with the osmotic agent Mannitol.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January 1997 to June 2000 was performe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lective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colonic cleansing that was used. The traditional bowel prepa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30.0 cc Castor oil given per os in the day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three soap enemas (Group I). Patients from the other group (Group II) were given 500 cc 10% Mannitol in the day before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re were 154 patients in Group I and 36 patients in Group II. Infectious wound complications developed in 26 patients from Group I versus 13 patients from Group II.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6.9% vs. 36.1%, p < 0.01).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s and mortalit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use of Mannitol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 in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avoided as colonic cleansing method in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病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应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结直肠癌手术病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优势. 方法:50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使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法21例作为加速康复外科组;使用常规围手术期方案手术29例作为常规对照组.分析研究两组病人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人体组成等指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比常规围手术期方案,可更好地促进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可减少围手术期病人蛋白质、肌肉和体质量丢失,维持围手术期的水分平衡,减少病人因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不适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中应用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自主神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Duke’sB期和Duke’sC期的中低位直肠癌57例,分别进行保留自主神经的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83±42)min,稍长于开腹组,而平均总出血量为(200±37)ml,略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检出淋巴结分别为19.7枚和17.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保留自主神经的功能,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肠梗阻导管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0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235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肠梗阻导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患者行急诊结直肠癌肿瘤切除术,研究组133例患者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后择期行根治术。收集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全部行择期一期吻合术,且24 h症状缓解率96.9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76%(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3.22±1.01)h、住院时间(11.23±2.13)d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4.51%(6/133)、总感染率7.52%(10/133)和低钠低钾蛋白血症发生率30.08%(40/133)均低于对照组(P<0.05);29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60.87%,革兰阳性菌17株,占36.96%,真菌1例,占2.17%。结论梗阻性导管置入后择期手术术后恢复较快,可降低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研究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观察对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FTS组)病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病人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并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3天检测病人外周血清中IL-6、CRP、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FTS组与对照组比,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而术后并发症两者无显著差异。FTS组与对照组比,术后第1、3天外周血中CRP和IL-6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CD4/CD8比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能缓解结直肠癌手术病人的术后炎症反应,保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胖对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215例患者,其中10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肥胖组),115例BMI25 kg/m2(正常体重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肥胖患者72例(72.00%)术中出血量60 mL,58例(58.00%)手术持续时间220 min,其中20例(20.00%)发生SSI;正常体重组中仅30例(26.09%)术中出血量60 mL,20例(17.39%)手术持续时间220 min,8例(6.96%)发生SSI。肥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SSI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正常体重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病率较高,肥胖、手术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是结直肠患者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储军  周建刚 《现代保健》2011,(36):83-85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手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5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加速康复组),2005年~2007年5月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8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肠排气、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加速康复组与传统组相比,前组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