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骨宝1号方对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股骨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口服钙尔奇D、罗盖全,连续3个月;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增加口服强骨宝1号方水煎液,每日1剂,连服3个月。2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假体柄周围骨矿含量测定。结果获得完整随访病例共2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柄全扫描区平均骨密度,术后6个月ROI 1、ROI 4、ROI 7区平均骨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宝1号方能有效防止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的骨量丢失,可用于预防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对非骨水泥型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1周对照组予以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组予以骨康1剂/日 钙尔奇D片。连续服用3周,休息2周,5周为1疗程,连续5个疗程。分别于术后7天、3个月、6个月行假体周围骨密度(DEXA)检测。结果:50例病例中,43例获得完整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周围骨量(ROI1区和ROI7区)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骨康能减少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绝经女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丢失的规律,探讨补肾活血法防治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骨丢失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骨化三醇胶丸+钙尔奇D片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龙鳖胶囊+骨化三醇胶丸+钙尔奇D片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2组患者膝关节假体周围的骨密度。结果 2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股骨假体上方远端兴趣区(ROI 1区)、胫骨假体下方近端兴趣区(ROI 2区)的骨密度均明显低于术后1周(P均0.05),且骨密度均呈进行性降低,其中术后前3个月下降较为明显,术后6~9个月下降趋缓;治疗组术后6个月、9个月时ROI 1区骨密度和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ROI 2区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在术后前6个月呈快速下降趋势,术后6~9个月下降趋于平缓。补肾活血中药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有效防治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骨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强骨宝1号方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女性患者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和阿仑磷酸钠片,疗程3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强骨宝1号方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疗程3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测量2组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值(BMD),并于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钙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2个月内BMD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术后1周比较,2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假体全区骨密度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在假体全区、ROI 1区、ROI 4区、ROI 6区、ROI 7区骨密度均升高(P0.05)。服药期间2组均未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下颌骨坏死、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强骨宝1号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股骨侧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有效降低股骨侧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动态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BMD)变化。方法:对4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骨及髋臼假体周围BMD进行12个月的动态观察,并与23例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比较。其中股骨柄假体周围BMD按Gruen法分为7个兴趣区(R1-7)分析;髋臼假体周围按DE Lee和Charnley法分为3个兴趣区(RⅠ-Ⅲ)分析。并将各时相BMD值与术后一周内测值比较。结果:股骨柄假体周围BMD平均值(NETAVGⅠ)在术后6个月降至92.12%,术后12月又上升至94.08%。其中以股骨柄近端周围松质骨BMD下降最为明显。近端外侧(R1)为83.78%,内侧(R7)为88.31%。髋臼假体周围BMD(NE-TAVGⅡ)在术后6个月平均下降至78.28%,术后12月上升至85.21%。以臼杯假体内侧(RⅡ)失骨量最多,降至70.22%。术后5年患者股骨西风假体周围BMD平均值与12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髋臼杯周围下降明显(P<0.05)。结论:DEXA是监测THA假体周围BMD变化的有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的松质骨的骨吸收、丢失是导致假体松动的重要原因;而密质骨相对失骨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药及有领与无领股骨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对80例行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患者,分成有领治疗组(1组)、对照组(2组);无领治疗组(3组)、对照组(4组),每组20例。1、3组均给予福善美+钙尔奇D3+仙灵骨葆胶囊口服,2、4组仅给口服钙尔奇D3片;各组分别于术后12d、3月、6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THA术后股骨柄假体周围的大转子(测1区)、离远端股骨柄0.5~1.0cm处股骨干(测2区)骨密度,同时测量健侧相同部位骨密度。结果:在12d和3月,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6月时,1、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侧更明显一些,说明用药能显著减少骨量流失。3、4组不论是患侧还是健侧,在术后6月时,测1区和测2区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3组在术后3m及6m时,不论是患侧还是健侧,各测量区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有领柄还是无领柄对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影响不大。2.福善美+钙尔奇D3+仙灵骨葆胶囊可预防假体周围早期骨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3例,常规组在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2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Harri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常规组ROIⅢ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术后1周(P均0.05),而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联合组ROI1、ROI2、ROI3、ROI4、ROI5、ROI6、ROI7区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联合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用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可减少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降低水平,提高Harris评分,对维持人工髋关节假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肾阳虚骨质疏松患者髋臼假体周围骨丢失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肾阳虚骨质疏松并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口服健肾补阳汤,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观察术后1周及3个月、6个月髋臼假体周围四个区的BMD。结果:两组R1、R2、R3、R4区在术后1周时BM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1、R2、R3区在术后3个月时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4区在术后3个月时BMD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1、R2、R3、R4区在术后6个月时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术后髋臼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以髋臼假体周围的负重区较为明显,健肾补阳汤能预防肾阳虚骨质疏松患者髋臼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结合钙剂能有效地改善髋臼假体周围负重区BMD,效果强于单纯口服钙剂,从而预防髋臼假体的松动,减少THA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逐瘀生骨汤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THA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阿伦膦酸钠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逐瘀生骨汤,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值变化、骨代谢状况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ROI 1~7区骨密度值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ROI 7区骨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除ROI 4区外,联合组各区骨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TPⅠNP、CTX-β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生骨汤可有效抑制老年THA术后炎性反应,预防股骨假体周围骨量流失,延缓骨溶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去金属伪影(MAR)技术探讨强骨宝1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股骨侧假体周围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福州市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治住院的初次行单侧THA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骨宝1号颗粒剂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股骨侧假体周围各感兴趣区域(ROI)羟基磷灰石(HAP)值及术后3个月、6个月HAP值丢失率。