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为观察组,96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两组患儿MP-I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40例,阳性率为41.7%;对照组MP-IgM阳性14例,阳性率为14.6%。40例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总有效率92.5%(37例)。随访6~24个月,仅1例轻度咳嗽发作。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并对各数据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28例,阳性率为41.79%;对照组患儿中有6例血清MP-IgM阳性,阳性率为12.24%,两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EO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存在相关性,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应当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儿哮喘发作的关系及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此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就诊的7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将支气管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分为A、B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44.74%;上呼吸道感染组患儿感染阳性率为10.67%;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组阳性患儿常规治疗组(A组)总有效率为41.18%;加用阿奇霉素组(B组)总有效率为88.24%;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规行MP-IgM检测可明确患儿MP感染状况,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MP感染哮喘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玉峰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60-156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山东铝业公司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06例为观察组,106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胶体金法测定2组患儿MP-I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46例,阳性率为43.4%;对照组MP-IgM阳性16例,阳性率为15.1%。MP-IgM阳性阿奇霉素治疗组30例,有效率86.7%;常规治疗组16例,有效率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小儿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哮喘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的血清检测,观察两组患儿的MP-IgM值,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结果血清MP-IgM阴性率观察组患儿为47.5%,对照组患儿为60.0%,两组患儿的血清MP-IgM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MP-IgM阳性IgM含量观察组患儿为(198.34±56.78)U/ml,对照组患儿为(195.16±58.2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90.0%,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有效率在90.0%以上。  相似文献   

6.
王蓉  孙红  艾洪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5155-5156,5159
目的 探讨武汉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运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结果 7793例患儿中检测出2659例MP阳性,阳性率为34.13%,其中男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29.35%;女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42.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岁组、1~3岁组、3~6岁组、6~15岁组MP-IgM阳性率分别为8.19%、34.69%、46.96%、59.46%;各年龄组间患儿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MP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女性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2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与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在入院后7d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比较,哮喘组阳性率为37.65%,对照组阳性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6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46.67%,3~6岁患儿阳性率为27.12%,<3岁患儿阳性率为23.08%,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86.29±242.18)×109,免疫球蛋白E为(650.96±257.84)U/ml,阴性患儿分别(368.52±129.76)×109、(417.42±274.46)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哮喘发作时常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香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3052-305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观察组)和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的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比较两组MP-IgM阳性率和MP-IgM阳性及阴性患者的EOS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P-IgM阳性率明显升高(χ2=69.832,P=0.0093);MP-IgM阳性患儿的EOS显著高于MP-IgM阴性患儿(t=2.671,P=0.0076)。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应常规检测MP-IgM。  相似文献   

9.
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过敏性咳嗽患儿89例为观察组,99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A,以及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小儿86例为对照组B。3组患儿均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I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率为40.4%;对照组AMP-IgM阳性率为12.1%;对照组BMP-IgM阳性率为8.1%。36例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口服,总有效率为83.3%。随访6~12个月,仅4例轻度咳嗽发作。结论: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过敏性咳嗽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宁波市鄞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对468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性别及年龄MP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IgM阳性患儿1826例,阳性率39.01%;MP感染有季节性差异,冬季感染率最高,在年龄差异上,4~6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58.0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感染率较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的MP阳性率41.14%,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的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总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010、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一个主要病因,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鄞州区2009年为流行年份,临床加强MP感染防治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邢业兰 《工企医刊》2012,25(2):29-3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治和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GIFA试剂盒,对我院曾在201 1年1-12月期间诊治的62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血清MP - IgM抗体检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集6208例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标本,其中2396例患儿血清标本MP - 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60%.