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信息系统中2008年1月-2009年6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数据,对销售金额、数量、用药频度和分布科室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金额居前3位的分别是第四代头孢菌素(43.96%)、碳青酶烯类药物(26.07%)与抗真菌药物(16.94%),血液科、ICU与呼吸内科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与用药频度最高.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分线分级管理,是加强临床用药监控、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医药史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已经有将近60年的使用时间了。由于现代抗菌药的安全性较高,使之成为目前在国内临床上是应用最为广泛、且品种最为繁多的药品之一,是治疗各类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药品。抗菌药物高度的安全性不可避免的造成一部分医院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情况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医院的用药水平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状况。通过收集近几年文献上有关医院应用抗菌药物相关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分析,来研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耐药性问题,必须加强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因此为了解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对我院2009年1月1日-6月30日该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蒋燕  刘利  董丽娥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2102-2105
目的 促进临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方法 从某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各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信息,结合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提供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结果 该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2012和2013年中的用量控制良好,使用合理。美罗培南、伏立康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万古霉素的用量均以血液科、呼吸内科最多。 结论 临床药师在坚持管理制度,主动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优化和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多学科合作,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药物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研究药物的一门学科,并对使用的药物与患者治疗的效益、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以及分析,为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提供参考,为医院以及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药物价格和政策提供依据[1]。本文通过对东莞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2012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如:抗菌药物使用的类别、消耗的金额、口服型及针剂型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综合统计以及分析统计情况,结果表明:该医院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起点比较高,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门诊药品消耗总金额的20.88%,抗菌药物中金额排序前10位总的消耗金额占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85.49%,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医院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药物经济学相关原理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6.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2004~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记录,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AUD 5年间波动较大;三代头孢、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和二代头孢排名AUD前3位;排名AUD前10位的药品均来自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硝咪唑类和喹诺酮类,绝大多数都是注射剂;国内外医院的比较显示,该院AUD显著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与韩国和美国用药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院可能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等问题;应严格限制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的临床应用,避免AUD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耐药性变迁趋势,分析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量间的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2008-2010年住院部各类抗菌药物和常用品种的使用强度(AUD)并排序,同时统计多药耐药菌株分离率及主要强势病原菌耐药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物总AUD 2009年比2008年下降12.6%,与2010年基本持平;三代头孢AUD 2010年比2009年增长13.4%,其3年均值占总AUD均值31.5%;使用强度前3位一直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耐药菌株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强势病原菌耐药率2009年比200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随各抗菌药物AUD变化有所升降。结论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密切相关,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药品的出库记录,对抗菌药物种类和药品进行排序.结果 共纳入15 788份处方,2011年医院使用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18%、15.96%、11.71%、10.95%、8.77%;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丙烯、头孢地尼、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拉霉素,分别占21.71%、8.04 %、4.71%、4.29%、3.86%、3.20%、2.44%、2.00%、1.64%、1.37%.结论 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在医院使用较为普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临床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我院抗菌药物的药品消耗数据的统计.按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值排序,对我院抗菌药的使用品种、分线级别、金额和用药频度做全面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方法:根据我院2003-2004年的抗菌药物用药统计数据.按使用药物零售金额、DDDs值、分线级别、用药品种排序及按药理作用分类的金额排序等方面做出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的抗菌用药结构与我省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相符,口服药和注射药比例2003年为3.8:1.2004年为1.7:1.2004年注射用药使用频率增加,表明抗生素针剂使用增多。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居前的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三线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在2003年、2004年都占据第2位,不符合抗菌药物选用原则。