结果 与术后1周比较,2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股骨侧假体周围各ROI分区HAP值均降低(P均<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OI 2分区HAP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OI 1、ROI 2、ROI 6、ROI 7分区HAP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OI 2、ROI 4分区HAP值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股骨侧假体周围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和临床体会,以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7例(7髋)髋关节疾患,男5例,女2例;年龄42-68岁,平均51.5岁。7例患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关节液或假体周围组织细菌培养,6例阳性,1例阴性;术中所有患者假体周围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急性炎症;2例出现与假体相通的窦道;7例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增高;5例X线片有骨融解、假体松动及骨膜反应等表现。所有病例采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I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假体,以含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假体临时旷置,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4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6周。术后定期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待结果正常后再Ⅱ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合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Ⅱ期翻修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结论:Ⅱ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疗效良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其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6例有既往髋关节结核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1例;年龄40~65岁,平均50.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2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结核。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围手术期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8~50月,平均31.5月。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最后一次随访,所有病例无复发活动性结核;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2.5分提高到83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病例选择应在结核感染静息10年以上,而且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的可能,围手术期可以不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探讨组配式假体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非水泥型组配式翻修假体对23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男12例,女11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3岁。首次髋关节置换术至翻修术时间15月至17年,平均7年。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髋关节先天发育性不良3例。翻修的原因:其中无菌性松19例,髋关节感染3例,假体周围骨折1例。23例患者均为首次翻修。术中并发症:骨干皮质穿孔1例,大转子部分劈裂1例。结果23例患者手术后刀口均为I期愈合,无下肢DVT及肢体不等长,术后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感染周围骨长入良好。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为48,末次随访平均86分。与手术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组配式翻修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效果明显,可以调节长度,偏心距,前倾角可以独立匹配远近端股骨,达到初期与长期的假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2011年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22例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6~12个月(平均7.5个月)的随访,年龄最小70岁,最大91岁,平均82.73岁。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3天~7天,平均5.2天。未出现髋内翻、深静脉血栓、感染、松动、脱住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优,18例,81.82%,良,3例,13.64%,可,1例,4.54%,差0例。结论: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迅速恢复患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因假体松动而采取补救性的关节融合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方法:6例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应用大转子髋关节融合术予以治疗。结果:经术后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X线片示髋关节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5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26~41分,平均31分,提高到术后56~80分,平均72分。结论:本手术是一种疗效可靠、简单实用、切实可行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骨饮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分别采用口服钙尔奇D片和强骨饮及单纯口服钙尔奇D片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将人工假体柄周围分为7个区(R1-R7),测量2组患者各区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假体周围的骨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74例获得随访,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1例;随访时间9-24个月,中位数18.5个月;患肢疼痛缓解、髋关节功能恢复。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肢髋关节进行评分,治疗组(87.5±7.6)分,对照组(86.7±8.1)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37,P=0.896)。均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R1区,各时间点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67,P=0.000),存在时间效应;2组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75,P=0.001),存在分组效应;术后1周,2组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72±0.214)g·cm^-2,(0.761±0.178)g·cm^-2;t=0.578,P=0.683);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0.758±0.268)g·cm^-2,(0.602±0.244)g·cm^-2;t=2.232,P=0.024;(0.732±0.227)g·cm^-2,(0.518±0.188)g·cm^-2;t=2.847,P=0.004)];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6.726,P=0.000)。R2-R6区骨密度值[R2:(1.532±0.342)g·cm^-2,(1.478±0.451)g·cm^-2,(1.432±0.403)g·cm^-2;(1.613±0.268)g·cm^-2,(1.582±0.265)g·cm^-2,(1.533±0.275)g·cm^-2。R3:(1.746±0.276)g·cm^-2,(1.641±0.324)g·cm^-2,(1.615±0.327)g·cm^-2;(1.692±0.312)g·cm^-2,(1.634±0.403)g·cm^-2,(1.589±0.157)g·cm^-2。R4:(1.831±0.302)g·cm^-2,(1.768±0.256)g·cm^-2,(1.711±0.236)g·cm^-2;(1.798±0.275)g·cm^-2,(1.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拟定接受TH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喷鼻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强骨饮对原发I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矿密度、骨折愈合、骨转换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65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法国Midlink公司生产),分别测腰椎正位(L1-4)和健侧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Torch)(单位为g/cm。),并测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sTRACP5b)。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自拟中药强骨饮,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则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两组共服用药物6个月。患者于治疗后每月行x线拍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生长情况;治疗6个月后再次测定腰椎正位(L1-4)和健侧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四个部位骨密度值及BAI。P、sTRACP5b,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强骨饮组4个部位的BMD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Wards三角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q-药强骨饮治疗原发I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有效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并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