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5年1月-201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断的36例COPD合并IP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COPD并IPA确诊3例,临床诊断26例,疑诊7例;培养烟曲霉菌24株,土曲霉菌5株,同时培养黄曲霉菌3株,毛霉菌2株;最常见危险因素是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侵入性留置管道及低蛋白血症;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胸痛、饮食减少、乏力、肺部啰音,经抗菌药及激素治疗无效;早期气管镜改变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治疗有效27例,无效9例;有效的27例中早期经验性治疗22例,而无效的9例均为临床诊断或确诊后才开始抗曲霉菌属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重视分析COPD并IPA的早期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血液病伴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住院患儿10例,所有患儿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伏立康唑针每次7 mg/kg,静脉滴注,1次/12 h,10~14 d后改用伏立康唑片剂,剂量不变,口服1次/12 h,总疗程4~8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0例患儿中,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0.0%,治疗有效的9例患儿从症状及体征上判定临床有效的时间为2~5 d;伏立康唑治疗过程中两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0.0%.结论 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可作为儿童血液病伴发肺曲霉菌感染的一线用药,高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时机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时机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治疗COPD合并IF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COPD合并IFI的102例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经验治疗(拟诊及临床诊断患者62例)及目标治疗(微生物确诊患者40例)COPD合并IFI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体温等的变化,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标治疗有效率为45.00%,低于经验治疗的77.42%;经验治疗的平均疗程为(14.02±4.45)d,比目标治疗的(21.88±5.21)d短;经验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38.71%,低于目标治疗的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有效治疗COPD合并IFI,经验治疗与目标治疗相比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情况,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155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资料。结果155例中,有3例发生肺曲霉菌感染,治愈1例,死亡2例。结论过度免疫抑制是导致肺曲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早期使用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肺曲霉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为降低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治疗方法上宜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有效剂量后维持2~3周,再用伊曲康唑巩固治疗2~3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COPD)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年来我院发现的28例PIF-COPD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X线胸片、肺高分辫率CT(HR—CT)、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PIF—COPD的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疾病,常有长期大量吸烟史。X线胸片、HRCT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其肺功能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多为中重度下降。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合并有二氧化碳潴留。结论COPD和IPF是两种不同疾病,但可以同时存在,其临床表现具有独特性。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和肺CT.尤其肺HR—CT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9例符合临床诊断和临床拟诊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临床诊断和拟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患者中,血培养确诊黑曲霉菌性肺炎1例次,痰培养诊断肺曲霉菌属感染3例次,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阳性5例次,CT扫描典型表现诊断2例次,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或细菌感染6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例,单纯IPA 2例;7例临床拟诊后立即给与伏立康唑静脉注射,其中有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治疗,1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1例给予卡泊芬净注射液治疗;合并CMV感染者给予更昔洛韦,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愈8例,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拟诊曲霉菌属感染者应结合GM试验、CT扫描和临床表现,尽早进行经验性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56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以利IPA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IPA患者的临床背景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继发性IPA患者45例,原发性IPA患者11例;IPA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黄痰、咯血、气短或喘息,影像学改变多样并可呈动态演变;原发性IPA较继发性IPA预后好。结论 IPA好发于免疫妥协患者,继发性IPA病死率高,但具备一定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性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临床缓解期的COPD合并PH患者19例,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第2、4、6个月末,行6 min步行距离(6MWD)试验及Swan-Ganz导管检查,主要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6MWD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比治疗前1d改善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第2、4、6个月末时6MWD分别为(188±17)m、(225±20)m、(231±21)m.与治疗前1 d[(179±17)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6个月末mPAP分别为(33±5)mm Hg(1mm Hg=0.133 kPa)、(32±5)mmHg,与治疗前1 d[(40±8)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MWD和mPAP均以治疗第4个月末改善最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对COPD性PH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月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46例,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62例,分析感染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 846例患者中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62例,感染率为7.3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近4周内出现过肺部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是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见表现为食欲减退及乏力;感染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斑片渗出影、晕轮征。结论此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CT表现未见明显特异性,临床医师还应及早诊断,具有预防意识,早期发现及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状况和预后危险因素,对该病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确诊和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占51.19%,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和肺部体征;死亡组36例,存活组48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诊断前30 d内接受过放化疗、血白细胞减少和拒绝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与预后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示患者在诊断前30 d内接受过放化疗和拒绝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为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肿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发现诊断、避免放化疗和及时应用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衰竭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曲霉病的早期识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39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肝衰竭合并IPA临床表现不典型,首发症状最常见为发热,发生率为66.7%,早期影像学表现以多发结节或团块影为主,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生感染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肌酐、国际标准化比率、白细胞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升高,而白蛋白、球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红蛋白、血小板值明显下降,病情快速恶化;39例患者中,8例抗真菌治疗有效,肝功能好转后出院,其余31例均在发病后<2个月病死,病死率达79.5%;其中住院期间病死17例,从出现首发症状至病死平均时间为(5.3±4.7)d;发生IPA前存活组人口学特征、肝衰竭分期、病因构成与病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ELD评分好于病死组,存活组确诊时间及开始有效抗真菌治疗均早于病死组;8例存活患者接受棘白菌素抗真菌治疗,其中2例联用伏立康唑,平均疗程(70.9±26.4)d,未出现肝功能反跳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结论 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后病情快速恶化,病死率极高,但临床表现特异性少,早期诊断困难,应提高对曲霉菌属感染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对46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血清和尿磷以及其它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测定。其中26例还作血清2、3-磷酸甘油酸(2、3-DPG),心动图超声等检查。发现低磷血症者14例,占30.4%;24小时尿磷减少者40例,占87.0%。左心功能,肾功能,肾磷阈值和2、3-DPG等指标,低磷血症组明显低于血磷正常组(P<0.05)。对6例明显低血磷症者给予补磷(KH2PO420mmol/d),补磷后用力肺活量(FVC)比补磷前有明显增加(P<0.05)。探讨影响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低磷血症或磷缺乏的因素,认为以药物、肾功能、心功能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深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认识,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痰检或临床证实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多样:本组病例中结节或肿块影13例(其中7例出现坏死空洞);曲菌球7例;一侧或两侧肺的单个或多个支气管肺炎样阴影6例;混合型6例。结论: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检查可明确肺霉菌病和肺部基础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充分显示空洞(腔)和曲菌球等,病变周围伴有的"晕征"是早期特征性的改变,病程中出现的"空气半月征"和空洞强烈提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米诺2 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他啶2 g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8.6%,有效率为92.9%,细菌清除率为93.1%;头孢他啶组痊愈率为53.6%,有效率为71.4%,细菌清除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米诺对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两种治疗方法对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41例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24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伊曲康唑序贯治疗:首先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后改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每次0.2 g,2次/d,疗程10周;B组17例,先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同A组,后改用伏立康唑片口服,0.2 g/次,2次/d,疗程10周;两组总疗程均为12周;分别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64.7%,A组治疗有效率为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伏立康唑序贯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因素。方法选择46例COPD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为试验组,32例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抗菌药物、激素使用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持续时间、激素使用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sTREM-1为(8.95±3.7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分别为(1.57±1.04)ng/ml和(50.68±21.41)m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对于治疗效果不佳、抗菌药物或者激素使用时间长、使用呼吸机的COPD患者,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疾病与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断按照CLSI折点评价;采用WHONET 5.4版本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 13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9.3%、31.6%,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株检出率为12.0%。结论 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