女性患儿MP - IgM抗体阳性率45.21% (1085/2400)高于男性患儿34.43% (1311/3808).血清MP- 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年龄组在学龄期(>5岁),为49.25% (753/1529);血清MP - 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第四季度为41.50%(696/1677).结论 肺炎支原体MP - IgM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学龄期儿童和第四季度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年龄组和高峰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其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33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普通病房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35例设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儿的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B病毒(EBV)-IgM,采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IgM,采用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小儿佝偻病诊断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测定BALP,所有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判定标准以试剂盒要求标准为准,每一种测定方法均由固定检验员在同一操作条件下完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28.4%、对照组患儿中有11.0%血清中检测出EBV-IgM;观察组患儿中37.0%、对照组患儿中有13.4%血清检测MP-IgM呈阳性;观察组患儿中32.8%、对照组患儿中有6.0%血清检测BALP呈阳性,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BV、MP病毒感染和维生素D缺乏,是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注意EBV、MP感染及维生素D缺乏的诊治,防止继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郑州市肺炎支原体(MP)致小儿感染的流行情况,为诊治和预防工作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血清中7种病原体特异性lgM抗体,为临床提供病原学依据。结果 从8549例被检血清中,检出7种病原体相关lgM抗体阳性2907例。其中MP—lgM抗体阳性708例,占总阳性的24.35%(居第2位),含单-感染523例,混合感染185例。临床除显示呼吸系统病变外,尚有呼吸道外多系统病变者占8.3%。结论 MP已为该地致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常年均有小儿感染发病.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学龄前儿童易感率高,〉6岁后则明显下降。对MP感染者,需同时要密切观察肺内和肺外多系统发生的病变,以防漏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将198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75)、B组(3~12岁, n=123),分别取咽拭子用PCR法测MP-DNA,取血清用IIFA法测MP-Ig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MP-DNA检测阳性率为57.07%,MP-IgM检测阳性率为47.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MP-DNA阳性率48.00%明显高于同组MP-IgM阳性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MP-DNA和MP-IgM阳性率分别为62.60%、6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与IIF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余晖  高晓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175-2176,2178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某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5例为哮喘患儿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常规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总IgE检测。结果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总IgE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7岁的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密切相关,应注意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用SERODIA@-MYCOⅡ颗粒凝集方法对本院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肺炎儿童5 924例, 阳性数为2 321例, 阳性率为39.13%;男性患儿阳性率34.403%(1 208/3 512), 低于女性患儿阳性率46.14%(1 113/2 412), 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2.82, P<0.01)。MP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第4季度(10-12月), 为42.00% (625/1 488), 其次在第1季度(1-3月), 为41.25% (528/1 280)。按年龄共分为14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岁年龄段MP阳性率最低为13.55%, 其次为1~2岁年龄段和2~3岁年龄段MP阳性率, 9~10岁年龄段MP阳性率最高为65.03%, 5~14岁年龄范围MP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约51%~65%, 可见儿童MP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2010-2012年MP抗体阳性率无统计意义。结论 MP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MP感染的高峰期第1季度和第4季度, MP感染的好发年龄范围为5~14岁之间, 2010-2012年期间的3年MP阳性率一致, 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以发热、咳嗽、流鼻涕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就诊的患者。结果2014—2018年共收集46790例,MP-IgM阳性率为44.08%。男性MP-IgM阳性率为39.62%,而女性MP-IgM阳性率为51.00%,男性的MP-IgM阳性率低于女性(χ2=586.15,P<0.0001)。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年龄≤3月的婴儿期的MP-IgM阳性率最低(χ2=4195.30,P<0.0001)。1岁之内的婴儿期在第1季和第2季的MP-IgM阳性率较第3季和第4季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d<年龄≤3月=25.05,χ23月<年龄≤6月=26.59,χ26月<年龄≤9月=26.18,P<0.0001),1~16岁各年龄段的患儿在第2季和第3季的MP-IgM阳性率较第1季和第4季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岁=17.59,χ24~6岁=28.92,χ27~16岁=11.43,P值<0.05)。结论MP-IgM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和季度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78例CVA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MP阳性组168例、MP阴性组210例,选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肺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阳性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潮气量(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9.079、8.986、13.574、10.096,均P<0.05),MP阳性组的平均吸气流速(MTIF)、平均呼气流速(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阴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4.702、4.306、7.140、4.573,均P<0.05),MP阴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阳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MP阴性组患儿(t值分别为5.154、5.347、7.498、6.698,均P<0.05),MP阳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MP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降低,MP感染会进一步降低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