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结构是合理的,剂型规格比较齐全,医疗保险药品的品种和用药频度均较好,医院抗菌用药的主流产品为一线、二线用药,对三线用药未加有效控制,使用量较大,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2006-2007年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方法 利用医院药剂科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6-2007年门诊抗菌药物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计量法分析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植物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排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头孢菌素类的应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医院外科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12月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200例外科清洁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为调查对象,以专项治疗时间为界,2011年1-6月为A组,2011年7-12月为B组,各100例,比较两组用药指征、用药时机、药物的选择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中有56例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合理比例为91.07%,高于A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抗菌药物用量合理者比例为100.00%,高于A组的92.00%(P<0.05);B组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比例为75.00%,高于A组的23.00% (P<0.05);B组用药天数(1.5±0.4)d,明显低于A组的(4.5±1.4)d(P<0.05);B组联合用药率为3.57%,低于A组的87.00%(P<0.05);B组选用最多的药物为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克林霉素,2~3次/d给药,符合药动学、药效学规律及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品种选择的要求.结论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合理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后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旨在探讨临床用药监管体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住院患者在2011年4-6月《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766例为对照组和执行后2011年9月-2011年11月干预组225例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资料,收集该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根据合理性评价指标,评估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结果住院患者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执行前对照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7%、使用强度为3.90、病原菌送检率为45.95%;执行后的干预组分别为1.28%、2.28、60.44%,执行后医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趋于合理。结论医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完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8月62例(对照组)和2011年7-8月72例(干预组)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出院病历,填写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00.00%、58.33% (P<0.05),预防用药指征符合率从45.16%提高至85.71%(P<0.05);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4.84%、28.57% (P<0.05);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4.72±1.50)d、(2.06±1.47)d(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给药途径均以静脉滴注且无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现象.结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项整治,使医院腹股沟疝围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显著提高,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多方面共同管理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参数。方法查阅2005年1月-2010年12月妇科符合围手术期要求的53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94.05%,联合用药的比例占总病例数的90.52%,使用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术后感染的时间,超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的占38.66%,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病例占58.92%。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2007-2009年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与分析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标本68例中,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48例次,其中2007年6例次,2008年10例次,2009年32例次;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占真菌培养阳性标本的70.58%;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者多发生于重症体弱的老年及肿瘤患者,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系及泌尿系;其诱发原因主要是>3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引起菌群失调。结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理论依据,减少>3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避免频繁换药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287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 了解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 ,为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对手术科室 317份出院病例作回顾性调查。结果 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 90 3% ,其中治疗性用药占 30 3% ,预防性用药占 6 3 4% ,混合性用药占 6 3%。抗菌药物使用品种达43种 ,分属 12类 ,总计 770例次。 2 87例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者占 37 3% ,使用一种以上者占 6 2 7%。在预防用药中以 2联或 3联使用居多 ,占预防用药的 5 2 2 % ,且时间过长。在治疗性用药中仅 11 4%可参考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药。结论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重视病原学检查 ,依据药敏结果选药对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非手术患者治疗用药进行评价,为完善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7-12月262例非手术患者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科室分布、用药详情、用药频度、用药指数、费用、病原学结果等进行分析,并对各科进行用药合理性评分。结果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名前3位的临床科室分别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使用率分别为70.61%、8.40%、6.49%;262例患者临床标本送检181例,送检率为69.08%;共检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57.47%,革兰阳性菌19株占21.84%,真菌18株占20.69%;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341频次,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频次最高,占33.72%;特殊级联合用药率占37.96%,平均用药疗程为8.92d;平均费用为4 026.73元、占抗菌药物费用的39.5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性评分内科系统平均分为8.24分、外科系统为8.17分、全院总体平均分为8.21分。结论非手术患者特殊级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合理,为质量控制、医务等部门进行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建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文献,组织专家讨论建立合理性评价指标及标准,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76份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对建立的体系进行应用研究,不断完善合理性评价体系.结果 建立的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及13个二级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结果显示,某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为药物选择、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给药时间、用药频次、药物单次剂量选择,不合理率分别为52.3%、71.7%、87.3%、63.5%、51.2%.结论 建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可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评价其合理性,评价结果能够反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所涉及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结果随着临床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随着上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0%,肾损害的发生率为0.9%~4.3%。结论在广泛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